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地图等工具的指引,在半天之后,终于找到那个山坳里的小院子了。这次出来,为了不打草惊蛇,中尉和小吴都是换了便服的,就算别人看到了他们,也会以为他们是山里的樵夫。
中尉将小吴留在半山腰察看周围的动静,一有异常便学两声急促的鸟叫,以便让他们赶紧撒离。
中尉和刘邦蹑手蹑脚地向那院子靠近,当离院子还有几十米,他们便伏了下来,观察里面的动静。
但他们观察了十几分钟,并没见到院子里有人活动的痕迹,便站起来,扮作樵夫的模样,从院子门口走了进去。中尉边进去边用当地的土话喊道:“有人吗?我是山中砍柴的,口渴了,想要讨口水喝。”
刘邦真佩服中尉的大胆和机智,不过幸好院子里没人,如果有人在的话,中尉的这一喊叫,肯定被别人看出来了,因为离院子几百米外有一条小溪,山里人口渴的话,都是到小溪里解决,很少会到别人家去讨水喝的。
中尉喊了几声,并没有人回应,便带着刘邦很放心地进去了。
院子里比昨天还要凌乱,显然是昨晚运送猪仔的那一批人到达后,在这里相聚了一场。只不过令人迷惑的是,这批猪仔不知是运送回去还是运送到越南去了,而拉登那边,也肯定知道了刘邦失踪的消息,说不定正在朝老四等人发火呢。
不过,此时的院子却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刘邦担心还有人在屋子里睡觉,跟中尉说了一声,便先进入屋子去看。
yuedu_text_c();
那几间屋子还跟昨天一样,非常凌乱,垃圾扔得到处都是,唯一不同的只是被子叠起来了,刘邦又伸手试了试床铺的温度,是冰凉的,看来他们确实是昨晚就走了。
当刘邦走到昨天他打晕鹰钩鼻的房间时,中尉也正站在那里,他正看着屋里的某样物品发呆。
“发现有什么异常吗?”中尉头也不回地道,刘邦还以为自己轻手轻脚地进来,会没人发现呢,没想到中尉就算是在沉思的时候,对周围的事物也了如指掌。
“没有,他们大概昨晚就走了。他们可能都是有货物的时候才来这里汇合,运送完货物后便离开了,这里只是他们的中转站。”
“唔……”中尉若有所思地道,“你昨天看到这些被子都叠得这么整齐吗?”
“没有,不过昨天有一个鹰钩鼻先等在这里了。就是他,给那个老四出主意,说要做那种事的……”刘邦说着,便将昨天发生的事,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中尉。
中尉听后道:“你打晕鹰钩鼻后,便带着涂幻离开了,是不是?”
“是的,不过我先将他绑起来了,另外三个还昏迷着趴在桌子上。”
“涂幻昏迷了多长时间?”
“我也不知道,我在山上迷路后,大概走了将近四个钟,后来我实在走不动了,便把涂幻放下来休息,没想到我自己也睡过去了,直到天亮时才醒来。”
“这么说,那迷|药的作用时间在四个小时以上,倒是挺厉害的。”中尉说完,指着地上一块地方道,“这里就是你绑着鹰钩鼻的地方么?”
“是的,当时他晕过去后,我便把他的手脚都绑住,然后扔在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我就觉得奇怪,如果鹰钩鼻被你绑着扔在这里,那么这地上肯定有他醒来挣扎时留下的痕迹,可现在,这痕迹却像是被人刻意地抹去了,上面还很细心地弄得跟周围一样,满是烟头、纸巾、袋子之类的垃圾。按理说,他们运送货物应该是很忙,没时间也没必要掩饰什么啊?你不觉得有点奇怪么?”
经中尉这么一提,刘邦也觉得确实是有些奇怪了,这院子本来就处于非常隐秘的山坳里,平时除了他们这些走私份子外,根本就不会有外人来到这里,就算是来了,也只会把它当作一间没用的空房子,哪会去注意他们地上的什么痕迹?他们这样做,莫非是想隐瞒什么?
“我知道了,他们一定是害怕别人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事。很有可能是怕他们的老大知道他们干下这种事。”
“不,事情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确实是想对他们的同伙隐瞒什么,然而绝不仅是因为你们的事,像他们这种走私份子,是不会为这样的小事而做那么多的工作来隐瞒的,你们的到来,他们有些同伙根本就不知道,更加不会因地上有些痕迹便去追问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只有那种大事,大到会有人来追查地上的痕迹的事,他们才会做得这么仔细。”
“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让他们如此的大费周折呢?”中尉越说,刘邦却是越糊涂了。
中尉没有直接回答他,将整个房间都翻了一遍之后,又到别的房间去细细检查了一遍,似乎还是没有什么发现,他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当回到半山腰与小吴会合时,刘邦忍不住再次问他:“能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大事让他们那样小心地隐藏自己的痕迹吗?”
“我还不是很确定,这很可能是一起命案,等公安局介入进来后,让他们带狼狗进来找找就知道了。小吴,你留在这里继续监视,有什么情况就发短信通知我。最好就是让公安局的人埋伏在这里,等那些走私份子一出现,便可以一举将他们抓获了。”
还在海岛上时,刘邦就有点佩服中尉的才干和机智的,可没想到他的侦察能力也这么好,若他退伍到公安局去干的话,一定能做个神探。
当刘邦和中尉才上到山岗时,便遇到小张带着公安局的人赶来了,居然有十几人之多,他们全副武装,还牵着狼狗。
中尉跟他们说明情况后,大家便分头到半山腰埋伏起来,静候走私份子的出现。这样做虽然有守株待兔之嫌,但走私份子的人既然那么多,所运的货物价值又不是很大,他们肯定需要频繁运送才给养得起的。如此,上一批与下一批便不会相隔得太久。
果然,等到黄昏时分,远远的山路上走来了几个村民模样的人。他们到达山坳后,径直走进院子里去了,像是对院子很熟悉似的。
“收网!”公安局的刑警队长一声令下,大伙便悄悄地向那座院子摸去。由于此事带有很大的危险,刘邦和小吴、小张便留在山坡上的各个路口监视,以免有漏网之鱼。
十几分钟之后,院子里响起了一片“不许动!”的喊声,那几个走私份子在毫无防备之下,被逮了个正着。
当刘邦和小张下去辨认嫌犯时,却发现这几张面孔都是陌生的,不仅没有老二老四老五三兄弟,也没见鹰钩鼻。刘邦有点失望,这次没抓到他们,他们肯定闻风而躲起来了,再想抓到他们就很难了。
这时,在离院子不远的一个山脚下,突然传来了狼狗不安的吠叫声,刘邦只听得中尉大声地道:“一定是在这里了,你们拿铲来挖开看看。”
走私份子在院子里是遗留有锄头、铲之类的工具的,因为这样看起来才更像一个农家小院,而且他们有时也需要用到。
民警们拿铲来将那些土挖开后,众人都禁不住惊呆了,里面竟然是一具尸体!
yuedu_text_c();
154-第一百五十四章尸体(下)
“你认得这个人吗?他是不是你说的那个鹰钩鼻?”当尸体挖出来后,中尉问刘邦道。因为依照他的推测,现场上鹰钩鼻被绑的地方的痕迹已经被掩盖,而根据刘邦的描述,老四是与鹰钩鼻共同谋划作案的,但鹰钩鼻却自留了一手,将老四一起迷番了,准备自己独占……老四肯定是那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之人,他醒来后,发现鹰钩鼻被绑,这正是他报复的大好机会,所以就去将鹰钩鼻杀了,而后埋尸灭迹……
刘邦上前仔细地看了一会,但见尸体已经僵硬,双眼圆瞪,头部有一个可怕的伤口,那想必就是致命伤,然而这人的鼻子却并不是很勾。刘邦终于认出来了,这人不是鹰钩鼻,却是老四!
“这是老四!”刘邦脱口而出道。
“居然是老四?”中尉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现场有刘邦的指认,死者的特征也不像是鹰钩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推断有误了。
“长官,你是怎么知道这里发生过命案的?”刘邦忍不住问他道。
“因为我一进到这间屋子,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混杂在各种臭味之中的血腥味,寻常人嗅不出来,但我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能辨别得出。我原本以为他们是杀了猪来吃了——这很正常,在这种地方烤|孚仭街恚俏兜朗亲詈貌还牧恕5艺冶榱苏庠鹤樱济挥猩敝淼暮奂#浪抢炼璧昧葑佣疾皇帐暗南肮呖蠢矗鞘遣豢赡苌绷酥硪坏愫奂6疾涣粝碌摹:罄次矣肿邢覆炜戳四羌湮葑樱⑾值厣嫌斜蝗丝桃庋诟堑暮奂#饩秃芸梢闪耍冶阄柿四隳切┪侍狻4幽愕拿枋鲋校业弥纤母ス潮鞘怯忻艿模纤男列量嗫嗟夭枷抡飧鼍郑詈笕幢挥ス潮撬慵屏巳ィ隙ㄊ呛懿桓市牡模坏┬牙矗隙ɑ岣ス潮亲饕环氛氛苣衙庥兴郎耍晕叶隙ㄕ馕葑雍芸赡艹隽巳嗣皇堑搅送饷婧螅任侗环绱瞪⒘耍冶阏也坏窖诼袷宓牡胤健!br />
“长官,你太厉害了,简直比福尔摩丝还要神奇。”刘邦由衷地赞叹道。
“我哪有那么厉害哟,这只是一点小技巧而已,只要仔细观察,是不难发现的。而且这次我也犯了一点小错,我原本以为,鹰钩鼻被绑着,老四醒来之后,就能轻而易举地将鹰钩鼻杀掉,而后埋尸灭迹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死的竟是老四!看来这里面还有更复杂的内情,或许只有等抓到其余的走私份子后,真相才会大白了。”
刘邦听了后,这才体会到,中尉的思维是那么的缜密,推理是那么的严谨,如果自己在做生意中也能学到这种本领就好了。
但不管怎样,刘邦和中尉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至于以后怎么破案,怎么抓捕那些犯罪份子,那就是公安和武警战士的事了!
…………
临告别时,中尉握着刘邦的手道:“这次还是多亏了你啊,如果你不主动来报案,主动配合,我们还真难以发现这样隐秘的走私份子,他们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啊!你也要从这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无论有多么困难,都不要把目光转到这样的犯罪份子身上去,尽管你可以占得一时的便宜,其实却是后患无穷,一不小心还有可能人财两空。你以后可要注意了。”
“一定,我一定会注意的,你们这次给了我这么大的帮助,我真的不知怎么感激好,长官们可都是好人啊!”
“哎,不要长官来长官去的,叫我们同志,要不就直接叫我们的名字,我姓秦,名岭。”
“知道了,秦长官。”
“你……”秦岭叹了口气,像想起什么似的,突然道,“你不是说你们越南暴发‘五号病’吗?这次没能从走私份子手中拿到猪仔,你打算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不过你放心,我会从正当的途径想办法的。”
“这事我或许还可以帮你一点忙,我有个亲戚是住在离这里不远的县城里,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过去找他,看他有没有别的门路。”
“真的?那可是太好了!”刘邦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说真的,他对购买猪仔这事已经绝望,而那些钱,也肯定打水漂了的。
“好,事不宜迟,我们抓紧时间出发吧!为这事,我可得承担风险呢,你们是无证入境,按规定是要立即送出境去的,可我竟要带你到县城去。哈哈……管他娘的,老子办完这事就回军营去。”说到后面,秦岭突然暴出了几句粗话,把刘邦吓了一跳,这一向温文尔雅、聪明机智的秦长官,怎么突然变得那么粗鲁了?
“我介绍你们认识后,你要马上回越南去办好通关手续,然后从国门光明正大地进出口,明白了吗?”秦岭忍不住又叮嘱道。
“这个自然,难道我这次吃的苦还不够吗?以后就是打死我也不敢办这种事了。”刘邦很认真地赌咒发誓,而后又道,“我想问一下,你们上次去的那个小岛,你们现在有没有派人上去?”
“这是国家秘密,你问这个干吗?”秦岭立即警惕地道。
“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上次被你们抓到岛上的女军官,她后来又带人去找那个小岛,只是她只找到个仅剩下一些礁石的礁岛,她带领越南军人想要在岛上修建军事建筑,后来她让我往岛上送肉和别的食品,我偷偷在水里放了些泄药,让他们个个都大拉特拉肚子,后来听说他们忍受不住,就暂时停工了,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再次开工。”刘邦将当时的情形很详细地跟中尉说了一遍。
秦岭指着他笑得嘴都合不拢,道:“你……你这家伙……太那个了……”
不过秦岭只吩咐刘邦以后不要到那些岛上去,却始终不肯透露他们到底有没有到那些海域去占领那些无人小岛,或许有些事是确实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又或许他也有什么说不出口的苦衷,毕竟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没有上级的命令,谁又敢去做什么事呢?
155-第一百五十五章中国猪【完】
却说中尉带着刘邦径直奔到县城他的亲戚家,他的亲戚却是个开饭店的。当中尉问他认不认识养殖|孚仭街淼淖ㄒ祷保溃谙爻堑慕纪獾褂幸桓鲅郴В彼墙前焓裁词率保际堑秸夥沟昀闯苑沟摹br />
中尉便让他赶紧带去。
yuedu_text_c();
那养殖专业户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矮个子,当他听说竟有人介绍生意上门时,兴奋得不得了,马上带去参观他的猪舍。
他的猪舍跟刘邦的有些不同,是那种新式的养猪大棚。他的养猪大棚跨度为4~5米,长度为20~25米,四周围栏高1.0~1.2米,支撑大棚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棚高为在2.7~3.0米,用钢筋、水泥等材料砌成,顶部覆盖塑料薄膜、编织布、草帘等。大棚四周不设围墙,夏天等于是个凉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为一个暖圈,冬暖夏凉,为猪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他的这种养猪大棚,每个大约可以养100头育肥猪,他家共有10个之多,也就是说,这个貌不惊人的养殖户,养殖规模就达到了1000多头猪。听这矮个子介绍,他家几乎是镇上养殖规模最小的一个,人家真正的养殖大户,可达到一万余头。刘邦听了,禁不住感慨,中国不愧为大国,人家一个小小的养殖户,就比越南的超级大户养的还要多,如何能比也。
跟着这位矮个子进入到猪舍,里面的情景竟再次让刘邦目瞪口呆:但见圈内竟安装有自动食槽、自动饮水器。自动食槽安在棚圈的两端,食槽宽0.2米,深0.8米。底部隔0.2米设一出料口,并按0.2米的间隔加一根钢筋,可以避免猪进入食槽。料槽内设一插板,可调节饲料量。每25头猪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要下接饮水槽,将水引出棚外。
据矮个子介绍,这猪的饲料要根据不同日龄的育肥猪喂不同的全价饲料,使猪正常生长发育。这样的自动食槽、自动饮水器,一次加满料和水,可供猪3~5天的饮食。这种方法与传统饲养方法相比每人可饲养育肥猪1000头,效益提高10倍以上。
听完了他的介绍,再看看人家养的猪,个个都健健康康、膘肥体壮的,真的是羡慕得直流口水啊。在此之前,刘邦觉得自己干得还可以,发展速度也还算快的,离成为猪肉大亨的路已经不远。但现在,一看到中国的养殖户,立马就看出差距来了,你看这位矮兄,他家养了一千多头猪,可他敢称养猪大亨了么?绝对不敢,他甚至都不敢自称为养猪专业户,因为在他的周围,养得比他好比他多的,大有人在。刘邦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是个井底之蛙,还没看到巴掌大的天空,便说自己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懂了。唉,可悲啊!
参观完这些育肥猪后,矮个子又带刘邦他们去看那些仔猪。这些仔猪和母猪同样是圈在养猪大棚里,只不过将大棚分隔成了许多个小猪圈,每个猪圈里育着一头母猪,有些母猪已经产仔了,正悠闲地躺在地上,让那些仔猪叫着挤着来拱奶吃;有些即将生产,正腆着大肚子在猪圈里走来走去。细算起来,这矮个子的母猪也有将近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