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清查之后,清爽了许多,最起码,罗宁把前世那些品行不端,落井下石的全都剔除了,重新选拔的这些人兢兢业业,很快就把厨房整理的井井有条。
罗宁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厨房里都是她的人,吕氏和罗隆就没办法再在饮食中对母亲下手了。
不过,这样严防死守也不是个办法,最好还是能够釜底抽薪。
可是吕氏行事越发严谨,就连罗明熙在她的耳提面命之下也不再频频犯错了。
想要光明正大把吕氏母女除掉,目前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其实想要除掉吕氏母女也很容易,但若要做到不牵连到自己身上,不给母亲和鲁国公府惹祸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也罢,就像周嬷嬷所说的,就把吕氏和罗明熙当作自己的试炼石好了。
重新回到房里,罗宁的心情好了很多,把写满了人名的纸张从一堆大字里翻出来撕碎,让人拿去烧了,便装模作样摆好了文房四宝练字。
因为这段时间她也常常在空间内练字,所以进步了许多,为了不引起外人注意,这才每日都抽出时间练字半个时辰,案头摆满了写好的大字。
到了黄昏的时候,顺风就把自己打听来的情况转达给了罗宁。
吕纶离开晋安侯府之后,并没有在盛京闲逛,而是直接去了北城区的一个小院子里,北城区在整个盛京来说,是比较偏僻穷苦的地方,平民都聚居在那里,地价房价相较于其他城区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
吕纶在那里有一处房产,虽然只是个一进的小院子。
他进去之后就没有出来过,左邻右舍都说这里住着一家三口,男人就是吕纶,女人是个挺漂亮的小媳妇,还带着个三四岁的男娃娃。
因为怕罗宁担心,所以顺风赶在天黑之前回来送信了,送完信返回去继续盯着。
罗宁就皱起了眉毛,据她所知,吕纶在乡下已经成亲生女,妻子是当地一个穷秀才的女儿,没有几分颜色。如此说来,那挺漂亮的小媳妇就是吕纶养的外室了?
罗宁心里便有几分鄙夷。
吕家坏了事,三代以内都不许参加科考,所以吕氏子弟便少了出头之路,吕纶读过不少书,也不想荒废了,所以就以选书为生。
所谓选书就是选编历次科考的优秀诗文刻印成书,以供应试举子参考。
吕纶选书比旁人更加细致,连考官的喜好都一一列举,所以他的选书还非常畅销。
不过就算是畅销,利润也很低,就这样还学着那些纨绔子弟养外室,可见人品低劣!
罗宁便失去了兴趣,说不定罗隆和大靠山往来另有秘密方法,与吕纶无关,因此便让顺风放弃盯梢。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能去做。
于俭得知罗宁还派了人盯吕纶的梢,非常高兴,“看来周嬷嬷的教导初见成效啊,罗二小姐不再是从前那个诸事不留意的人了,这一次的反应就非常灵敏嘛!一定要好好记录下来上呈太子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