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最后的一大碗汤,然后边解着围裙边朝王天霖的房间喊道。
“不吃了,你们吃吧!”王天霖落寞的声音从房间里传了出来。
“算了。阿金,我们先吃吧,公公这两天心情不好就别烦他了。”王金老婆挺着大肚子在旁边说道。
“那行。”王金想了想说道:“那轩仔我们先吃。”
这下李轩再也忍不住了,端着碗还没吃上一口就对着王金小声问道:“王叔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我爸扑街了呗。”
“扑街?”李轩一愣:“嘛意思?”
王胖子小心翼翼的看了王天霖的房门一眼,然后更小声的说道:“我爸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然后就扑街了。”
“电影?”李轩惊讶的回道:“我怎么不知道?”
他可是查过邵氏二三月份的排片安排的,根本就没王天霖的片子。
“就是你拍《咒怨》的前几天,我爸写了一个剧本。”王金小声说道:“然后邵氏看不上,我爸就找了个小公司,结果,结果……”
“结果怎么样?”
“结果大院线看不上,就拿到小戏院去了,然后前天上映了。我听说啊……”王金又朝王天霖的房门看了一眼:“我听说这两天电影的上座率还不到两成。”
上座率不到两成?还是小戏院!李轩可是惊讶了,这回王天霖算是扑街扑到家了。
“拍的是啥电影?”李轩现在对这部大导演的奇葩电影感到好奇了。
忙不迭的吃了一口饭,王胖子才回道:“不知道,只知道名字叫《大斗大》。”
“你没去看过?”
“本来我今天想去的,可我爸说谁去看打断谁的腿。”
李轩汗了一下,这老头估计也是丢不起这个人了。这群五六十年代的大导演们,现在一个个差不多都成扑街货了。
“不说了不说了,吃饭!”王金有点烦闷的说道。
“额……,对了!”李轩放下手里的碗筷,又掏出那三张电影票说道:“票还没给你们呢,拿去!”
王金没有接,还在一个劲的扒饭。
“怎么不要啊?”李轩有点生气了,这首映怎么都不给面子。
王金白了李轩一眼:“我看了不下五遍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然后你再找找,除了我,我们家里还有谁能去看?”
“额!”李轩看了看正带着一脸无辜表情吃饭的王金老婆。
她不行!大肚婆呢,被吓出个好歹来可就是一尸两命了,他可惹不起。
那王天霖王老头呢?更不行了,你个家伙跑到个扑街货面前炫耀,不是找死么?
李轩突然发现这三张票送不出去了。
(注:《大斗大》王天霖导演的倒数第二部电影,剧情不可考。扑街货,为79年票房榜63位。连扑了好几次之后,王天霖退出了电影导演这一行,专攻电视剧,只有时做一下电影监制。)
正文 第39章 电影双周刊
李轩的电影票全买的是晚上九点钟的夜场,时间非常不错,可以不耽误芬姐和钟爸爸他们白天的营业。 高速更新要知道今天是礼拜天,而且香港还在实行单休制,一个礼拜天的收入顶平时好几天了。
yuedu_text_c();
位置也不错,后排中间,刚好看得清楚也不累。坐在一众亲友团中间,李轩这下也没敢拉钟楚虹的小手了,她老妈就坐在两人身后呢。李轩正襟危坐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电影的开始,两只手的手指不停的在扶手上弹来弹去。
“你这么紧张干什么?上次午夜场也没见你紧张得手发抖啊?”旁边的钟楚虹好奇的问道。
“我这不是紧张!”李轩的手指继续在扶手上弹来弹去,顺便转头看了看四周。不错,影院的上座率约摸七成,周末的夜场能有这么多人很不错了。电影照这个势头下去过两百万肯定没问题了,本钱算是保住了,就是不知道今天白天的几场有多少人。
钟楚红皱着眉头问道:“你这不是紧张是什么?”
“是条件反she!”李轩随口答道:“我买了架钢琴,弹了整整一天了。”
“钢琴?”钟楚虹讶然的说道:“你什么时候买的钢琴,我怎么不知道?”
“昨天啊,昨天给你们家送完票路过琴行买的。”
“你还真打算以后都学钢琴啊?”钟楚虹惊讶的问道,她可是知道李轩一直在跟人学音乐的。
“不是!我只是为了学作曲。”李轩咬着后槽牙说道。
李轩真是觉得自己蛋疼了,为什么非得找金镛介绍音乐老师,现在想辞学都不好意思出口。本来跟着学了好几个月的视唱练耳就够郁闷的了,最近徐驲勤嫌李轩的进度慢,每天来他家学弹半个小时的钢琴太墨迹了,直接要他先买个钢琴回家每天试着弹弹。李轩还恬着脸问可不可以就买个吉他,这可是耍帅的标准装备啊,徐驲勤直接甩了一句话把李轩打了回来:“你去问问哪个学校教作曲不是从钢琴学起的?”
“去,你都学了这么久了作了什么曲?”钟楚虹鄙视着说道。
“我作了!”李轩双目一瞪,他今天可在家练了一天,虽然还弹的乱七八糟的!
“真的?”小姑娘好奇的问道:“叫什么名字?”
“童话。”李轩得意洋洋的说道。
老实说,李轩只要一坐到钢琴前就会想起《童话》mv里光良穿着黑西服弹钢琴的样子,那简直是帅爆了!而且这首歌当年可是火爆大江南北的,歌词和曲调李轩可是一直没忘的,现在独自摸索了一天总算能弹出大概的旋律了,可是听起来还是很粗糙啊。李轩摸了摸下巴,要不要找徐驲勤帮忙大修下。而且这歌还有一点不好,这首是国语歌,李轩可不会改词,他现在连什么粤语八音(也有说九音)都还没弄懂呢,这可是写粤语歌的基础。
“童话?你说的是真的?”钟楚红一脸惊讶的问道。
李轩把头一抬:“那是,等过几天小修完了再弹给你听。”这下歌曲就不能给徐驲勤修改了,献给女孩子的歌起码是自己整出来的才好啊。至于过几天是多少天,李轩也没个准,能拖一天是一天。
“姐夫,我也要听!”前座的钟二妹突然转过头来说道。
“去去,小孩子要学习,听什么听!”钟楚虹忙不迭的把小丫头的脑袋按了回去。
“讨厌!”
就在李轩一众人在后面打打闹闹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陈柏升却拿出了小本子和笔打算等下看电影的时候做记录。
陈柏升是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一个小公务员,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有一个兼职,就是刚刚创刊两个月的杂志《电影双周刊》的编辑。一个多星期前杂志的总编辑舒棋跟他说有一部恐怖片上映他可以去看一下,可他当时哪有时间。当时除了大路和越兰打得正欢,就连伊朗也不安宁,爆发了一场政变。结果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一下飙升了三倍多,从10美元出头,最高涨到了39美元。这可是石油价格史上的大拐点,十年之前原油价格才1.8美元呢。
国际金融业动荡不安,香港这个亚洲的金融中心也不好受。连累他这个贸易发展局的小喽啰也忙着加班,结果等清闲下来,却发现这部电影都要公映了,于是忙不迭的赶了过来。
要说到《电影双周刊》,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大特写》。
1975年,香港学院派导演的先驱唐书璇创办了《大特写》。整本周刊用普通纸印刷,不以明星艳照为封面,而是以文字内容为主导,让香港电影杂志不再只是翻看的画报,而是可以阅读的书籍,因此,《大特写》一出现,就引起大批年轻电影好爱者的关注和欢迎。
而唐书璇是民国著名军阀唐继尧的孙女,早年在香港定居,后来考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后于1969年回香港拍摄了电影《董夫人》,这是第一部在欧洲电影节上受到广泛关注的香港电影,并荣获数项金马奖。她还是香港影坛学院派导演的先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许安华,徐可,谭加明等人。
但是《大特写》并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它的编辑部是开放的,读者和作者可以随时到访。而且文章的作者基本是零稿酬,就连编辑们大多都是义务兼职,都有正式工作,出稿审稿都不太稳定,所以《大特写》在运营方面一直屡屡亏损。再加上当时唐书璇准备结婚成家离开香港,这本杂志最终在1978年上半年停刊了。
《大特写》停刊后,不少青年电影爱好者都为之惋惜。在现在的总编辑舒棋的倡导下,一批《大特写》的编辑和作者们,共同创办了《电影双周刊》。
可惜的是《电影双周刊》还是沿用了《大特写》的那一套管理模式,除了在湾仔那边有一间小办公室外,编辑们还大多是兼职的。就像陈柏升,继续当他的公务员,就连杂志社的总编辑舒棋先生,现在的正式工作还是嘉禾的编剧和副导演。
结果导致现在的《电影双周刊》在高端比不上《明报周刊》,在娱乐比不上《嘉禾电影》。杂志社的定位不明,经营混乱,特点不清,销量奇差,只能在一小部分读者群里流传。
yuedu_text_c();
想起办公室里被退回来的几百本《电影双周刊》,陈柏升苦笑了一下。突然电影院里一下黑了下来,电影要开始了。
电影一开始出现的镜头就让陈柏升愣了一下,随着电影的进行,一条条观后感被陈柏升手里的笔纪录了下来。
“实景的运用,纪录片的风格……”
“音效清晰真实。”
“配乐低沉,给人一种压抑感……”
“昏暗的房间内部也始终带着莫名的压抑。”
“镜头很平稳,换位也少,ri系怪谈类电影的突变?”
“巧妙的分段式拍摄……”
“剧情很少,这是一部为了恐怖而恐怖的恐怖片。”
“整部作品似乎都压抑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怨气,编剧和导演被家暴过么?”
(注:吾混迹于起点贴,常闻水神于新人曰:龙k,新人勿去。昨riq群忽闻龙k有人评吾书,大喜。遂想:吾非新人,可去。看书评,大喜。遂看回帖,却五内俱焚。吾仰天长叹:龙k,非大神不能去。)
正文 第40章 歪楼的报纸
“老齐头,把你这所有的报纸给我来一份!”李轩大手一挥扔出一张百元大钞豪气万丈的说道。根据港娱小说的理论,主角的第一部电影肯定会引起轰动,第二天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都好评如chao,自己怎么能错过!
老齐头满脸黑线的抬头看了看还隐约挂在东方天幕上的启明星,终于忍不住了,喝骂道:“扑街佬啊,天都还没大亮呢,哪来的报纸!昨天的要不要?”
“啊?不要不要!呵呵,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兴奋得一晚没睡着的李轩这次又尴尬了,懦懦的拾起报刊摊上的百元大钞站在了一边。
李轩一屁股蹲在了报刊摊旁边,一晚上没睡觉的后果出现了,脑子迷迷糊糊的,头也不停的往下垂下去又猛的一下抬起来。
过了好一会,李轩貌似隐隐约约听到自行车的声音。
“齐叔,你的报纸!”一个小男孩的声音说道。
“哎,好好好。伟仔你可真勤快,比以前那个阿坚早多了!”
报纸!
李轩一下来jing神了,摸了一把眼角的眼屎,睁开眼就朝报刊摊看去。却见一个小男孩背朝着他丢了好几捆报纸在报刊摊上。
“齐了?齐叔。”
“齐了,齐了!”
“那齐叔,我去下一家了。”小男孩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说道。
老齐头挥了挥手:“快去,送完了早点回家!”
“哎,那齐叔拜拜。”
“拜拜!”
小男孩说着就骑上了自行车,一个重踩自行车就飞了出去。李轩使劲的揉了揉眼角,他感觉那个小男孩的侧脸好眼熟。可惜等他把眼睛上糊着的眼屎揉干净时,只看到那个小孩远去的背影。
“老齐头,送报的换人了?”李轩站起来问道。
老齐头一边解着报纸上的扎绳一边没好气的回道:“是啊!”
yuedu_text_c();
“额……”这老头态度有点不善啊,李轩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新来的叫啥?”
“不清楚,只知道叫伟仔,不对啊!”老齐头忽然看向李轩:“你不就买个报纸么?问这么多干什么?”
“啊哈!”李轩摸了摸后脑勺:“这不是看你还在拆绳子么,就随口问问。”
“神经兮兮的!”老齐头把解开的报纸往报刊摊上一放:“自己拿,拿多少报纸给多少钱。”
“哎!”李轩应了一声,就朝摊子上的报纸抓去。本来一部电影午夜场的时候就该有影评人评论的,可惜悲催的李轩那天刚好遇到了大陆从越兰撤兵,这场李轩记忆中打了好几个月的战争其实才半个月就结束了。结果当时满香港的报纸全是那方面新闻,搞得李轩的电影放出去没激起一点浪花。
这次就不信还是那么惨!
“《明报早报》、《东方ri报》、《星岛晨报》、《信报》。《成报》、《文汇报》,再来一份《华侨ri报》”李轩随手把钱往摊子上一扔:“老齐头,我走了,不用找了!”
主刊统统不看,全是那场战争的后续讨论!李轩把所有报纸的娱乐副刊全部掏出来放到了一起。
“先从《明报早报》看起!”李轩翻开了报纸。
“额……”李轩无语的看着娱乐版的头版头条。
“秦祥琳、邓莉君的罗马假ri!”
仔细一看却是有一名影迷在罗马看见秦祥琳与邓莉君携手享受“罗马假期”,这名影迷还上前要求合照,不过被秦祥琳客气地拒绝了。
“呲——”李轩嘶了一下后槽牙,好!邓莉君这时候是亚洲天后,自己是比不了了,不过怎么头版上没一点自己电影的消息?
翻到第二版,李轩终于看到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文章。
“《咒怨》——恐怖片类型片的新方向?怪谈电影的进化?”
李轩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却是小夸了电影一下,说什么独特的东方式恐怖,内容上、或是风格上、还有内在意识上都和世界恐怖片的总体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电影。不过,文章还指出了电影在在情节上的薄弱,拍摄手法的不足等。
“嘿嘿!”李轩一阵傻笑,虽然文章比较小,也不是头版,但内容听起来很不错。
李轩接着又打开了《文汇报》,不用看头版了,还是邓莉君的绯闻,直接翻到第二版,这下不是豆腐块了,占了大半个版面呢。
“恶寒!《咒怨》!一部为了恐怖而恐怖的恐怖片!”
这下李轩懒得看内容了,标题一看就不错。直接丢下了这份报纸,看其他的报纸怎么说的先!照例肯定不是头版。
“《咒怨》,一晚吓晕四人!——《星岛晨报》”
“家暴后的死亡世界,探讨电影的黑暗成因。——《成报》”
“家暴的黑se世界,压抑情节惹争议!——《东方ri报》”
“《咒怨》人心深处的白se恶灵,家暴后的死亡怨灵。——《信报》”
额,李轩愣了,昨晚又吓晕人了?而且,这些报纸怎么到后面都在说什么家暴?李轩又翻了翻最后面《华侨ri报》,可结果报纸翻烂了也没看到关于《咒怨》的任何新闻。
这个?和预想的有点不一样啊!李轩也不想想,新的拍摄手法,新的电影类型,首映ri票房都还没出来。有几个影评人敢夸口了说的,还不得先等等,打打擦边球。要是电影票房好了,再夸再贬都由得他们去了。
“哈哈!”邹汶怀放下手里的一份《星岛ri报》,坐在老板椅上对对面的何惯昌问道:“惯昌,昨晚吓晕的那四个人没事?”
“嘿,你还问我,院线可是一直是咏昌管着呢。”坐在对面的何惯昌笑哈哈的说道:“不过我估计这部电影票房应该不错,能一下吓晕这么多人的电影我还没见过呢。”
“哈哈,我估计也不错。对了,邵氏那边的《鬼叫chun》卖了多少票房了,你得到消息没有?”
“哼!”何冠昌瘪了瘪嘴:“昨天是130万,今天估计更少,打死都到不了140万了。”
yuedu_text_c();
“哎……”邹汶怀叹了口气,又接着问道:“那阿龙那边……”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