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飞帅》免费阅读!

白马飞帅-第3部分(1/2)

作者:眼色。

    ,宣布了人事任命,并对自己的身份作了重点说明,作为张氏公司的全权代表和政府的驻点干部,自己就是张氏公司的实际管理人,掌握公司人财物全部大权,公司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命令。这些人都是一点就透的主,当然明白这个公司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对凌飞毕恭毕敬。

    李牧田作为副总和总技术师,担子最重,好在公司处于筹建阶段,真正的业务还没开展,加上李牧田也做过领导工作,所以公司按部就班运转正常,各部门各司其职,准备一些基础工作。

    李牧田代表公司与东风乡政府商谈征地事宜,凌飞的老家就在东风乡河西村,在凌飞授意下,李牧田提出要承包河西村500亩土地,承包期20年,租金按同年平均亩产粮食收入的三倍计算,被征地的农户可以做工领取工资,参与公司分红。这样的条件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靠种粮食一年忙到头,除去农药种子化肥,一亩地也挣不到五百块钱。乡政府希望张氏公司能多征一些地,哪怕价格再低一些,这样可以多安置一些农户,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减轻乡政府的负担。李牧田表示这是公司的先期规划,以后公司扩大规模后,肯定会扩大征地范围,请乡政府给予理解和支持。话说到这个份上,乡政府也不好说什么,他们可不敢得罪财神爷,最后双方在愉快的气氛中签订了承包协议。

    河西村要发了,周边村都眼红了,恨自己村里没能出河西村老凌家的小子那样的能人,听说这个项目就是老凌家的小子招来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了好事当然想着自家人了。凌飞的父母这下子在十里八村挺直腰杆了,一些周边村的村干部,提着东西找到凌飞父母,请他们帮忙说说,能不能在周边村也征一点地,都是乡里乡亲的,照顾照顾呗。凌飞父母感觉倍有面子,这个儿子没白养,真是光宗耀祖啊。

    征地工作很顺利,得到乡政府和村民全力支持和拥护,不到三天,土地上的农作物清理完毕,同时测量和界定工作也完成了,效率还真不是一般的快。

    公司计划建200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的投资在10万元左右,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造,并引进省农科院最新研究成果负离子种殖技术,种子全部采用国产优良品种。公司还与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关系,公司投入1000万作为农科院品种改良研究基金,条件是培育成功的新品种,优先满足张氏公司的需要,张氏公司享有购买专利技术的优先权。

    建造大棚、选择品种这些专业性的东西,全部交给李牧田处理,凌飞主要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面对凌飞的信任,李牧田是士为知己者死,不分昼夜,不分节假,全身心扑到工作上,让凌飞非常感动,庆幸自己真找对人了。

    在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很快第一批种子下了地,张氏绿色食品公司算是正式开张了。这批种子有三分之一最新品种,三分之一比较成熟风险小的品种,还有三分之一的传统品种,既考虑了产品的多样性和规模效应,还考虑了出品的连续性,保证一年四季都有优良产品上市。

    农村的生活比较单调,特别是一些年轻技术师,新鲜劲一过,人就会变得疲软,没有了**,为了留住这些人才,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带薪年假,集体旅游,学习考察,行政部还划出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员工的文体活动,形式多样的歌赛,球赛,扑克赛,酒会,舞会,联谊会,让员工始终保持新鲜感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很快公司上下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凌飞同志也在公司聚集了大量人气,成为员工心目中的优良老板品种。

    公司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进入正轨后,凌飞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做,开始准备第二个计划,在东宁建立一所国际一流的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件事搞成了,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常引人诟病,越改革,老百姓负担越重,两极分化越重,一小部分人占据了大量的优势教育资源,形成马太效应,好的学校越来越好,挤破头要进,孬的学校越来越孬,逐渐办不下去。这两年以统筹教育资源为名搞的合并学校,村小合并到中心小学,一方面,大多数中心小学不具备寄宿条件,一方面,造成农民负担加重,特别是偏远的村,接送小孩花费家长大量的精力。而城里的学校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农村和城里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不平等,写入宪法的教育权就不平等,再去渴求其他权利的平等,纯粹自欺欺人。凌飞知道凭自己的一己之力,一下子改变这种现状是不现实的,只能尽力为之了,就像那个把冲到沙滩的鱼放回大海的孩子,能救一条是一条了。

    投资教育不是投资企业,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一般人去搞社会办学是不可能的事,但用钱去办就简单多了。凌飞坚持走高层路线,教育方面的高层当然最好是教育部了。凌飞一个小县城的副主任科员,到教育部去攀关系,估计坐火箭去也够不着,门都可能进不去。县里流传一个笑话,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到国家发改委去跑立项,大门口门卫不让进,副县长的司机就说,这是我们县的副县长,门卫撇撇嘴,我丫的就是副团级转业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坐着火箭去不一定够得着,但捧着买火箭的钱去,那就不好说了。

    第九章 你来做校长吧

    凌飞通过技术手段,制造了一个美籍华人中了巨额彩票,弥留之际将11亿美元的奖金用于祖国教育事业的感人故事。这个老人回国旅游时,得到过凌飞的帮助,成为忘年交,因此留下遗嘱,将这比钱交由凌飞管理和使用,条件是全部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美国一年不知要开出多少大奖,11亿美金在美国也不算什么天文数字,不会引起多大的关注,加上中奖的人都是神神秘秘的,也无法考证,所以这个由头可以说合情合理。再者说,国外的资金流入中国,用于中国的公益事业,中国不会傻了吧唧去查你的资金来源,哪怕你是从国外银行抢来的,只要没有人跟着告状,中国也会装作不知道的。

    教育的事,凌飞是外行,他打算找沈晴雪商量商量,上次吃过饭后,还没有和她联系过。再次接到凌飞的邀请,沈晴雪有些纠结,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去吧,两人没有什么关系,朋友也算不上,不过是帮凌飞付了两次饭钱,再三接受邀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约会,搞得不清不楚的,不去吧,凌飞实在太热情,而且说有什么重要的事和自己商量,去不去对于沈晴雪都有些为难,但女人的心一般都很软,何况又是不讨厌的男人邀请,最后还是决定赴约,准时到了上次见面的地方。

    “我想办一所学校,预计投资10亿美元,你有什么建议?”凌飞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请教沈晴雪。

    “噗——”沈晴雪正在喝水,差点喷了出来,五一刚过,今天不是愚人节吧?凌飞看到沈晴雪表情,觉得没有铺垫,直接就问沈晴雪这个问题,人家没把他当作神经病就算好的了。于是凌飞声情并茂地把他制造的那个故事讲了一边。听了这个故事,沈晴雪既激动又感动,激动于老人的义举,感动于这么重要的事凌飞居然征求自己的意见。

    “我只是一个教英语的小学老师,开办学校这么大的事,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只能凭我这几年教学,谈一点看法,我想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都要牢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学校教育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向家长,推向社会,甚至推向孩子,其实孩子是最无辜的,他们就是像一张白纸,可能纸的纹理不同,薄厚不一,但纸的价值并不在它本身,是适合国画还是油画,是适合狂草还是行书,如何画,如何书,不在于纸张而在于书画的人,这个书画的人,有家长有老师,但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老师。”沈晴雪说得很诚恳,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老师,而推卸老师的责任,相反把责任大部分揽到老师的身上。这让凌飞也很感动,很多时候听老师说,这个小孩太调皮所以成绩差,那个小孩家长不管不问所以走向歧途,很少提到自己的责任。

    “晴雪,你说得太好了。现在学校都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其实,很多时候应该强调以教师为本。学校好,好在哪里,还不是好在师资吗,所以我要引进最好的师资。第一个要引进的就是你,你来做校长好不好?”凌飞很自然地就将称呼从“沈老师”过度到“晴雪”,并向沈晴雪发出诚挚的邀请。

    “我知道自己的斤两,做个教师还行,做校长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兴趣,对我来说,最高兴的就是和学生在一起。”沈晴雪听到凌飞喊他“晴雪”心里一跳,又听到他邀请自己干校长,也不像开玩笑,赶紧拒绝。

    凌飞打定主意要把沈晴雪挖过来,不过这要等学校办起来,不急于现在,所以没有再强求。两个人都不说话,都等对方先开口,相互看着,气氛有些绮丽。

    时间过得真快,饭店吃饭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服务员眼巴巴地在旁边等着收拾桌子,人家还没吃呢。凌飞这次终于结了帐,上两次的饭钱,凌飞也没好意思还给沈晴雪,都称呼人家“晴雪”了,再说一回生二回熟,现在都三回了,应该算朋友吧,如果提还几个饭钱,倒让人觉得太计较了,不把自己当朋友,会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微妙感情,所以凌飞装大憨没提这个茬。沈晴雪当然更不会提,这给凌飞留下再次邀请的由头,只要钱一天不还,自己就有理由邀请她,凌飞打好了如意算盘。

    沈晴雪感觉到凌飞对自己好像有意思,她也不反感,甚至还有些期待。她今年24岁了,还没有男朋友,在小县城就属于大龄剩女。父母四处张罗给她介绍对象,生怕年龄一天大一天,一天比一天难找。她家境一般,工作一般,人也不算很漂亮,这样的条件,在县城没有什么优势,大学毕业生很少回县城工作,为数不多回来的,集中在机关、学校和医院,机关干部眼光高,找的对象不是家里有钱的,就是家里有权的。学校和医院里面,女教师和女护士占了一大半,男同志除去结婚的,准备结婚的所剩无几了,在剩下的里面再找个合眼的,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沈晴雪也见了几个,但没有合适的,她又不愿凑合,个人问题就一直拖着。凌飞是公务员,人长的也不错,有钱也不张狂,和自己也能谈得来,如果能找到这样的男朋友,对自己,对父母都有交待了。

    凌飞一直将沈晴雪送到家门口,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沈晴雪一直目送凌飞出了小区门,才上楼回家。

    “姐,什么时候交的男朋友,姓啥名谁,那里的干活,从实招来!”妹妹沈晴雨一脸八卦,逮住沈晴雪不放,像个逼供的女特务。沈晴雨刚从师大毕业,现在还没找到接受的学校,正准备参加县里组织的教师编制考试。现在师大毕业生不再分配,要到学校当老师,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进私立学校,一个是考公立学校的编制。考编里面的猫腻就多了,一般来说,没什么关系的很难考上。沈家有个远房的亲戚在县教育局里面是个科长,沈父也去跑了关系,听这个亲戚的口气,今年打招呼的人太多了,现在局长都不敢在单位办公,在宾馆开了间房在那办公,所以这件事非常难,尽力去办吧,也别抱多大希望。沈晴雨倒是信心满满的,认为凭自己实力,考个编制小意思。

    “别瞎说,是一般朋友,顺道送我回来的。”沈晴雪嗔望妹妹一眼,逃似地回到自己房间,生怕妹妹再追问下去。

    “嘘,做贼心虚……”沈晴雨准备向爸妈爆料讨赏去了。

    六一儿童节这天,凌飞来到教育部,在门口门卫拦住他,问他是干什么,要经费的,哪里来哪里回去,要上访的,去信访局,这边不接待。凌飞很恼火,就自己这气质,像是讨钱告状的吗。

    “我既不是来要钱的,也不是来申冤的,我是来捐钱的,你看——”幸亏凌飞早有准备,打开手里提的密码箱,花花绿绿的,全是100元面值的美元。

    教育部的门卫不是一般人,还是识货的,这整整一箱的美元,估计也得上百万吧,折合人民币也得上千万了,在这家伙手里提着,就像提棵大白菜似的。门卫不敢怠慢,态度立马恭敬起来,把凌飞请到传达室,还倒了杯水,问凌飞找哪个部门,传达室这边先给联系一下。凌飞说找基础教育司,一司二司都行。基础教育司分一司和二司,一司主要负责九年义务教育,二司主要负责高中、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凌飞想建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的学校,所以两个司都需要打交道。门卫就给一司打了电话,说门口有人想捐款,有人捐款当然是好事,一司就让门卫把来人送过去。

    凌飞来到一司,一个年轻的女子在走廊等候,看到凌飞很热情地迎过去。

    “您好,谢谢您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女子20多岁,留着齐耳短发,灰色条形职业套裙,干练的样子,标准的普通话,声音很甜润。

    yuedu_text_c();

    “你好,我想找你们司长谈谈。”凌飞直接找到司长,省得找别人做不了主,一级一级汇报的,麻烦。

    “对不起,我们司长不在,开会了,有什么事可以和我们凌主任说,凌主任是办公室主任。”女子很客气,带着凌飞去找凌主任。

    “谢谢你,我叫凌飞,不知你怎么称呼。”凌飞首先作了一下自我介绍,顺便打听美女的芳名。

    “我叫林影,是办公室的秘书。”就林影刚才接的门卫电话,她没想到捐钱的是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有点好奇。

    “你好,请坐,我是一司办公室主任凌楠,有什么事可以先跟我说。”凌楠是个女同志,四十多岁,保养还不错,典型风韵犹存的熟女诱惑,很热情,也很有亲和力,这样的女人最适合搞办公室工作。

    第十章 衙门口朝南开(求推荐)

    “这是100万美元,我怕门卫不让我进门,就取了点现金,你还别说,这玩意挺好使。wenxuemi这100万美元,不算在我刚才说的5000万美元里面,这是点小意思,六一节到了,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吧。”凌飞好像这点小钱拿不出似的,脸上还带着歉意。

    凌楠和林影半天没反应过来,这也太彪悍了吧,5000万,还是美元,折合人民币三四个亿呢,100万美元还只是小意思,难道这家伙家里是印钞票的,还是印美钞的。凌楠感觉这件事非同小可,自己肯定做不了这个主,就是司长也当不这个家,只有请部长定夺。不过在汇报之前,凌楠还是要弄清底细的,搞不好别成了笑话。凌飞把故事又声情并茂讲了一遍,听得两位女士很动容,凌飞趁热打铁拿出一张5000万美元的支票,深情地说:“不管我的办学计划能不能成功,这笔钱我都会捐的,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尽一份力,不仅是老人家的愿望,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的愿望啊。这笔钱,我现在就捐,给我个收据就行了,不要搞什么捐助仪式,这些都是虚的,没什么意思。当然等这张支票印证后,你再给我开收据。”

    凌楠和林影,面面相觑,这么大的事,这么多的钱,三言两句就定下啦,这也太儿戏了吧。凌楠不敢做主,请凌飞先把钱和支票收起来,在办公室坐一坐,等一会司长开完会,再请凌飞亲自和司长谈。

    凌飞就在凌楠办公室闲聊起来,这一聊给凌飞聊了个姐姐出来,凌楠和凌飞的辈分一样,凌飞打蛇随棍上,就叫凌楠作姐,对这个年轻帅气又多金的弟弟,凌楠当然不会排斥的。凌飞谈了自己建校的构想,他想建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的学校,教师面向全球招聘,其中外籍教师要占到三分之一,学生至少有一年到国外学习交流的机会。他想把这所学校挂靠在教育部,办成教育部直属的实验学校,但教育部不投入一分钱,所有开支由学校承担,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标准与公立学校一样。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