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公是诱受-第29部分(2/2)
作者:回忆呐。
己小孩的生命安全开玩笑。自己累点就累点吧。
“我建议你以后别一下子就让他们抓到,要逗着他们,让他们过来追你,这样他们学会爬了,你也少受点苦。”袁曦把狐狸从水里抱出来,用干净的浴巾帮他擦身子。狐狸舒服地叹了口气。
“我尽力而为吧……没想到三三手劲这么大。七七口水这么多,真希望他们快点长大,去祸害别人家。”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你慢慢等着吧!”袁曦笑着弹了弹他的额头。
狐狸捂住自己的脑袋,叹了口气,转口问道:“今天下午万明臣约了南方商会地成员到临江楼吧。”
袁曦点了点头,“你看到那张请柬了?万明臣你肯定比我熟,有建议吗?”
“你不是要报答皇帝大恩吗?”狐狸说,“帮他造船吧。十万两一艘。”
“什么?”袁曦不明白,“出钱还是出力?”
“出力。开凿漕渠就已经要出钱了。我算过了,万明臣大概需要三百艘新船,以他的预算,朝廷不可能拨出六千万两,四千万差不多,但是扣去中饱私囊,根本无法打造万明臣想要的千石大船。要建造这批大船,万明臣应该会在两江沿岸开设至少十个造船工场。江南造船业能够和我们宋氏齐名的只有三两家。愿意以成本价提供材料的就只有我们宋氏了。万明臣不知道宋氏背后的势力。十二王爷却是知道的,有他在背后出力。这件事会顺利许多。十个造船工场要全部拿下有困难,量力而为,五个九可以了。记得派人去找童小小拿图纸,李匠的书里一定有最好的设计图……只要不是战船就可以。”
袁曦一一记下,看狐狸闭着眼睛似乎没有起床地打算。
“水还没擦干,我抱你去外面晒晒太阳?”
狐狸懒懒地点了点头。
看到楚的时候,袁曦的尴尬已经少了许多。
yuedu_text_c();
那天袁曦到了楚府上却又默不作声地离开,袁曦笑着说是家里突然有急事召自己回去,楚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文心堂地事一直交给杨璧和楚打理,漕运的事则由谭默和冯老负责。
袁曦和谭默到临江楼的时候,商会的成员也到得差不多了,最后一个到的是陆基。
几人都向袁曦打了招呼,也准备看今日宋氏的动作了。
袁曦把子玉跟自己说过的话告诉谭默,谭默惊疑不定地望着袁曦。
这个做法……太有少爷的风格了!
难道真的是夫妻相?
众人正互相打探消息时,万明臣到了。
一个不怒而威,看上去一身正气地中年人,年过不惑,已有不少白,平添了一种沧桑与威仪。
万明臣和众人一一认识了,最后在袁曦身上多停留了几眼,南方商会的领头人是个女子,还是个年轻女子,这本来就值得注意。
这次宋氏对他摆出了十分合作的态度。让他不得不有些狐疑。那些商人他是明白的,重利轻义,跟他们说家国大义他们听不懂,听懂了也不会去理会,宋氏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一致认为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宋德做了不少善事,宋子玉也不落其父之后,或许是因为周敏是贤臣周相之后,所以宋家人也比较深明大义。万明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对宋氏也相对比较有好感,至于南方商会的其他人,他第一个想开刀的,就是陆基。
陆基应该也和万明臣一样心思,万明臣第一个想开征的是茶税。他会不知道吗?心里恨得牙痒痒,表面上他还是一副和和气气。
如果能听听场中人物的心里话,那一定很有趣。
“此次南北商会能够打破成见。往来通商,南方商会地各位实在功不可没!”万明臣抚须而笑,众人急忙谦虚一下,“此乃我等应做之事!”
袁曦是个爽直之人,应付这种场面实在叫她生不如死,幸亏有谭默在一旁撑着场子。
万明臣又道:“南北通商,商品往来,所倚仗的,便是便利的运输。陛下得知南北合作之事。圣心欣慰,亦希望能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特派老臣下江南考察,希望能够改善南北漕运,为南北商会提供便利。”
众高呼:“吾皇万岁!”
袁曦满脸纠结……好想笑啊……
众人心里自然不会真的想什么吾皇万岁,心里想的那些话要真说出来,一个个都可以抄家灭族了。
“唉……”万明臣叹了口气,“只可惜北方正逢战乱,国库空虚。陛下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人臣子,亦感有心无力!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实在有愧天恩啊!”
众人也很应景地表达一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报陛下大恩万死不辞的决心。
这本就是一出戏,不用看剧本,这些成了精地人也知道下一句该怎么说。大家很有默契地配合,不高兴也只能这么演。
然后万明臣就进入正题了。
开漕渠,造新船。这自然是好事。大大的好事,唯一不好的就是钱要由他们出。
先是漕渠。很好,预算一千万两,大家有钱出钱吧!
这笔账楚和谭默算过,把结果告诉袁曦,是五十万,他们最多能出得起地价钱。
所有地人都在看袁曦和谭默的回应。
袁曦笑了笑,“圣上有心,我们为子民怎敢不尽力。开凿漕渠,利在万世,我们宋氏亦愿意略进绵力,捐银五十万两。”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声音太齐了,挡都挡不住。
万明臣很满意,抚须笑道:“宋氏不愧为天下商人楷模!老夫必定在陛下面前为宋氏报上一功!”
yuedu_text_c();
袁曦很客气地说出那句很老土地话:“此乃为人子民应尽之义务,我们宋氏岂敢居功?”
不居功?很好,有气度!
万明臣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自然是不用出得比宋氏多,却也不能少太多。原本只想给个一二万两了事的,只有加码到五万八万两,到最后竟然凑到一百五万两!
万明臣本来以为能有五十万两就不错了,这个数字也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宋氏地第一打得响,连带着后面的都不敢小声,可惜在万明臣眼里,都只是给宋氏添了光彩。
等到万明臣说到造船工场之事,下面一片土色,大家已经是真的有心无力了。
想也知道朝廷在这件事上不会让商人赚到多少钱,能不赔钱就已经不错了,说是招标,其实是拐着弯子扔烫手山芋,这个热山芋还有谁敢接?
有人……
宋氏不负众望地接下了!
十七个会员几乎是用看着佛祖地目光看着金光璀璨的袁曦。
圣人啊!
太伟大了!怎么会有人这么大公无私做到这一步呢!
谁说义不从商!谁说世上无j不商!谁说商人重利轻义!
以成本价接下这个案子,扣去关系费,宋氏要赔上多少银子?
可是人家不在乎!为了南北能够往来通商,为了天下万民的福祉,宋氏大义凛然,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哪里缺银子,他们就到哪里去!
宋氏简直就是南方商会的一面旗帜,慷慨无私的袁曦堪称全国商人楷模!不!简直就是观世音转世!
南方商会的成员低下头——他们惭愧了!
万明臣也被震住了,虎目含泪地望着袁曦,陈国有希望,百姓有希望啊!
(……怎么觉得恶搞了oo)
袁曦是在众人崇拜的目光中落荒而逃的。
太可怕了,从头到尾,这就是一场凌迟。
谭默含笑不语,对迎面走来地冯老说:“都在意料之中,洒了一把钱出去,那些人就都晕了。”“岂止是一把。”冯老叹气,“这银子都可以堵上黄河决口了!”
冯老对内幕所知甚少,他是帮宋氏做事的,但是看袁曦这样花银子也觉得又心痛又感动。“少夫人,你这半天功夫,宋氏的账簿上已经少了五十万两了。算上造船,只怕还得再扣四百万。”
“四百五十万两……”袁曦干巴巴地笑,“不多,不多。”
“加上文心堂的案子,就是五百五十万两了。”谭默补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袁曦自我安慰,反正有钱用不完,求利之后求名,自己做的也没错,比尔盖茨不还把钱都捐出去了!
谭默对这两句诗颇为赞赏,点点头笑道:“难得少夫人有这种气魄和胸怀!”
冯老也表示佩服,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都不心痛,自己瞎操心什么。
袁曦现在心里想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了!
回家抱老公孩子去……
yuedu_text_c();
袁曦想要离开,可惜事情还没有结束。
谭默回头问冯老:“江陵的米粮足够吗?”
冯老点头,“可以应付北方地蝗祸。”
去年苏燃的担心果然应验了,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终于爆了一场蝗祸。幸亏自二月来,江淮地区以江陵为中心的米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这才稳定了北方的米价。
子华写了信来,他所在的城市不幸遭劫,幸亏有宋氏的米粮及时到位,稳住了米价,也稳住了民心。子华说,经此一仗,宋氏的字号已经在北方留下了美名,而他的部署也进行得更加顺利。如今在北方沿海几个重要城市,宋氏都有了自己地分店,从子华地来信里看,这一个月来他成长了不少,果然离开巢**的雏鹰才能展翅。
感慨望天,不知不觉,也到了七月流火地时节了!
第三十三章 转盘x露馅x对策
袁曦让人搬来大冰块,凿成四块放在屋子里各个角落,总算有了点冰凉的感觉。
孩子们渐渐不喜欢抱狐狸了,毛多,热……
袁曦让人做了小水桶,水深刚好,每天让丫鬟抱着两个宝宝扑腾玩水。
画了下衣服的草图,袁曦觉自己真是没画画天分,但是幸亏裁缝看得懂,总算做了几件袁曦想要的短衣短裤,一些是给小孩的,一些是给自己当睡衣的。
滑滑的丝绸穿在身上冰凉舒服得让人想要尖叫。
周敏、唐芙和子妍也做了几件,不过比袁曦长许多,让她们穿到膝盖以上,杀了她们吧!
袁曦只是晚上睡觉这么穿,周敏也就不说她什么了。
宋子玉不想变成狐狸了,袁曦让人用牛皮做了个水球,又做了张小水床,宋子玉才勉强变成狐狸趴在上面。
袁曦拨弄着狐狸皮毛,觉得自家相公越来越有狐狸相了,像养宠物一样养着他,感觉也挺不错。
文心堂的事情总算办妥了,只是活字要全部做好,还得等上半个月。这段时间里,袁曦就开始大规模地翻阅书籍,做图书分类,看看哪些书需要印刷超过万册的,千册的。
为了不让宋子玉彻底变成米虫加懒虫的小白脸,袁曦给他分派了任务,把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之类的好书挑出来,分门别类。宋子玉刚开始还听得模模糊糊,那时候哪里有这样的分类,听袁曦解释过后,又兴味盎然地投入工作,并且把分类改得更适应当时的环境。
这一翻书。袁曦才现原来古代地书籍种类这么少。虽说皇帝不明文禁止什么书不能写不能印。但是科举制摆在那里呢。有点智商地人都考科举去了。读地写地都是些极为空洞地治国之道。
虽然圣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皇帝也说了。你们匹夫都有责任了。那要我做皇帝地干什么?
与其穷尽心思去钻研帝王术、治国道。还不如想想怎么解放生产力。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虽然是个长期目标。但是起码不要让太多人饿肚子。
在这点上。袁曦就佩服童小小了。人家虽然也研究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算是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也没有松懈对其他工具地研制。她不只让人送来了运输船只图纸。听说袁曦“明”了活字印刷术。她还很感兴趣地留了来人打听了很久。最后画了一个转轮排字板地样图让人一并送来。袁曦一看。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因为这刚好解决了一个问题。取字不易地问题。
按童小小地解释。用轻质木材作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活字按古代韵书地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地一个个格子里。做两副这样地大轮盘。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样就可以“以字就人。按韵取字”。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地体力劳动。节约成本呐!
楚挥了他出色的计算能力,把成本压缩到最低后,告诉袁曦——三本一两目前还不可能,两本一两可以一试。
好吧,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袁曦还算满意地点点头。
袁曦在出版业投入了全部心力,这也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宋子玉十分支持。也陪着她一起翻书找书,看到一本好书,两人就彻夜不眠了。
只是意外就是这样生的。
袁曦在凉亭里乘凉,孩子们一旁午睡,狐狸趴在她腿上,抱着水球闭目养神,丫鬟们轻轻晃着摇篮,在一旁扇风,袁曦少夫人的日子过得极为惬意。
芸娘轻轻拉了拉袁曦的袖子。袁曦疑惑地转头看她。
yuedu_text_c();
“小姐。芸娘有句话要跟你说。”芸娘神神秘秘地说。
袁曦左右看了看,把狐狸安置在一旁。跟着芸娘走出凉亭。
芸娘看走得够远了,回头看了凉亭一眼,低声对袁曦说:“小姐,我看那只狐狸有古怪。”
袁曦心里一跳,不动声色地问:“怎么这么说?”
芸娘说:“我一直都觉得那只狐狸聪明得不像话,这几天我仔细观察过了,这狐狸听得懂人话,还会看书!我怕……那是妖精变的!”
袁曦干笑两声,“芸娘你多心了,不是说是灵狐嘛,听得懂人话有什么稀奇,好些狗也听得懂人话,更何况是聪明地狐狸。”
芸娘急道;“听得懂也就罢了,它还会看书呢!有哪只狗还能识字的?”
“芸娘……你怎么知道他是看书呢,你怎么知道他就真看懂了呢?说不定他只是随便翻翻,对着书呆呢……”袁曦辩解道,心想以后要叫他小心点,不要露出人样了。
“这个……”芸娘很纠结,小姐说的话好像是那么回事,可是她还是觉得那狐狸古怪得很,一直缠着小姐,难道说真是狐狸精变地?
“好了芸娘,我看你是热晕了,还是这几晚被孩子们吵得睡不着,开始胡思乱想了?”袁曦笑着拍拍她的手背,“行了,他有没有古怪,难道我还不知道吗?你别瞎操心了!”
芸娘狐疑地看了袁曦一眼,沉默地走开了。
是啊,有没有古怪,小姐还会不知道吗?
芸娘想起曾经看到小姐对着狐狸自言自语,难道说她已经被狐狸迷住了?!
袁曦看着芸娘离开,偷偷抹了把冷汗,转身走回凉亭,把狐狸抱进怀里就往房间里去。
狐狸懒懒地睁开眼,轻笑道:“大白天的,你这么急?”
袁曦一口气上不来,差点没气死,关上门就把狐狸扔了出去。
在空上翻了个身,落到床上已经是人模人样了。
“你差点露馅了!”袁曦咬牙切齿,又怪自己不该让他看书。“芸娘说你有古怪!”
宋子玉笑道:“她倒细心,她怎么说了?”
袁曦叹了口气,走到床边,“她说你听得懂人话,又能看得懂书,不知道还有没有现其他。”想到一件事。袁曦倏地瞪大了眼睛,拽住宋子玉的衣襟问道:“我不会又怀孕吧!”
宋子玉一怔,大笑着把袁曦拉近怀里,“放心,我可不敢再让你怀孕了。”
两个就折腾死他了,还要多几个?
“你说不就不吗?这种事很难说的,这地方避孕又不彻底。难道说……”袁曦上下打量宋子玉,“你结扎了?”
宋子玉痛苦地闭上眼,把脸埋进袁曦肩窝。不忍地摇着头。
袁曦以为自己猜中了,叹了口气,同情地摸摸他的脑袋。“算了,反正咱们有两个了,结就结吧肩膀处一阵闷笑,“娘子……你怎么这么可爱呢……”说着又是一阵乱啃,“恨不得把你一口一口吃掉!”
袁曦推开他的脑袋,“别闹,说正经的!我看芸娘已经怀疑你了,你说以后怎么办?”
宋子玉停下笑,认真地看着袁曦:“你说呢?她会不会找道士来收我?”
“你又不是妖。他收得了吗?”袁曦好奇问道。
宋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