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活法(精彩选载)-第4部分(2/2)
作者:糖胖子
自卑,既想吃,又怕烫,进一步,退两步,前怕狼,后怕虎的两面性。去罢,怕人家 把他这过气的官僚,不放在眼里,主席台,上不去,贵宾席,没位置,只能跪得远远的,用 望远镜才能看到圣上;不去罢,这就意味着他真成了在野之人,林下之民,拉架的黄瓜,基 本上的无名之辈了,这绝对是他受不了的。名,是原动力,人来疯,是外在形态。名,不得,人来疯,不成,尹嘉铨那把老骨头,一夜在炕上折饼。医生说,多动症者具有很大的冲动性,通常事前不加思考,至于后果根本想也不想的。尹嘉铨终于灵机一动,想出了为他老爹尹会一添光加彩的主意,一是请谥,二是从祀, 皇上恩准下来,孝子当上了,风头也出尽了。想到这里,他高兴得直搓手。天色露曙,让下 人 赶紧为大少爷备马,火速前去保定府,向乾隆皇帝呈上这份两全其美的奏折。谁知好梦破灭 ,招致杀身之祸,押赴刑场,也就是如今的宣外菜市口,才后悔这一回的人来疯,玩得太过 分了。成年人的人来疯,就不能像小孩子那样没头脑了,得看场合,看地点,看对象。有一次 文学聚会,一位前辈对一位穿着无袖衫的女作家,作出关切的样子:“这屋里空调开得太大 ,你不会感到凉吗?”一面伸出老手,抚摸那只半老徐娘的丰腴臂膀,一面做出很心疼的样 子:“哦,都冻得冰凉冰凉的了!”这显然不够庄重的举止,也只有他倚老卖老的人来疯做 得出。不过,要是这一只胳臂,长在乾隆皇帝的哪位宠妃或者公主身上,这位前辈若也是1 6世纪的一位文人,敢这样放肆么?借给他老人家胆子,也不会冒失行事的。“天子呼来不上船”,是李白的人来疯;“吹绉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是冯延巳的人 来疯。这两位敢于跟皇帝逗逗闷子,都是有先决条件的,是吃准了皇帝在那一刻心情不坏, 胃口很好,血压正常,精神不错。问题在于尹嘉铨退居乡闾,已是闲云野鹤,肯定信息闭塞 ,孤陋寡闻。他不可能安装一个锅,接受卫星电视,了解北京紫禁城的政治动向。而学问太 大太多的人,也有其弊病,就是容易囿于己见,自成一尊,视他说为异端,拒绝接受外界新 鲜事物,陷入自我封闭的心狱之中,这就会非常的自以为是了。所以,他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会当回事——乾隆在第五次南巡前,已经处理了已故江 苏东台举人徐述夔的诗狱,这是一件很大的案子,涉及了许多人,还有很重要的高层人士。 他在北京还有公馆,能看到邸报,也会有人通风报信,但他忙于讨小老婆,竟疏忽了。凡文字狱,都是先有小人举报,然后才有皇帝震怒,下令严办,然后才有杀一儆百,人 头落地,这次也不例外。在徐述夔的《一柱楼诗》集中,发现了“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的犯禁诗句,以其影射讥刺,于是,将徐述夔及 其 子述祖,从棺材里拖出来戮尸,将其孙食田论斩砍头;失察的江苏布政使陶易,列名校对之 徐首发等俱押往斩监候,用现代的话说,也就是死缓罪吧?&nbsp&nbsp
街上流行人来疯(4)
最关键的一笔,也是尹嘉铨无论如何不能掉以轻心的,是对礼部尚书、江南大才子沈德 潜的处理。算起来,这位已故的尚书,是声望不让其父尹会一的朝廷同僚。尹会一是道学家 ,沈德潜是诗人兼诗评家,所以,尹会一在金銮殿,跪得离乾隆很远,沈德潜则不同,文而 优则士,是乾隆十分赏识,亲自擢拔的首席御用文人,经常蒙召到内廷与很爱写诗的皇帝, 谈论诸如唐诗宋词、李白杜甫之类话题,很神气一时的。此公生前曾为这部诗集的作者写了篇传记,估计,也是情不可却,请名人作序作传,也 是一种风气;估计,沈大学士,倚老卖老,人来疯一回,纵使我过格一点,官家又能奈我何 ?但什么“明朝”,“大明天子”,“壶(胡)儿”,都是触动异族主子痛处的敏感话题, 乾隆可就不念旧交了。勃然大怒,下令将御赐碑推倒,磨毁碑文,并将他的牌位撤出乡贤祠 ,死了也不能拉倒,一定要将他搞臭。尹嘉铨如果不是名欲缠心,人来疯瘾发,应该从三年 前发生的这次文字狱吸取教训。乾隆对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以为自己是李白,是冯延巳, 经常性的人来疯,妄自尊大,不安分,是相当反感的。要是再弄一帮学子,簇拥着自己,俨 然一代文宗,以名儒自居,就更不可恕了。鲁迅分析道:“清朝虽然尊崇朱子,但止于‘尊崇’,却不许‘学样’,因为一学样, 就要讲学,于是而有学说,于是而有门徒,于是而有门户,于是而有门户之争,这就足以为 ‘太平盛世’之累。”要是尹老夫子明白这一点,就在家老实呆着,不该派儿子到保定去给 自己找不太平。没办法,人来疯拱得他无法安生,于是,眼看着儿子快马加鞭去保定,自己 在家里坐等佳音。他不会不知道上一朝宋濂的教训,这第一步棋,就走了臭招。他要亲自去 叩求,也许下场不致这样惨。宋濂,曾是朱元璋很倚重的文学顾问,但年事已高,难免应对上有些差池,于是,恩宠 日衰。他试着提出要求,能否回家养老,以为朱皇帝会挽留他,谁知大笔一批,就同意了, 甚至连返聘或任个什么协会的闲职,也不安排。宋濂很失落,于是在离开朝廷的那天,当着 众大臣,在金銮殿上耍人来疯,说他实在好想念好想念陛下的,能不能准许他每年上朝叩见 龙颜一次,朱元璋笑着也就答应了,这自然也是好风光的事情。第一年,他去拜谒了,第二年,他又去拜谒了,第三年,他发现去了这两年,明白朱元 璋不会再有什么恩典给他,便撒了个谎,说有足疾,不便于行,把儿子派去代他拜谒。他哪 知朱元璋是中国所有皇帝中,不是最小人,也是相当小人的一个,立刻打发手下的特务去暗 访,回来向他报告,说宋老夫子不但健步如飞,连跳迪斯科都不成问题。于是,一纸命令, 将宋濂发配,后来,死在充军途中。伴君如伴虎,跟皇帝办事,是要格外小心谨慎。尹嘉铨 不但不以史为鉴,而且根本不当回事,好像乾隆是他老同学,到了保定,打发儿子去看看一 样。大概,从古至今,凡儒必腐,学问大了,人情世故就差,加之文化人一得意,就膨胀, 给梯子,就上脸,尹嘉铨把自己看成香饽饽,以为皇上多么买他的账呢。乾隆看到他儿子替他送上来的奏本,为父请谥,当即恼了。这时肯定有潜台词的:“你 是什么东西,竟不自己来,派你儿子来,如此将朕都不放在眼里,简直混账之极!”遂提起 朱笔,批上:“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交部治罪,念汝为父私情,姑免之。 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话说到这样严厉,要是平头百姓,吓也吓死了。但儿童 多动症(mbd)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常是不依秩序行事的,接着又送上一本,请求皇上恩 准他父亲从祀文庙。鲁迅说:“这一回可真出了大岔子。”乾隆火冒三丈:“竟大肆狂吠, 不可恕矣!”在封建社会里,九五之尊说不可恕,他的脑袋还保得住么?大学士三宝奉命主审这件案子。此人手法,与几百年后的红卫兵批斗走资派采取的策略 ,大致相同。先从生活问题、男女关系入手,弄一串破鞋挂在脖子上,逼他自己骂自己大破 鞋、西门庆、同性恋、鸡j犯。所谓批倒批臭,只要在臭字上大做文章,将其批臭之后,不 倒也歪了。三宝对这位道学先生最具杀伤力的攻击手段,就是纠劾他强娶烈女为妾的道德败坏一事 。跪在堂下的尹嘉铨,一边掌自己的嘴,一边说自己寡廉鲜耻,欺世盗名,假道学,伪君子 。三堂审讯以后,定为“相应请旨将尹嘉铨照大逆律凌迟处死”。何谓“凌迟”?就是行刑 的刽子手,要对人犯一刀一刀剐三千次后令其死绝,那可是中国最残忍的刑法。从康、雍、乾三朝,满族统治者,迭兴文字大狱,血也流得够多的了,杀鸡给猴子看, 阻吓作用也已起到了,除个别文人如尹嘉铨者,大多数也都把尾巴夹得很紧。乾隆便不让他 受凌迟之罪,改为绞立决,恩准他一次痛快地死亡。他就为他的这次人来疯,付出了沉重的 代价。写到这里,真为今天的人来疯们庆幸。要是早托生几个世纪,在有皇帝的日子里,怕就 得不到这份快活和自在了。所以,也就难怪,街上流行人来疯。&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