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让我多关注企划,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不利于管理:第一,我是部门经理,而杨编辑应在我管理之下,而他却可以我是编委为由不让我对内刊把关,原回就出在“编委”这个职务上。而事实上,编委就是顾问,顾而不问,我想苏总也不同意,你也知道,在每次营销会议上,当市场对内刊有意见,苏总总是点你和我的名,出了问题,肯定是先找你我,所以,苏总也决不会让我顾而不问;从我所起的作用上,我也应对内刊进行方向上把关,杨编辑没参加过营销会,肯定得需要我们两个把关。我想,从整体考虑,是否把我从“编委”的名称,变为“策划”,这样,从职务上不至于让杨编辑造成我管不着他的错觉,其实,还是以他为主,但我得职务上和内容上让他服气,你认为呢?
大师:很好,也很有必要!我同意你的意见,理顺上下级关系,我们见面在进一步商榷。我想让公司下个文,名正言顺,强化杂志。
许建秋:主要是别让别人钻空子。只要有这感觉就行,不用大张旗鼓,反正就这几个人干活。我个人在很多方面受你影响,也觉得低调一些好。只要理顺关系,做好工作就行了,没过高求,跟着大师干感到很轻松。
钱大师:低调不张扬,并不代表我们没水平,只是过的平和一些好,有时大家眼睛是亮的。放心工作,我大大支持您的工作。
钱大师给他发了个兔子卡通,一只耳朵动,一只耳朵不动。
钱大师:你看到这个图片,一只耳朵动,一只不动。一个张扬,一只低调
许建秋:厉害!有哲理性。说实话,我有点保守,只求“按部就班”就行了。
钱大师:有时张扬的很容易被别人割去耳朵。而低调的却健康长寿
许建秋:我不影响你的健康了,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
钱大师:好!
下午,钱大师到苏总办公室汇报。
钱大师将许建秋反映的情况有选择地区性向苏总作了汇报。
钱大师瞄了一眼苏总:“苏总,我建议提高许建秋在内刊编辑中的地位,我建议任命许建秋同志为内刊总策划。苏总沉吟片刻:“可以给让他担任策划职务,总策划有点高。另外,我还是认为,许建秋同志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策划方案上,还是以杨编辑为主。但对杨编辑要加强管理。”
钱大师随声附合道:“对,是否下个文?”
“我看没这个必要吧?”苏总皱了皱眉头:“这样吧,你明天给杨编辑谈话,要他听从老许的领导。”钱总监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