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欲谋反卖国求荣(1/2)
作者:侦探小灰灰
郴州土寨大统领勾结辽国、毒杀知县的阴谋被潭州蛮族事务参赞刘仪揭穿,但他早已在郴州城中布好了兵力,准备杀人灭口。果然,被揭穿后,土王将双手卷成喇叭状,在贡湘楼的阁楼上吹响,声音随着晚风在静谧的城市里回响。
很快,大街小巷里钻出了数百名全副武装的蛮族武士,右手持长刀,左手持藤甲,将贡湘楼团团围住。
土寨统领道:“众勇士听令!神挡杀神,魔挡杀魔!杀上楼来,片甲不留!”
众武士听闻号令,举起大刀,发出低沉的怒吼声作为回应:“呜!呜!呜!”
此时,刘仪在楼上大叫一声:“都站住!”同时从怀中拿出一块金牌。那金牌雕成长尾凤凰状,凤凰口中还衔着一只箭,雕工精致入微,外形闪耀霸气!
“此乃三江令!三江一出,万寨同心!”
众蛮族武士一见那令牌,立时放下大刀,全部跪下。
原来这三江令乃是北宋初年赵匡胤平定湖南时,在衡州邀请了千村万寨的蛮族首领,一同订立了相互扶持、互不交恶的盟约。因订立盟约的石鼓书院是在衡州三道江口之中(湘水、蒸水、耒水),因此,三江盟约订立后保留的信物也叫做三江令。无论是何族何等身份,见此令牌必遵号令。一百年来,此令牌一直在荆湖南路节度使手中,多次化解了各族之间的冲突。
此次,刘都头一行南下郴州,刘仪考虑到可能会和蛮族起冲突,于是以项上人头担保,向知州求情,求知州借出了三江令,以便在危机时刻号令蛮兵。
那土寨统领还不死心,叫道:“此令牌怎会在她手中,一定是假的!”
苗寨统领和瑶寨统领眼见令牌,也跪地下拜,楼下蛮兵一见,断定此乃真令牌无疑,也就不再听土寨统领的号令。
不料事又生变,刘仪突然觉得头一晕,手一软,令牌竟然把持不住,掉在了地上。土寨统领嘿嘿一笑,一把便将令牌抢了过来。
原来,适才土寨统领被揭穿之时,偷偷在屋内放了毒烟。屋内的人吸了之后,也渐渐身子发软,瘫坐在地上。土王见毒烟收效,急忙从阁楼上飞身跃下,撒腿便跑。
同时举起三江令,号令楼下蛮兵:“众武士见牌听令!速速杀上楼去!”
刘仪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对着楼下喊道:“速将令牌夺回!”
那土家蛮兵都将土王下药夺牌的丑行看在眼里,于是一半人仍听刘仪号令,另一半则听那土王号令,几百人竟在那楼下大打出手,死伤一片。本来夜晚清净的街道,此时竟然尘土飞扬,熙熙攘攘,家家户户不知所以,都将大门紧闭,不敢开门张望。
那土寨统领趁乱开溜,在小巷子中飞奔,心里正阵阵暗骂,恨自己手下是一群蠢货。正飞奔着,突然发现对面巷子口站了两个人,他抽出宝刀,大吼着直奔那两人而去:“闪开!”
那两人岿然不动,待到土寨统领靠近时,其中一人抽出宝刀便迎头而上,另一人步履轻盈,飞身一脚踏在墙上,借力之后另一脚回旋向统领头部踢去,土寨统领招架不及,被踢翻在地,刀也飞出三尺外,咚嚓一声钉在了砖墙之上。
原来,踢翻这土寨统领的正是金景炫,持宝刀拦截的便是刘都头!
之前在审问厨子之时,刘仪便安排这二人下楼去办一件事情。刘仪听闻酒楼掌柜王富贵失踪,便想着最开始,一行人和苗寨刀手缠斗时,掌柜很可能就已经扮成苗寨武士偷溜了出去。如果他在暗中看到知县中毒后没有身亡,而是被人送到了医馆,为掩盖自己和土寨统领的阴谋,肯定会杀他灭口。于是,刘仪安排刘三刀和金景炫去医馆埋伏,看能否引蛇出洞,捉住这歹人。
知县被送到后,医馆内忙碌万分,城内几位最著名的郎中对知县进行了会诊和救治,可是不得已,最后还是给知县大人盖上了白布。家属悲痛万分,一个瘦高的白面书生急切地问:“郎中,大人他还有救吗?”
一郎中道:“知县大人已是剧毒攻心,无力回天,准备后事吧!”
白面书生痛哭流涕,趴在知县大人床榻边哭道:“老师啊!您怎么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走了啊!我还没有跟您学够为人处世的道理啊!”那书生哭的动情,众人无不感染,扭过头去不忍再看。书生呼嚎之时,瞟了一眼周围,发现四下没人,急速从怀中抽出尖刀,猛扎了那床榻上人的心窝几下,转身便走。不料刚迈出大门,便被刘都头和金景炫牢牢按住。
原来知县大人经过救治,已无大碍,床榻之上只是一具盖着白布的假人。王富贵为斩草除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