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天变之秋收议事(2/2)
作者:天涯无心
,在黄立的示意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黄立坐在主位上,说道:“从秋收来看,今年我辽东的总体收成还可以,共入库麦子四十一万石,粟米近九十万石。不过诸君知道我辽东现在属于大开发的时候,需要用到粮食的地方太多了。不管是造船厂的工匠还是盐场等等建设所需的物资实在太多,虽然现在楚州穆家加大了支持的力度。但是,人嘛不是单纯的靠别人来养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开发的力度。尤其是大草原地区,除了用来放养战马跟牛羊的固定区域外,其他能开发的地方务必要开发起来,特别是沿海一带。当然,辽东本土也要尽量多开发点。至少不能要做到自给自足外,有所盈余。”
说完,顿了会又说道:“这次辽东本土能在税收比例被我调低的情况下,仍然有现在的收成,无论是我岳父大人张恒,还是文若先生,又或德高等人,都是让本侯应该感谢的人,本侯在这里多谢各位大人了。”
众人齐道:“这是属下等人应该做的事情,主公不必夸奖。”
黄立笑道:“应该的,这段时间诸位都辛苦了,每人赏钱万贯,绢五匹。”众人起身道:“多谢主公赏赐。”
黄立摇头道:“若不是现在到处都要用钱用粮,这些东西本侯还真不好意思拿出来做赏赐。”众人闻言,会心的笑了起来。
等到众人笑完后,黄立沉声道:“好了,接下来我们辽东就要进入真正的开发了,尤其是后方重地大草原。子翼,现在造船厂跟盐场的情况进行的如何?”
寇恂起身道:“回主公,由于在接收到穆家的物资跟人员前,黄常大人就已经配合公达先生在辽北郡沿海的高安县建造好了工匠们的住所跟造船厂。所以在主公调拨的工匠到位后,工匠们在高伯恭的调度下,很快就开始正式的制造各类船只,只不过由于目前技术所限,暂时没有办法制造出主公要求的那种可以在海上远航的船只。另外,盐场的建设进行的也比较顺利,只是人手稍显不足,进展不是很快,大概要两个月后才能投入使用。”
黄立点头道:“没事,毕竟我们现在刚起步,造不出那样的大船也是正常。整个大陆目前也只有水军第一的柔然帝国能造出在海上行驶的千料大船。你让伯恭不要过于心急,我让公达跟继长二人配合你们,看看能不能让穆家想办法从柔然那边挖点人过来。另外盐场的事尽量加快速度,人手不够再想想办法。”转身对荀攸二人说道:“公达继长,跟穆家打交道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两个了。”
荀攸二人闻言道:“诺”
李崇自从上次议事跟荀攸交锋后,就成了好友,黄立也就顺势让他挂着辽东主薄的身份,跟荀攸一起掌管辽东的情报部门—隐龙楼,荀攸为主官,负责大成内部情报消息的收集跟分析,李崇为副手,则是负责收集大陆上其他势力的情报消息。
黄立知道二人的能力并不是很适合搞情报,但是两人毕竟都是牛人级别的人物。虽然不是最适合搞情报部门,但也比原来负责搞情报的刘恭适合的多。在荀攸二人负责掌管情报部门后,刘恭这个辽东旧臣自请去辽北郡协助黄常治理地方,算是重新回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在交代完这件事情后,黄立问道:“本侯想改良写字的纸张,不知哪位大人有适合的人选可以推荐作为负责人?”众人看了看旁边的人,张恒作为辽东首臣起身道:“立儿,不知何为纸张?”
黄立含笑道:“我所谓的纸张不是用羊皮或绢布制成的,而是由树皮、麻头、敝布、渔网等原料,经多番工艺制成的。此法乃是我以前在父侯一本藏书里无意中看到,只是最近突然想起,却找不到这本书了。据书上的记载,这纸可以像羊皮纸、绢布那边拿来书写,但是却比后两者光滑细腻轻便,而且相对造价更低。所以我想找个人负责这件事情,尽快把纸张给造出来。”
众人闻言,都是一脸的惊奇。如果像黄立所说的这样,那么这个纸张造出来后,不说别的,单是这些特点就能让众人的工作量少上很多。毕竟现在大陆上的书写记载的工具主要就是羊皮跟绢布,而这两者不但消耗的物力人力极多,而且重量都不轻。最主要的是一旦把这纸张造出来,那么到时候青史留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想到这纸张的优越性,众人眼里都满是期待。张恒听完后,说道:“此物如此方便,确实是该想办法把它制造出来。不如先让韩虎来负责?”黄立摇了摇头道:“不妥,韩虎我另有重用。这样吧,这事情暂时先由岳父您跟文若一起负责,先调集一部分工匠,把造纸坊盖起来。至于其他的,让工匠们先按我给的原料进行试验看看。”
张恒荀彧应道:“诺”旁边的众人眼露羡慕的望着两人,毕竟一旦造纸成功就是妥妥的青史留名,换做谁都会羡慕。
黄立看着众人那一脸羡慕的样子,笑道:“好了,这纸也不是那么容易造出来的。毕竟只有原料,没有配方,要做的事情多了。张荀两位大人目前不过是暂时管着罢了,若是到时候有了更好的人选,一样会被我换掉,毕竟他们的能力用于造纸太浪费了。当然,你们也都一样,不应该把目光放在造纸术上,那样对你们来说,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
众人听了,皆是双眼一亮,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骄傲,相信以自己的能力,根本不需要依靠什么造纸术就能青史留名。当然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中除了这个世界的那部分人,被黄立召唤出来的那些人,每个人都曾经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或重或轻的一笔。
黄立看到众人恢复正常的样子,心中也是高兴,毕竟这些人,尤其是自己召唤出来的人,一心只盯着造纸术就真的浪费了他们的才华,毕竟他们在华夏历史已经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只是有深有浅而已。
因此,黄立笑道:“不知诸位还有没有什么事情要说的?”主官兵事的薛仁贵起身道:“属下认为,既然张亦大人在草原已经招满了五千水军,不如在辽东也扩招一万五千的新军,其中一万为步军,五千为水军。”
黄立看了下其他人道:“不知各位大人觉得如何?若是再招一万五千,那我辽东辽北两地则共有十万大军,若是再加上幽州的人马,一两年内应该够用了。”
武将们齐道:“属下等附议。”黄立自然知道武将们附议的原因,因为扩军的话,他们每个人的手下必然会有所增加,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统率的兵变多更好的事情了。
黄立转头征求文臣们的意见,张恒等人都是明白人,毕竟辽东想要争霸天下,不可能只靠现在的八万五千人。所以也没有反对,毕竟现在府库的粮草什么都足够十万人用上一两年了。黄立在得到文武双方对扩军的赞同后,就同意了薛仁贵的提议,由在辽东的一众武将负责招兵。
在确认过众人已经没有其他的事情后,黄立就让众人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至于他自己则回了襄平侯府……
ps:新人求点击、收藏跟免费推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