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增县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桥村。村庄不大,但绿水环绕,青山傍依,田地阡陌纵横。夕阳下,村中升起缕缕炊烟,妇人站在村口,等待着自家孩子的归来。
在村庄的深处,青山的脚下,一座茅舍顺着山势错落其上。房前荷花池,屋后耕耘地。朗朗书声起,青山相伴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胡秀才闭着双眼,摇头晃脑,正细细的品读论语的奥妙,神情专注。
窗外一个清瘦的中年人正在仔细的聆听,感叹道:世上只有读书好,书声渺渺动云霄。引得王母玉帝乐,九天仙女凡尘客。
“仲渊,你躲在这里可是自得其乐啊!”中年人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沉醉中的胡秀才。胡秀才看见中年人神色颇为恭敬,急声道:“先生,何至于此?快快请进。”
中年人朗声大笑,迈步从容,缓步进了这个简陋但是充满文意的茅舍,看了一周,不住的点头。
胡秀才见此中男人脸色红润,不禁面露喜意,上前立刻躬身一礼:“先生的身体安好,我也就放心了!”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仲渊,你也要模仿古之大贤吗?”中年人忍不住的打趣道。
胡秀才立刻正色道,“先生,古之大贤不敢比,但向往之心仍在,不欲繁华豪奢之景乱我心,不欲衰败颓唐之色扰我志,洋洋呼如通天地,浩浩乎大道心明!”
中年人听了此话忍不住感叹道:“仲渊,你有如此志向我很欣慰,在这山光野色中陶冶心智,在牧童歌谣中品读诗书,将来你的成就必定远超于我!”
胡秀才一阵谦虚,但又立刻询问中年人的来意。
中年人满脸忧色,神情关切,“仲渊,这增县盘踞着一伙造反的贼寇,听说他们正在到处抓人,你这里离他们很近,你要多加防备啊!”
“先生放心,即使贼寇抓到我,我也不会以身事贼,到时候我也给他们来个就徐庶进曹营。”胡秀才一脸正色,立刻回答。
中年人脸上的忧色更重了,他就是担心自己这个弟子年轻热血,脑子一根筋,到时候被贼人抓了,对贼人破口大骂,被贼人加害,今天就是特意来提醒他的。想说什么,但看着胡秀才那坚定的神色,中年人啥话也说不出来了,感叹两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中年人走后,胡秀才也是感叹。他不是个傻子,自然会明哲保身。只是没想到,从福建龙泉来到这广州周边,本来想在此潜心读书,没想到在广东腹地也有贼寇造反作乱,纷纷扰扰,真是让人不堪其烦。
此时,就在增县城外,一队士兵整装待发。他们没有装备一些大刀长剑,而是更多的装备一些麻绳,渔网。如此怪异,当然不是捕鱼队,而是传说中的捉丁大队,他们已经成功的作案多起,凭借着增县大金国的威名(其实是反贼的威名),没人敢去对抗,就这样,他们是越发的嚣张。以前,他们还稍稍遮掩,尽量在半夜动手,可自从扩兵以来,他们为了更多吃饭的嘴,行事愈发肆无忌惮。这不,天刚刚擦黑,他们就准备开工了。
这一次领头的是钟大明,天刚擦黑就行动这个嚣张的提议就是他提出来的。
“将军,全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