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脱离了编队,紧跟着那些导弹朝海面俯冲。
因为20本身就是隐身战斗机,而且11发射的还没有定型的隐身反舰导弹,所以在22的雷达屏幕上,那全都是隐身反舰导弹,也就没有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即发现混在导弹群里的四架20。
这是22在战斗中的第一个失误,也是最致命的失误。
判定11发射的是隐身反舰导弹之后,22继续攻击佯攻机群。因为佯攻机群一直在高空飞行,那些导弹已经降到了低空,所以在准备拦截佯攻机群的时候,22无法持续跟踪在海面上空飞行的导弹。
20没有一直跟随导弹,而是在降到低空之后就开始加速,在收到16的指令后开始爬升。
此时,22就在四架20的头顶上。
在加速爬升的时候,20没有转向,而是一直将机头对准767,以免过早被预警机发现。直到22再次启动雷达,也就是收到16的指令之后,四架20才通过超机动迅速转向。
这个时候,20已经在四架22东面大约十五千米处。
因为在转向的时候损失了太多的速度,加上一直在爬升,速度本来就不快,所以夏天宇等四名飞行员没有吝啬弹药,在用光电系统锁定了四架22之后,各自发射了两枚12与两枚10。如果不是距离太近,12不适合用来对付高机动目标,加上光电系统提供的火控通道有限,夏天宇他们会把另外两枚12也发射出去。不止为了获取战果,更是为了保护佯攻机群,特别是那四架16。要知道,空军总共只有八架16,而20有几十架。因为采用了大量极为昂贵的新式电子设备,所以16的单价比20还要贵,可以说是空军最金贵的战斗机。
从交战过程就能看出,16才是中流砥柱,20不过是替16卖命的打手。
当然,能在空战中击落22,而且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夏天宇等四名20的飞行员都很兴奋,甚至有点激动。如果不是16及时下达命令,让他们按计划返航,恐怕四架20会直接扑向几百千米外的767。
如果能再击落一架767,自然是好事。
只是,没有必要让四架20去冒险。
在四架22被击落之后,那架767就向东转移,只是没有离开,因此可以相信,附近肯定还有几架22。在损失了一架767之后,扶桑空中自卫队绝对不会让其他的预警机去冒险。要知道,如果再损失一架767,扶桑空中自卫队将丧失持续作战能力,从而失去争夺制空权的能力。如果附近没有防空战斗机,767肯定会撤走,而不是向东转移一百多千米。
确实如此,还有四架22,而且就在767东面一百多千米处待命。
只不过,这四架22执行的不是防空巡逻任务,而是为已经升空、弹舱里挂满炸弹的十二架35战斗机护航。
这下,问题也出来了。
没有22的掩护,767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必须返航。没有767支持,执行轰炸任务的35肯定会遇到麻烦,也许连护航的22都会遭到伏击。问题是,只有四架可以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要么掩护767,要么掩护35,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不可能面面俱到。
紧急出动一批防空战斗机?
虽然琉球基地有很多的防空战斗机,不过全都是15,对付11还勉强够用,可是遇到20,那就完全不够看了。更何况,为了让十二架35准时启动,琉球基地的勤务人员已经累得半死,除了四架在地面待命的15已经装满燃油与挂上了导弹,其他15无法立即升空。
只是四架15,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可以说,摆在空中指挥员面前的问题极为明显,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只不过,这个狡猾的家伙也没有花心思去寻找解决办法,而是把问题丢给了空中自卫队司令部,也就是山野和夫。他只是一名指挥引导战斗机的空中指挥员,作战计划来自空中自卫队司令部,自然该听从司令部的安排。
十多分钟后,空中指挥员收到了山野和夫亲自下达的命令。
撤消轰炸尖岛的作战行动,22机群前出巡逻,让十二架刚刚升空的35战斗机立即返航。
空中指挥员如获大赦,立即下达了命令。至于那些满载的35在降落前要放掉多少燃油,会有多大的损失,以及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显然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他只是不想在剩下的几个小时的巡逻任务中没有战斗机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