《春秋霸业之晋君襄公》免费阅读!

第二十二章 开春早议 先轸唾面(1/2)

作者:可乐哲男

    公元前627年春,姬欢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在大绛宫内拉开帷幕。文臣武将,宗族长老以及外国使节都在邀请之列。天刚蒙蒙亮,一应文武便已在殿外列队站开,只等时辰一到,便鱼贯进入大殿。虽是初春,寒意依然未减,冷风打着呼哨卷过殿外的石阶,第一次朝会既是对晋国新君的考验,也是对一般臣工的考验。新君掌国必出新政,新政与谁有利与谁不利,关乎每一个臣子的切身利害。

    文官首位的上大夫赵衰,年过五旬,须发已渐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自前年狐偃去世,赵衰便一直代理上大夫一职,名为代理,实为虚职,重耳病情恶化后,大小事宜均由十卿商议而行。新君继位,几次三番议事都绕开一般老臣,这让赵衰隐隐感到不安,几日前,姬欢亲自登门拜访最终将这一担心做实。姬欢想让胥臣辅政,特来征询赵衰意见,赵衰明白,这只是国君提前知会,让自己心里有个准备。晋国向来都只有主政大臣,未闻辅政一说,设辅政一职,无非是晋君顾及自己的颜面。不过,让赵衰宽慰的是,自己的妻子姬雪是晋君的至亲,长子赵盾也深得赏识和器重,这意味着赵氏家族在新君一朝不会有大的波澜。

    武将一列独缺了中军元帅先轸,老元帅向来守时,此等重要朝会又怎么无故缺席?先轸与新君的几次冲突,尤其是在崤函激战中,姬欢不顾反对,临战变阵,这些都会让人想到这位三朝战神或许风头已过,这次朝会的缺席似乎进一步验证了种种传言。

    “看来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先轸元帅都不来早议了。”

    “你看,上大夫的脸色也不好看。”

    “君上虽说疏远了老臣,可亲近的臣子,还是赵家和先家的人,与我等老氏族并无益处啊。”

    “等等看吧,老族长们请赏有功之臣的上书已经递上去了,只要君上批了,老氏族受益最丰。”

    “嗯,开春早议,大喜的日子,封赏之事八成就在今日。”

    大臣们各自议论,揣测,等待着朝会的开始。眼看就要到时间了,先轸仍未露面,胥臣看看先且居,先且居一脸困惑,看来连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去了哪里。赵衰对身后的一切毫不关注,似乎什么也没发生,只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等待国君召唤。

    只听“吱”地一声,大绛宫的宫门缓缓开启,勃鞮跨过门槛儿,高声道:”大臣进殿。”

    赵衰看看武将首位的空缺,迈出了第一步,一应人等紧随其后鱼贯而入,众人略感意外的是,今年朝会的大殿之上居然毫无张灯结彩之意,就连宫女侍从的衣着也是平时所穿,并无新意。众臣站定之后,国君临朝,这时大家才发现,就连姬欢本人也是一身布衣,未着华服。

    “参见君上!”

    “众卿免礼。”扫视大殿之后,姬欢也发现了先轸的缺席,”且居,先轸元帅为何没来?”

    “回禀君上,臣也不知。”

    “哦,那或许是有事耽搁了。”姬欢略微一顿,朗声道:”诸位臣工,今日朝会,本是一年之始,理应热闹一番,但这大绛宫却未能多加装饰,并非内侍们偷懒,只因晋国如今步履维艰。崤函战后,姬欢翻阅了历年府库收支,说句不当的话,如果再无举措,献公文公的基业两三年内就将坐吃山空,晋国也将沦为二流邦国。”

    还沉浸在崤函战胜喜悦之中的大臣们,被国君开年的第一番话惊住了。正是春秋鼎盛,刚刚战胜强秦,这如何就要成为二流国家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低声议论开来,只有赵衰面无表情,他知道这是国君在为新政变法做铺垫。

    果然,姬欢话锋一转,直奔主题,“列为大臣,姬欢才疏学浅,本该多些历练,奈何先君溘然长逝,将这千斤重担留与我。幸得十卿辅国,诸位恪尽职守。然晋国政事,疲弊甚多,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借今日朝会,向大家宣布一事——姬欢决心效仿齐国管仲变法,革新弊政,强我大晋!”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新君是要实新政了。

    “为此,特任命上大夫赵衰总领国政,上卿胥臣辅政,专司拟定新政举措。”

    “臣,赵衰;臣,胥臣;谢过君上!”两位上卿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赵衰领政本在情理之中,可这胥臣辅政,却是新的信号,不少人开始揣度起君上心意。

    “此外,我已接受太傅请退,邦交之事交于赵盾署理。”

    “臣赵盾,谢君上。”

    “赵盾,还有一职,要你来担任——雍城守备。以前,内外城守军都是五军轮换,不方便调配,从今而后,雍城守备交由赵盾专司。”

    雍城守备可说离国君最近的军队,分为宫城卫队和外城守军,一旦有事,这支部队常常是掌控局势的要害。姬欢能将此任交与赵盾,这份信任可见一斑。

    “今日朝会有三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