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酿酒、制墨、行医、做饭,样样不行(1/2)
作者:公羽默语
苏东坡对历史有两大贡献,诗词书画以及水利工程。
论到诗词书画的综合成就,东坡居士可以当仁不让的坐到前排交椅上。
论到从政能力方面,就比较复杂了。
单论资历,他无法和同为大文豪的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等人比肩,但是作为一个终身为官,身后皇家赏识(特别是后宫娘娘、太后赏识),并且一度和弟弟苏子由同时位极人臣的文人,苏轼明显比李白、杜甫这样终身仕途不得意的诗人要顺遂、资深的多。
苏东坡做官爱惜百姓,善于、喜欢修水利,他早年从官,大旱时常去求雨,时灵时不灵,于是慢慢滋生了靠人不靠天的思想,从此只要在干旱或易涝的地方做官,就修堤做坝,着实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不过,东坡为后世所敬仰,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诗词书画,其实,他还有很多爱好,而且他都自认为自己干的不错。
比如酿酒。东坡终日饮酒,虽然酒量很小,一饮就醉,但是不妨碍他乐享其中,喝酒多了,就开始自己酿酒,东坡文好,又会说,对自己的酒颇为宣扬,其实呢,据他儿子说,喝父亲酿的酒的朋友,一般都会腹泻。
苏轼流放海南时,没有好墨,作为文人,这是件很痛苦的事,他又开始制墨。没多久,苏东坡得意洋洋的说自己做出了好墨。有一个杭州的叫潘衡的墨商,专门跑来学东坡制墨法(那时这位潘衡先生其实已经是制墨名家了)。潘衡回去后,声称自己的墨用的是苏东坡的法子,结果价钱比别家高两三倍,还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