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如此明显,阮文仪不觉皱起了眉,果然姬深随口道:“既然是你从前的旧仆,你又惦记着她,过几日接进宫来便是,左右宫里也不多个人,也叫朕尝一尝梅糕究竟是什么样子?”
“陛下,如今牧青衣住在风荷院,冀阙宫中贸然进一个人到底还是问过太……”阮文仪低声劝谏,奈何话说到了一半见姬深脸色阴沉,硬生生的改成了,“……方贤人知道了才是名正言顺。”
听到他这么说,姬深脸色才缓和了些,淡淡的道:“那么你去告诉方氏一下,过两日就把人带进宫来吧。”
阮文仪心中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牧碧微趁机伸手将棋局搅乱,扯了姬深的袖子顺势跪到他所坐的榻边娇声道:“奴婢多谢陛下隆恩!”说话之间眼波流转,娇媚无限。
姬深回过头来看到棋局的情形如何不知?他伸指捏住了牧碧微的下颔,低声道:“好呀,趁着朕一个疏忽,索性连整局棋都弄乱了,打量着朕记不住么?今儿非叫你输到底不可!”
“陛下不必摆了,奴婢这便认输!”牧碧微目的达成当然是千依百顺,笑眯眯的就势把头靠在了姬深膝上道,“陛下疼一疼奴婢,给奴婢留些儿面子罢,当初阿善教导奴婢的时候可是极用心的,如今想来竟是奴婢自己笨,若再输与陛下一回,奴婢便觉得自己又笨了一分,长此以往奴婢哪里还伺候得了陛下呢?”
姬深抚着她绿云般的鬓发,又见她雪腮微露,似笑非笑的道:“那你想怎么伺候朕呢?嗯?”说到最后一个字,姬深声音已显喑色。
阮文仪看了眼四周,众侍鱼贯而退。
…………………………………………………………………………………………………………………………………………
晚膳时牧碧微喝过阮文仪亲手端进来的避子汤,被姬深赐了座陪他一起用,先前触怒了姬深的萧青衣并宋青衣重新回来伺候,见状宋氏当场便有点控制不住,被阮文仪一个狠厉的眼神瞪了才不甘的住了口,萧氏同样对牧碧微露出了厌色,但她知道姬深这会对她们怒气尚未完全消散,虽然她们都是高太后派来的人,可姬深一怒之下打死了太后所赐宫人的事情也不是没做过,比起自己亲生儿子的名声,高太后当然更愿意舍弃掉自己的心腹,先前的一位青衣便是报了个暴病身亡的死因就这么混了过去。
萧氏被高太后教导,忠诚可靠,却也不是愚蠢无知之人,姬深此人在兴头上一向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事,先前想立一个宫女出身的孙氏为皇后,连生母高太后绝食反对也才降为贵嫔,自己这个小小青衣如今出来指责新宠牧碧微逾越,不过是叫宣室殿下再多一条冤魂罢了,高太后叫她们在这里伺候姬深到底只是为了看着姬深好叫高太后知道自己的儿子都在宠信些什么人,虽然这会看着牧碧微未必没有成为第二个孙贵嫔的趋势,但既然如此,那就是高太后要操心的事情了,萧氏可不认为,连高太后这个嫡亲的母后都没法子的事情,自己一个青衣赔上性命又能够做什么?
宣室殿里姬深旁若无人的亲自为牧碧微布着菜,牧碧微已经换了一身衣裙,还是叠翠赶回风荷院里去拿的,发髻也重梳了一个,面带桃花眼含秋水,惟恐别人不知道萧、宋两人被逐出殿的这些时候她这个代为伺候姬深的青衣到底伺候了什么,落到了萧、宋眼里对她又厌恶上了几分。
膳毕,萧氏才寻到了机会插话:“陛下,今儿的奏章……”
“陛下镇日为国事操劳,委实辛苦,请容奴婢为陛下研墨、随侍左右,以分陛下之忧!”牧碧微眨了眨眼睛,跟着道。
宋氏差点没被她气晕过去!镇日为国事操劳?姬深若是当真如此勤快,哪怕只有一日,高太后怕是都要欢喜的掉泪了!
而且批改折子时左右侍奉之人岂有看不到折子内容的道理?高太后亲自插手冀阙女官,正是担心孙贵嫔虽然没做成皇后,却仗着宠爱干涉朝政,效仿吕、霍之行,若是孙贵嫔亲自在这里伺候,宋氏萧氏还能够放心些,到底孙氏宫女出身,就是盛宠了两年也才勉强认了几个字罢了,这牧氏乃是官宦之家出身,祖母、继母都是世家嫡女,见识文采哪里是孙氏能比的?她若得了这个御前侍奉笔墨的差事,谁知道趁着姬深兴头上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高太后当初愿意容忍孙氏微末出身却高踞贵嫔之位,与孙氏娘家人死绝、自身字都认不多也是很有原因的,牧碧微却不同,她有父兄有见识有家世,如今看来还不乏手段心机,牧家就算人丁上面不及许多世家兴旺,可还没束发的牧家小郎君不算,牧齐是满朝公认的文武双全,牧碧川随父在雪蓝关多年也是个耐得住清苦磨砺的,单凭这样两个人,要是牧碧微再在后宫得了孙氏之宠……
今儿大朝的结果,萧氏与宋氏也已经知晓了,丢关之罪、失土之责,固然有牧家先代遗泽,再加上雪蓝关终复夺回,但也不可能是区区百金能够抵消的,何况清都郡就在邺城之旁,京官之位,比之守边,算起来牧家父子竟是因此双双升了官!当初牧碧微入宫,左右丞相竭力反对,就是担心此例一开,社稷根基摇动,如今牧碧微被卡死了晋妃之路,怎么居然就把主意打到了前朝去了吗?
宋氏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再也不顾阮文仪的脸色,冷冷上前道:“笔墨之事自有阮大监照拂,牧青衣你太逾越了!”
萧氏亦出声道:“牧氏不得无礼!陛下诸事自有伺候之人,岂有你越俎代庖的地方!”
“陛下,奴婢知罪……”牧碧微眼框儿顿时一红,泪珠儿要掉不掉,委屈得紧,姬深本就不耐烦去看那些奏章,原本牧碧微提议时,他倒还畅想了下红袖添香,有些意动,这会被萧、宋打扰,兴致全失,本就恨萧、宋二人素来聒噪,专拣自己不喜的说,这会也懒得与她们争执,直接吩咐:“叫方氏过来!”
第四十二章 逐人
内司高阶女官之一、冀阙宫如今最高的女官贤人方氏的确很年轻,她进殿的时候让牧碧微十分意外,盖因这方氏竟然只比自己长了最多五六岁的模样,这样的年纪在寻常人家倒也的确是做一府主母的时候了,可要说掌管一宫事务,做到了女官之中仅次于作司的贤人——听着先前顾长福的口风,仿佛姬深对她还有些不满,即使有高太后的扶持,对比着宋青衣与萧青衣,也足以当一句年轻有为了。
而且方氏居然生得不错。
她是一张白生生的瓜子脸,柳眉杏眼,肌肤甚好,头上梳着盘桓髻,插了两支海棠步摇,耳上缀了一对明月珠,身穿紫色纹宝相花三品贤人服,腕拢金镯,颈饰美玉,只是神情显得有些冰冷,然而未免不显得另有一种风情,若是换身衣裙说是宫中贵人,牧碧微觉得也未必不可能。
按着姬深以貌取人的习惯,竟会对这方氏不满吗?
牧碧微心中疑惑,动作却不慢,在方氏才到殿下,便起身避到一旁,对着她行了一礼。
“奴婢奉召而来,未知陛下有何吩咐?”方氏没有理睬她,径自对着姬深行了礼,等姬深点了头,便淡淡的问道,她的语气很淡很淡,甚至近乎冷漠。
这样的态度姬深并没有计较——很有可能他早就习惯了,回话时也是不冷不热,指了指萧、宋二人,漠然道:“母后亲自教导不容易,领走罢,若再留下,不免又要脏了朕这里的丹墀。”
牧碧微进宫来这三日虽然见姬深发怒了两次,可先一次在绮兰殿,为左右丞相的扫兴,后一次就是午膳前,为萧、宋的进言,虽然姬深当时震怒,然而过去之后也不见他如何记恨,但这会对方贤人说话时的神色却让牧碧微亦为之一凛,下意识的低下头去不敢作声。
yuedu_text_c();
然而方贤人却只淡淡看了眼萧青衣与宋青衣,道:“未知这两名青衣所犯何事,惹怒了陛下要将她们逐出宣室?”
“你若不想她们如莫氏,那就是逼着她们走先前陶氏之路了?”姬深随手抄起旁边一只尺高的甜白底绘鲤鱼戏莲摆瓶,重重砸到了方氏跟前,厉声道!
方贤人皱了下眉,见萧氏与宋氏听到陶氏二字虽然兀自撑着青衣的架势不肯露出明显的怯色,到底身子微微颤抖——究竟若是可能,人大抵都是惜命的。
她心里叹了口气,肃然道:“既然如此,奴婢便先将人带下去。”
“朕不想在宣室殿中再看到她们。”姬深厌恶的警告。
方贤人淡淡道:“奴婢遵旨!”
言罢看了眼萧氏与宋氏,后两人低着头匆匆跟了她一起退下,即使如此,殿中气氛依旧僵硬,阮文仪额角汗如雨下,低声道:“陛下乃是万乘之躯,万万要保重!”说着不住给牧碧微打眼色,牧碧微心下忖度了片刻,究竟挪动了步子凑到姬深身边,依依的唤了一声陛下,见姬深眼神冷漠,依旧定定看向了殿下,心下也有些拿不准——再怎么重色轻德,这一位到底是九五至尊,随意一言便可定人生死,所谓伴君如伴虎,她虽然是新宠,可也不想平白的自讨苦吃,虽然察觉到阮文仪不住的示意自己上前哄人,却不敢贸然似平时一样撒娇了。
“与卿无关,不必害怕。”就在牧碧微想着该怎么下台时,姬深却又收了先前之色,恢复了平静,见她靠到了身旁,顺手揽过她的腰,淡淡的道。
除了入宫头一日,姬深这是第二次唤自己作卿,牧碧微一颗心放了下来,就势依偎进他怀里,伸手搂了他脖子含笑道:“陛下威严天成,奴婢微贱之躯,就是晓得陛下不是对着奴婢发作,奴婢心里也难免会害怕呢!”
“你既然晓得怕,如何还敢换了棋子?”姬深闻言,低头在她鬓发上吻了一吻,似笑非笑的道。
见他这么说了,不只牧碧微,满殿侍者的心都放了下来,事情便算是过去了。
阮文仪暗中擦了把冷汗,倒是深为庆幸牧碧微这会恰好在场,可他转念一想,若不是牧碧微今儿过来了宣室殿,萧青衣与宋青衣好端端的也未必会招惹姬深动了真怒,这么想着对牧碧微也实在感激不起来,心头甚是郁闷。
牧碧微这会心里却也有些后怕,她进宫前便没指望姬深有多么好伺候,这三日来姬深对自己还算不错,牧碧微还当他是个好.性.儿的,却不想不过是因为自己进宫日子尚短罢了。
不过一个先前宠爱何容华宠爱到了为了她一番哭诉,将先帝伴读出身、为国守边多年的大将父子擒回邺都任其处置——甚至不惜为此抗上了左右丞相,然而听说牧家所献的嫡女容貌并不下于何容华便立刻同意了赦免牧家父子——一位这样的君上,牧碧微觉得他翻脸翻得快、脾气坏一点,好像也并不奇怪。
“奴婢这是晓得陛下宽宏大量,些许小事哪里会与奴婢计较?”牧碧微拿手点着他的胸膛,姬深自幼被高祖与睿宗盯得紧,骑射甚至还是睿宗亲自拨冗教导的,这会正当壮年,体魄强健,牧碧微暗忖便是没有身份这一重压制,怕是实力也在自己之上,武艺对于皇室中人、尤其是帝王来说不过是为了强壮身体与防患于未然罢了,最紧要的还是治国之策,睿宗皇帝既然连弓马都要亲自教导,旁的自然更不会放松,可如今姬深对国事却半点儿不感兴趣,先前高祖皇帝与睿宗皇帝都是多疑之人,定鼎后使了许多手段夺权,又明升暗贬的打发了诸多功臣方才放心。
这一位倒好,连上一回朝,都要左右丞相冲进宫里来大闹一场——也难怪高太后要把宣室殿里的女官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了。
牧碧微一边与姬深撒着娇,一边不免为自己感到头疼:今日之事自己到底脱不开关系,原是打算尽量不得罪高太后的,到底帝宠不可靠,太后却总是姬深的生身之母,可姬深这么一打发人,甘泉宫那边哪有不恨自己的道理?
前途,实在很渺茫呀!
她心下叹息。
第四十三章 反击(上)
“萧青衣与宋青衣都被打发了?”粉彩贴海棠银箔莲口碗里盛了六分满的|孚仭桨咨乐问鲜掷锬罅艘恢挥胪胂嗯涞姆鄄驶婧l闹σ洞缮祝笞派鬃拥娜种赴啄迦粞⒒匀蝗缭拢┪捕噶榍傻那唐穑颂琶溃恍尤手泻腿サ粜任兜难騶孚仭街蟮霉鋈龋留寥绕畴底潘牧枥鞯拿嫒萦行┗秀保驶暗奶人坪趼痪模率椎奶抑τ胩逸嗳唇圆桓业÷br />
桃枝小心道:“回娘娘的话,听冀阙宫里守殿门的小内侍说,是陛下召了方贤人去把两位青衣领走的。”
“满宫满朝都晓得自从出了祈年殿里那一位后,太后将冀阙宫盯得紧,内侍自阮文仪起,以下都是早先睿宗皇帝留下来的老人,原本陛下为储君的时候,身边除了阮文仪还有几个小内侍伺候,按理陛下既然登基,那几个人即使不能够继续跟到冀阙去伺候,总也轮得到进内司掌职的体面,可谁叫他们命不好,上赶着太后娘娘为了咱们贵嫔娘娘的事情生气,又是一片爱子之心,总不能够责怪陛下,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倒是查出了那些个人里除了阮文仪都觑着贵嫔娘娘得宠,都朝祈年殿表过忠心!便全叫太后发去给睿宗皇帝守陵!”何氏放下碗,淡淡的道,“宫女这边,因贵嫔娘娘做的好榜样,冀阙宫上上下下,皆是太后着令左昭仪亲自过了目的,内中绝不至于出了那等祸乱规矩之人,女官更是全部换上了太后宫里的贴心人,萧青衣与宋青衣都是忠直之人,可也不是那等不知看眼色的,好端端的怎么就忽然叫陛下发作了出去,连方贤人就叫上了——陛下可一向不怎么待见这位贤人啊!”
论帝宠,孙氏至今都是头一位,但何氏入宫以来,虽然暂时还压不过孙贵嫔,却渐渐有后来居上之风,两边明面上就只是过得去而已,孙贵嫔做宫女时的好姊妹、如今的隆徽唐氏还被她狠狠的踩过,自此之后,除了明面上尽一尽礼仪,私下里两边从来都没有好话。
如今听了何氏的话,桃萼便抿着嘴笑道:“说起来方贤人也是够可怜的,她本是太后跟前的得意人儿,先前左昭仪才进宫的时候,规矩都是跟着她学的,太后早便替她打算着许一个官宦人家做正妻,结果祈年殿里那位一个体贴,生生的坏了方贤人一辈子不说,连带着左昭仪宫里都没去成,只好耗在了内司这不上不下的,连带着被陛下也不待见!”
“那一位作的孽还少吗?这大冷的天儿,听说长信宫的辛世妇那里竟然连炭火都是湿的,烧得辛世妇苦不堪言,亏得辛氏身边到底还有几个忠心的人儿,偷着去告诉了左昭仪,左昭仪责了内司,又先拿自己的份例补着,若不然啊辛世妇这会可还活着都说不定呢!”桃枝见何氏沉默不语,接过了话,掩嘴道,“究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在宫里伺候了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见过贵人们,如今身份也非从前可比了,到底还是小家子气不改——不说辛世妇乃是太后亲自留的,她的嫡母晋阳县主固然已经去世,怎么说也是高祖皇帝的侄女儿,正经宗女,辛伯符如今官拜尚书仆射,论实权仅在左右丞相之下,辛世妇固然是庶女,亦是辛伯符的亲生骨肉,先前陛下要立那一位为后,已经惹恼了重规矩的太后并左右丞相,如今却还敢苛刻着尚书仆射之女,她真当她能够青春永驻了呢!说起来,那一位比陛下还要长半岁,又怎及咱们娘娘年少美貌?”
何氏听着她们不遗余力的踩着孙贵嫔并讨好自己,面上却无笑色,只是淡淡的问:“说来说去,萧青衣与宋青衣为了什么事才惹了陛下这样大怒你们却是不知道的了?”
桃枝和桃萼闻言微微一颤——先前,何氏掐着牧碧微进宫的时辰,哄着姬深到了自己殿里,便是叮嘱过四个贴身大宫女依计而行的,结果桃叶与桃蕊两个办事不力,非但没能够伤了牧碧微,反而桃蕊自己被烫得背上一塌糊涂,为此何氏深为震怒,将两人暂时都撵离了身边,这三日来姬深除了去过一回祈年殿,都在冀阙宫里待着,他从前几时这样乖过?难道忽然转了性儿批奏章吗?还不是为了新宠!
对于牧碧微的得宠,何氏除了争宠危机之外又多了一份兄弟之仇,如今新仇旧恨交织实在是恨得无一刻不咬牙切齿,自然没心情给她们面子。
见何氏这样说了,桃枝与桃萼对望了一眼,前者硬着头皮、小声道:“回娘娘的话,奴婢……奴婢听说萧青衣与宋青衣被逐,与……与冀阙新进的牧青衣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