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后倾城》免费阅读!

7.第7章 换道(1/2)

作者:羽飞飞

    《凤后倾城》

    晋/江/独/家/连/载

    文/羽飞飞

    隔日,睡饱了的凤子倾起身洗漱后,跟着常容坐在了圆木桌前。

    圆木桌上早摆着小二端上来的灌汤包子。

    这东西,凤子倾上一世便吃过,当时还被里头的汤汁烫了舌头,记忆很是深刻。

    这会儿,他拿起筷子,夹了一个,搁在常容碗中。

    “这灌汤包子啊,最是美味的便是里头的汤汁,你且吹凉了再吃,不要烫了嘴。”

    常容抬头看他一眼。

    经过昨晚那般,他对凤子倾的戒心全然消散。这人虽然嘴里吐不出象牙,但一心想法子护他,且又照顾得极为仔细。

    他拿了筷子,夹起碗中的汤包,轻轻吹了吹,待稍凉了些,张嘴咬了一口。

    凤子倾在旁边叫唤着,“吸一口汤汁,尝一尝味道怎么样?”

    常容照做,汤汁入嘴,从喉咙滑下。当真是味道鲜美。

    他点了点头,“好吃。”

    得他这么一句话,凤子倾笑颜抬起下巴,像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般骄傲。

    自个儿也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不慎被汤汁烫着,张着嘴巴,往外呼气。

    半响才把包子馅吞下肚。

    常容为他倒了一杯茶,搁在手边,“慢点吃。”

    凤子倾接过茶杯,喝了一大口。

    这时,外出布置行李的张侍卫走了进来,到常容跟头,禀报:“少爷,我等已准备好。待少爷吃完早饭,便可上路。”

    常容点头,“张大哥,这汤包确实好吃,你也坐下来,用上一些。吃完我们再启程。”

    “少爷,我稍后吃些干粮即可。”

    他怎敢和三皇子同桌吃食,此乃大不敬。

    凤子倾最是见不得这人如此死板不灵便,故意讽刺道,“不听主子言,常容,你们家这些人,可真是不敬主子。”

    张侍卫脸色瞬变,瞪着凤子倾,恨不得拔刀砍他。

    常容倒是不以为意,拉着张侍卫的手,让其坐下。将一副碗筷推向他,“张大哥,出门在外,不必执着于那些礼仪。”

    张侍卫依旧不敢动筷子。

    “张大哥,你昨晚保护我有功,你将其当做赏赐也可。”

    三皇子都如此说了,张侍卫自然不敢再违背,只能僵着身,一板一眼地吃起了包子。

    就算是被烫的舌头发麻,他也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凤子倾吃饱喝足了,抬头和常容商量,“昨晚那些人没有成功,想必还会再来。不如,我们换道而行?”

    “换道?”常容也吃饱了,放下碗筷,看向他。

    “早前我与我爹出门行商时,曾听言,当今陛下很是看中四海水路沟通。元武十年便让人开凿了水渠,直到元武十八年方才全部罢工,建成了三道水渠,沟通南北。”

    常容虽久居青林山,但事关国家命运之事,清远真人都会为其解说一二。

    关于这水渠建成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若是走陆路,一路北上,到京城必定要经过几个重要城池。他们真想要你的命,只要守住几个要点,定能等到你。所以,我们只要改走水路,从通济渠往上,经永济渠,到涿郡码头,再乘坐马车前往京城,便可躲开他们。”

    张侍卫听凤子倾这么一说,当即反对道:“万万不可。我等常年身居京城,不若南方人,通水性。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无法护住少爷不说,反让少爷陷入困境。我等就是有一百颗人头,也不够获罪。”

    凤子倾就知道这人一定会和自己唱反调,不慌不忙解释道:“你会这么想,那些人肯定也是这般想的。他们就是料定了你们只会走陆路,若是我们改走水路,反而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况且,这水路并非你想的那样不安全,我们佯装成商人出行,可租下独立的商船,不让任何人靠近。哪里还会有什么危险?”

    张侍卫尚想反驳,被凤子倾指着鼻子堵住,“你别说话,让你主子做主。”

    弄得张侍卫转头看常容,不敢再越雷池妄言。

    常容垂眸深思片刻,说道:“张大哥,子倾说的不无道理。你可带一队人马,找人装扮成我,继续走大路。我则带几人行水路,佯装商人,一路北上。如此调虎离山,他们定然也想不到。”

    命令既下,张侍卫不敢反驳,只能下去,慌忙又安排了一场。

    安排妥当后,张侍卫带着临时招来的几个武行之人,往下个城市而去。

    没想刚出城门,在郊外便遇上了截杀。张侍卫一行人拼死抵抗,方才突破重围,往北逃离而去。

    待到安全之处,张侍卫命人停下歇息。

    自己上了马车,看到藏在其中的得力侍卫,心中感慨,这凤子倾虽然不着调,但思考之处倒是周全。

    要不是他这一出调虎离山,只怕方才三皇子便要深陷险境了。

    另一头,凤子倾提着从黑市中买来的几味珍贵药材,佯装成药商,带着常容到码头出租了一艘独立商船,从水渠往外而去。

    河上风光无限清美。

    两岸房屋缓缓往后,河面清幽可见底下游鱼。不大的商船徐徐往城外流出,凤子倾坐于船头,一袭长袍铺在案板上。

    他嘴里叼着一根芦苇,手里头拿着一条银丝和一根小铁钩子,正仔细将银丝缠绕在那细微小铁钩子上。

    船中,常容刚做完今日的功课,起身走到木门口。

    守护在两边的侍卫低头,唤了声:“少爷。”

    常容点头,又摆了下手,示意他无需多礼。自个儿往案板上走,站于凤子倾身后,弯腰,低头问他,“你做什么?”

    凤子倾仰起头看他,嘴里的芦苇也跟着摇摆了两下。

    “我做鱼钩呢,闲着无聊,想给你钓两条鱼尝尝。”

    常容在他旁边位置坐下,“这河里有鱼?”

    “方才问过船家,他说这里头的鱼可多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