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羽转头望去,墙面上有一张招贤令,心中好奇,便招呼展跖走近一些。
这招贤令青布白字,竟然跟常羽当日在野王镇上看到的如出一辙。
常羽通篇读了一遍,这次完全理会了,内容大致为当日青羊老头说的,不论出身,相国府都会任人唯贤,重金聘用,许予官职云云。
回想起当日在野王镇时,常羽本有意去相国府中一试拳脚,后面却被赵里长设计陷害,得一针见血,我听说这相国并非卫人,看来相国在朝中确实举步维难,贤才们也无法通过相国府出任朝中高职,这样说来,这招贤令岂不是不发也罢了”
“那倒不是。”常羽一指招贤榜前面的众人说道,“你看,光是这招贤令引起的民众效应,也能为相国赢得不错的名声,日后政策推行时,更容易得到底层民众的支持,所以依我看来,这招贤令本意不在于吸引来多少人才,舆论效应才是关键。”
中年男子略带惊诧地看了一下常羽,说道,“小兄弟想法真是独到,听你这么说,这相国反倒是贪图美名之人了”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招揽贤才,我想这相国肯定另有方法吧。不过,若不改变世袭官制,便不可能真正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即使招揽了贤才,在朝中安插不了势力,也很难帮助卫国真正推行政策。此外,朝中的各大氏族,一旦陷于利益纷争的泥潭中,各自争斗,又怎么可能帮助卫王复兴国力”常羽补充道。
中年男子眼神闪动,“小兄弟你有所不知,如今的卫国之主,只能称之为卫君了。”
中年男子一声音叹息后,又哑然一笑,背手而立,款款说道,“昔日康叔建立卫国,国泰民安,直到卫武公之时,国力更加强盛,后协助周天子平息犬戎之乱,功勋卓著,被封为公爵,卫国自此成为一方强国。”
“可惜,后世数百年,卫国氏族与王室争权不断,弑君篡位,兄弟相争,屡有发生,直到卫成候之时,卫国已经为小候,国势远不如诸侯,于是贬号为侯。再后来,直到如今的卫国之主卫嗣君,只剩下濮阳几个地方,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