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其他综合 > 唐方

唐方-第2部分(1/2)

作者:响亮的灯

    生路,今ri一早才到了张五爷您治下的济水村。至于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想必就不用小生在这里赘述了。”王鹏搜肠刮肚了一番后,来不及打腹稿,就赶紧编织起一个身世悲苦的故事来。说到动情处,还故作一副黯然神伤的样子来。

    “唉,你这后生是个苦命的孩子呐。你叫什么名字呢?”张五爷叹了一口气后,接着问。

    “小生姓王,三横一竖的王,单名一个鹏字,大鹏展翅的鹏。”王鹏介绍自己的名字道。

    “王鹏,听起来朗朗上口,寓意也好,真是一个好名字呐。”张五爷捋着山羊胡子说道。

    听完王鹏的自述后,张五爷暗自盘算了一番后,觉得这十里八乡还一个郎中都没有,既然这个年轻的后生医术高超,他父母又离世,除了投奔远在青州的舅舅之外,也没有什么容身之地,不如就把他留在村中做一名郎中。一来可以为村中添了一个男丁,二来也可以造福十里八乡的百姓,这对于我这个里正来说,可以把这个事儿办成,也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

    “王郎中呐,老夫我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你能答应呐。”张五爷朝王鹏供着双手请求道。

    “张五爷,这可使不得啊。您老人家贵为济水村的正理,怎可向我这无立锥之地的草民行礼呢。今ri在门外,您人家给俺解围,又命这家的夫人给俺做吃的,小生俺对您是感激不尽,正想着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呢。莫说一个要求,就是一百个要求,只要在小生的能力范围内,小生定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的。”王鹏赶紧起身,对张五爷躬身抱拳施礼,诚恳地说。

    “王郎中,你不必拘礼,赶紧就坐,老夫把这个不情之请告知你便是。”张五爷看到王鹏,又是对他躬身抱拳施礼,又是说着感激不尽的话语,便感觉心中思忖的这个事情一定能成,在心中情不自禁地大喜过望,摆了摆手,接着对王鹏和盘托出说道:“王郎中,事情是这个样的,你看,咱们这是穷乡僻壤之地,除了山清水秀再也没有别的了,很多的乡亲们因为家中无钱看不起病,老夫想把你留在村里,为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瞧病,不知你意下如何?”

    听完张五爷的这番想要挽留他在济水村的话后,方才还为自己吃完这顿饭将要去何处的事情而犯愁的王鹏,要是不碍于张五爷还在跟前,大喜过望的他简直都想要兴奋地跳起来,欢呼雀跃一番。不过,高兴归高兴,他还是强忍着故作淡定,不能在张五爷面前露出喜sè来。

    “这,这样,好倒是好,不,不知其他的村里的乡亲们能否同意。”王鹏故作犹豫地说。

    “王郎中啊,这个你把心揣肚子里便是,只要我这个里正同意了,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的。再者,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没人会不同意的。”张五爷拍着胸脯说道。

    “既然如此,那,那小生去青州的舅舅家路途遥远,不如就先在张五爷您治下的济水村暂时待上个一段ri子也好,要是村民们都能接受俺,那俺就不走了。”王鹏故作矜持地说道。

    王鹏的话音刚落,刘敏儿就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进西厢房来。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方桌跟前,先把一碗面条放在张五爷的面前,紧接着,又把另一碗面条放在了王鹏的面前。

    “张家的媳妇儿,老夫肚子现在还不饿,你把这一碗面也端给王郎中吃吧。”张五爷看到赵敏儿把一碗面放在了自己的方桌前,便摆了摆手,咽了一大口唾沫后,对赵敏儿叮嘱说。

    听到张五爷喊这个年轻的后生叫“王郎中”,赵敏儿便机jing地记下了这个年轻后生姓王。

    看到自己面前摆放着两大碗还冒着热气的面条,饥不择食的王鹏,说时迟那时快,来不及多言,就拿起一碗面,抄着筷子往嘴里扒拉起来。不到一刻的功夫,王鹏就面前的盛着热面的大瓷碗,给吃了个底儿朝天。待他放下筷子后,还控制不住地打了一个饱嗝,引得坐在床沿上为狗蛋儿换冷敷毛巾的刘敏儿忍俊不禁地掩面而笑,让王鹏顿觉尴尬万分,深感窘迫。

    把肚子填饱后没多久,半个多时辰之前去镇上抓药的张氏,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依照王鹏开的方子拿了三副药,共计花了十五文钱。这样算来,一副药需要五文钱。照此算来,这中药材的价格也不是太贵。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家中贫困者,也是很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的。也就是说,“看病难,看病贵”在咱们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明生活里,始终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到一千多年后的当代,这个问题依旧普遍的存在着。

    拿完药回来,张氏就着急忙火着熬制了一副汤药。不过,按照王鹏的嘱咐,赵敏儿每两刻时间换一次浸透凉水的手巾放置在狗蛋儿滚烫的额头上,在做完一次之后,就有了效果。

    “王郎中,您,您过来看看,俺,俺家狗蛋儿的额头没有刚才滚烫了。”赵敏儿在换完了一次凉手巾后,暗自大喜过望的她,挺起高耸着两座玉峰的胸脯,有些害羞地对王鹏说道。

    “哦,俺来看看。”王鹏在听到赵敏儿的呼唤后随即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去说道。

    此时的王鹏在填饱肚子后,可以说浑身都是劲儿,jing气神十足,站定在床榻跟前,在不易被人察觉之间,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眼站在他身后近在咫尺的赵敏儿,只见一张俏丽雪白的脸蛋儿映入了他的眼帘——乌黑的长发用一根木簪子盘在脑后,光洁白净的额头,柳叶弯弯的两道眉毛,两只汪汪有神的杏眼,一对小巧的鼻孔,两片如同花瓣的粉腮,两片薄薄的红唇,一个小巧的樱桃口儿,光洁白皙的颈脖,还有那一双裸露在外的两只白净如葱的芊芊玉手,凹凸有致的身材,如同柳条般的小蛮腰。看的王鹏在片刻的功夫里,有些心猿意马。

    不过,王鹏也就是心猿意马了片刻的功夫而已。接下来,他便赶紧收拾起这种不好的邪念来,慢慢地俯下身子,伸手在狗蛋儿的额头上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果然比刚才要凉了一些。

    “狗蛋儿的额头果然变凉了,我就说嘛,我出的这个法子还是管上一点点用的。”王鹏在查探完实情后,故意绕到了刘敏儿的身后,迈着气宇轩昂的步伐,回到方桌前,得意说道。

    方才,张五爷还在为自己挽留王鹏而有点儿后悔,暗自在责怪自己的这个想法太过于唐突,考虑的有些不周全,虽然药方子是开了,对于风热病的表述也是很到位。但是,毕竟药效还有待检验。在没有检验药效之前,自己就先入为主地请求王鹏留在村中行医,万一连狗蛋儿的这个风热病没有看好,留他在村中又有何用呢?刚有了些许的悔意后,张五爷就听到赵敏儿和王鹏的这番对话,此时的心情就此一片大好,立马由方才的自责变成了如今的自豪。

    “老夫万万没有想到,王郎中小小的年纪,随便出了一个小法子,竟然可以在短短的两刻的时间里,发挥出一些药材才能够达到的疗效来,果然没有让老夫看走眼,从今以后,俺们村里的乡亲们的身体病疾都全仰仗王郎中啦。”一脸微笑的张五爷,拱着手向王鹏拜托道。

    “张五爷,您老人家言之过重了,小生不才,只是略施小计而已,对于乡亲们的病恙,小生定会竭尽全力去医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王鹏起身拱手,向张五爷夸下海口道。

    在听完王鹏的这番责任心极强的话语后,坐在凳子上的张五爷一边手捋他那花白的山羊胡子,一边频频颔首表示赞许。而此时坐在床沿上照看着狗蛋儿的赵敏儿,方才还有些小瞧了王鹏的能耐,此时此刻,在她的心目中,王鹏的人格形象瞬时间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啦!

    ;

    第五章 药到病除

    话说,张氏花了半个多时辰的功夫,才熬制好一副汤药。她刚熄了炉子里的火,就急急地端下了药罐,倒出一小碗红中泛黄的汤药,还不及给药罐放上盖子,就匆匆赶往了西厢房。

    “药来了,药来了,俺滴乖孙子这下有救了。”张氏一边火速地赶往西厢房,一边说道。

    yuedu_text_c();

    “婆婆,您走慢点,小心看脚下的路。”赵敏儿闻声赶往西厢房门口迎接张氏,关切道。

    “没事儿,老婆子我脚下有根,不会绊倒的。”张氏放慢脚步,看着坑洼不平的地方说。

    赵敏儿之所以如此关切她的婆婆张氏是有缘故的,几天前的一个下雨天,地面上湿滑,张氏去院中叫以淋雨为乐子的孙儿狗蛋赶紧回屋,不曾想,在不大不小的雨水洗礼下,她的这个年纪只有三四岁的孙儿衣服湿透了,像极了一只外皮光滑的泥鳅,任凭张氏如此近身,也没有抓住蹦蹦跳跳的狗蛋儿。不曾想,爱孙心切的张氏,一不留神,脚下一个打滑,“砰”地一声闷响,屁股摔在了地上。虽然没有来了个狗啃泥,屁股毫不征兆地摔在地上很是生疼。

    看到自己的祖母摔在地上,在雨水中活蹦乱跳的狗蛋儿,这下子可慌了神,赶紧收敛起兴奋劲儿,转而像是犯了错似的,胆怯着走到张氏跟前,伸出一只稚嫩的小手yu拉起张氏来。好在,这一幕被在屋檐下气得直跺脚的赵敏儿收进眼底,立刻跑到雨幕之中,把她的婆婆搀扶了起来。也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以前颇为顽劣的狗蛋儿,就渐渐变得懂事安静了许多。

    也就是从哪个时候开始,张氏的腿脚就变得有些不利索,当然这是跟常人相比较而言,却也并不妨碍行走。可想而知,张氏这次步行赶往十里地之外的镇上为生了风热病的狗蛋儿抓药,这路途之上可以用“艰难跋涉”来形容都不为过,这就是长辈对晚辈至情至善地关爱。

    不过,自从那次淋雨之后,狗蛋儿就开始时不时地打喷嚏和咳嗽,然后发展到昨天夜里额头滚烫,全身也一个劲儿的出热汗,继而发展到昏迷不醒。照此推断来说的话,狗蛋儿染上的这个风热病,十有仈jiu应该是跟前几ri淋雨这件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紧密相关的联系了。

    “婆婆,您忙活了大半天了,先去歇息一下吧,把这碗汤药给儿媳妇我吧。”待张氏走到赵敏儿跟前,她赶紧落落大方地迎了上去,从张氏的手中接过那碗汤药,对张氏关切说道。

    “好,好,好,俺老婆子听俺好儿媳妇的,不过,俺现在可没有心思去休息,俺要在边上守着俺的宝贝大孙子,等狗蛋儿啥时候醒来,俺才能放心地去休息。”张氏顺势把手中紧紧端着的那一碗汤药递给赵敏儿,就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跟在赵敏儿的身后,喃喃自语道。

    站在凳子上的王鹏,看到走进西厢房的张氏,不满皱纹的额头上,清晰可见的浸出了密密麻麻的的豆大汗珠,在从房中西面洞开的窗户中投shè进来的余晖的映照下,泛着金黄sè的光芒闪烁着。再看着张氏有些气喘吁吁的样子,让此时无亲无故的王鹏,猛然间就想到了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来,首先映入到眼帘的是最最疼爱的母亲,还有整天板着脸的父亲。父母亲的音容相貌如同电影的胶卷,一幕又一幕地闪现在脑袋做成的屏幕上,眼睛有些湿润。

    赵敏儿一只手托着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腾出另一只手来,拿起碗中的汤匙,伸进碗里,瓢出一汤匙的汤药,慢慢地放在嘴边,轻轻地吹了起来,片刻功夫后,待她感觉到汤匙中的汤药散去了热气,这才缓缓地送到狗蛋儿的嘴边,轻启狗蛋儿的小嘴巴,随着两边已经干涸的嘴唇之间的缝隙,徐徐地把温热适宜的汤药倒了下去。如此小心翼翼,生怕烫着狗蛋。

    如此这般,大抵花费了半个时辰的功夫,赵敏儿才把碗中的盛着的汤药给喂完。此时,本就由于自从生下狗蛋儿造成身体有些虚弱的赵敏儿,托着碗的那一只芊芊玉手,由于时间太久,白洁的手腕上青筋暴露,隆起了一层鲜红的浮肿来,让她感到那只手有些酸麻疼痛。

    “俺的好儿媳啊,赶紧把碗给俺吧,看你的手都肿了。咦,早知道如此,俺方才就不能把那碗汤药交给你,这样也不至于让俺看着心里难受。”站在一旁的张氏,赶紧从赵敏儿手中接过碗来,用有些昏花的眼睛瞟了一眼赵敏儿微肿的手腕后,翻了个白眼后,嗔怪地说道。

    “婆婆,俺,俺作为狗蛋儿他娘,这也是一个做娘的本分。”赵敏儿低头,小声抗辩道。

    “好了,好了,你们娘俩就不要在老夫跟王郎中面前,为这点儿小事争吵了。”张五爷觉得张氏和赵敏儿婆媳俩有点儿聒噪,便赶紧摆了摆手制止起来。在他用手捋了一下自己花白的山羊胡子后,转而面朝王鹏,试探着问询道:“王郎中啊,按照你以前行医的经验,得了这种风热病的小孩儿,在吃下你开的这一副药之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的疗效呢?”

    “这,这个嘛。”方才还沉浸在思念父母之情当中的王鹏,突然被坐在不远处的张五爷这么一问,让他毫无防备地抽身而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不过,好歹他脑子转的挺快,在稍作思忖后,便故作一本正经地说道:“风热病不比其他的小恙病疾,参照我以往的行医经验的话,像狗蛋儿这样三四岁的小孩童,服完药后半个时辰,已经就能醒过来了。”

    “本来老夫看着这天sè将晚,本想就此告辞回家给王郎中安顿一下住处。既然,王郎中说只需半个时辰,这狗蛋儿就可以醒过来。那老夫就再在此等候半个时辰,看看狗蛋儿是否真如王郎中所言,可以如此之快地醒过来。”张五爷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着他们仨说道。

    张五爷的话音刚落,王鹏便暗自叫苦不迭起来:你说我的这个嘴咋就那么欠呢,说啥不好非说半个时辰可以让狗蛋儿醒过来。万一半个时辰过去,狗蛋儿还是没有醒过来,那我这个假冒伪劣的郎中,岂不是会遭到张五爷以及张氏跟她儿媳妇的怀疑。唉,这可如何是好呢。

    半个时辰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不过,对于西厢房中的他们四个人来说,都感觉很漫长。尤其是对忐忑不安的王鹏来说更是如此。除了在心中为狗蛋儿可以醒来默默祈祷,别无他法。

    让他们都意想不到的是,只是过了两刻的光景,躺在床榻上的狗蛋儿,就睁开了眼睛。

    “娘,娘,娘……”躺在床榻上的狗蛋儿,在缓缓地睁开惺忪的眼睛,向赵敏儿呼唤道。

    由于狗蛋儿大病初愈,他所发出的声音是虚弱的,睁开的眼睛也是缓缓打开的。而此时坐在床沿上的赵敏儿却一直耷拉着脑袋,漫无边际地想着女人家的心事,并没有听到声音。

    当苏醒过来的狗蛋儿看到坐在床上的自己的娘,在他发出呼喊后,并没有任何的反应。于是,他就伸出了自己一只稚嫩的小手,慢慢地缓缓地轻轻地扯了一下赵敏儿后背的衣襟。

    “俺的儿啊,狗蛋儿,你,你终于醒来了,把,把娘给担心死了。”赵敏儿感觉到背后的衣襟被人扯了一下,当她把手摸向被扯动的衣襟处,摸到了自己儿子的肥嘟嘟的小手后,并紧紧地攥住,以风驰电掣一般的速度转过身去,看到狗蛋儿正眨巴着小眼睛看着她。看到这一幕后,让赵敏儿感到惊喜万分,大喜过望之下,本能的喜极而泣,激动地对狗蛋儿说道。

    听到赵敏儿激动万分的话语后,西厢房中焦急等待着狗蛋儿苏醒过来的其他三个人,都纷纷不约而同地快步走到床榻前。抬眼一看,果然真如赵敏儿刚才所言,方才还一直昏迷不醒的狗蛋儿,此时已经睁开了他那一双看起来几分苏醒的小眼睛,脸上立刻都挂满了微笑。

    “娘,你别担心,孩儿以后会好好听话,不再惹娘生气了。”狗蛋儿小声地懂事的说道。

    “孩儿啊,你只要醒过来就好了,娘以后也不再打你了。”赵敏儿听到狗蛋儿体己的话语后,感动之下,竟然潸然泪下。不过,当她看到自己的婆婆和村里的里正,以及王郎中都围拢了过来,激动之余的她,赶紧微笑着对狗蛋儿说道:“孩儿啊,你看,都是谁来看你啦。”

    “孩儿的祖母,村里的张太公。这,这个人,孩儿不认识。”苏醒后意识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