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青春》免费阅读!

59.皇城根儿的记忆(2/2)

作者:司徒远东

忆中。

    苗苗东张西望地自言自语:“都说见多才能识广,在北京长大的孩子有这个优势啊。”

    东方像发现了什么,眼神放光指着巷口东侧说:“那里过去是个酒馆儿,这一带的孩子常去那儿给大人买啤酒,两毛钱,半升。酒馆里常坐着几个戏迷加酒友,桌上一盘开花豆,二两老白干,边喝边摇头晃脑的切磋唱腔,滋溜一小口白酒,再吃一个开花豆,开唱:‘铁~梅~~呀,咚个里根隆!’”

    向北走入锣鼓巷,到第三个十字路口,东方停下了,往西一指:“这是雨儿胡同,文革时期叫‘辉煌街三条’。”

    苗苗向西望去,小小的胡同,灰墙灰瓦,很整洁,很寂静。

    东方仰头:“看到胡同深处的那颗大槐树了吧?那是雨儿胡同的标志,大槐树所在院子是十一号,我家就住那个院儿,西边的院儿是十三号,原来住着齐白石。”

    “呀,这胡同还住过名人呢。”苗苗有些惊讶。

    东方一笑:“这不稀奇,北京到处都住着名人,胡同西头儿的大院子当时住着粟裕。”

    东方随后又往东一指:这是棉花胡同,人才辈出的中戏就在里面,小时候我们晚上常去偷看工农兵学员谈恋爱,当时叫资产阶级作风,唉,时过境迁啊。”

    东方一声叹息,叹出了物是人非和世代的沧桑,回到故地,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感慨万千。

    随后又指着胡同墙壁上阳光投射的条条枝影:“看这多有诗意。”

    苗苗看着仿佛瘦骨嶙峋的树影,不解地摇摇头:“我没看出诗意啊。”

    “有一篇散文曾这样形容北京的冬天:‘冬天是墙上的树影,冬天是火炉的声音’,也许,你无法理解。”

    这么说,苗苗明白了,对啊,冬天应该常能听到各家清晨捅炉子、盖炉圈那特有的生铁撞击声,她家就烧过蜂窝煤炉子,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对东方所说的诗意稍有感悟。

    她微微点头,看到东方眼中竟然盈着泪水!

    虽然过去几十年了,可东方对北京依然眷恋,少儿时光对人的一生影响实在太大了,对于感情丰富的人来说,故地重游难免动情。

    苗苗递给他纸巾:“想不到你对北京如此情深,昨天咋没看出来呢?”

    东方拭去泪水:“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美丽的梦,梦开始的地方就是笑容和泪水开始掬撒的天地,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都会变成你心灵上的烙印,伴随你走向成年,直至人生的终点。”

    苗苗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东方知道这不是被他的话感动的,不知缘由也不知所措,忙替她擦泪:“苗,你想起了什么?”

    苗苗泣道:“我的童年就不是美丽的梦,那是爸爸和妈妈怒冲冲的表情和热战冷战的梦魇,刚才你说起童年是那样的动情,让我觉得自己的童年很不幸,很可怜。”

    东方恍然大悟:“哦,抱歉,不该勾起你不堪的回忆,以前没听你说过。”

    苗苗擦干眼泪:“我的童年没那么色彩绚丽,以后慢慢讲给你听吧。”

    说完,她拉着东方的手,沉默着穿过棉花胡同来到北兵马司。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