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几番跌宕。
从奕訢的遭遇可以看出,慈禧真的没有政略只有权术,只有极强的权力**,在她的权力**之下,同治可以死于“梅毒大疮”、慈安可以离奇暴毙、光绪可以困处瀛台,连死也要死在慈禧之前。
有的人抱持一种说法,正是慈禧利用超群的权术手腕延续了晚清的寿元。错了,大错特错了,他们无视了洋务运动才是晚清的救命稻草,轻视了千年的儒家思想培养出的诸如奕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类具有极重皇权至上意识、奴性颇重的英才,没有这些人,清早亡于太平天国、亡于列强之手了。慈禧的才能和手腕,全部建立在他们的“愚忠”之上。
说了这么多,各位书友肯定看出来了,第三卷里,奕訢和李鸿章将有重要的戏份。第三卷的年代也是从1895年到1898年奕訢去世之后,戊戌变法之前。这一期间,满清中国高层的政治斗争之激烈,完全不下于所谓的九龙夺嫡,而且,国际环境复杂程度更非昔日可比。
汉族开明官僚和守旧官僚之争,满族开明官僚和守旧官僚之争,满族统治阶层和汉族督抚实力派之争,帝党亲政和后党垂帘之争、湘系和淮系时而相斗时而同盟、奕訢李鸿章对个人命运和政治生命的抗争......几乎,晚清中国的政治人物们都具有几张以上的脸谱,因应事情不同,时间不同,局面不同改变着。
老卒把这段时间作为一个整卷来写,就是想向各位书友展示出那几年的中国政治,阐述出一个观点——只有势均力敌的时候还有激烈的争斗,慈禧并非一手遮天,猪脚大有可为。
不要在猪脚贴标签,千万不要。他可能是帝党、可能是淮系接班人、可能是满族统治者的“忠实奴才”、可能是维新运动的积极分子,也可能是.......谁也不鸟,我行我素的霸王级人物。实力对比、时局、政局在随时发生变化,猪脚的态度随之而发生变化,唯有猪脚在内心中保持着铁汉子的本色和既定策略即可。
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猪脚已经与延山结拜,与依克唐阿建立了战场上的依存关系,与宋庆取得了谅解下的合作和竞争,与李鸿章也达成了一种“心知肚明”的默契,这一些难道不是政治戏吗?呵呵......铺垫,政治戏的铺垫而已。确实,从稍微严谨的yy角度来看,猪脚无根无底,依靠军功出身的武人,要在今后插足政治,何其难也!所以,铺垫多了一些,政治大戏开锣的时间晚了一些,只为本书更经看一些。
奕訢寿元在1898年尽,依克唐阿、李鸿章寿元在1901年尽。从马关条约到中俄密约,从李鸿章解职到军机行走坐冷板凳到荣禄组建武卫军,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哎哟,好复杂,老卒会尽力写好这一卷,让军事发烧友们看到一下场战争中猪脚大杀四方的希望,让种田派们看到北洋实业的兴旺发达,让政斗迷们看到中国新、旧政治势力决战的大戏......
请各位书友大力支持!票票,票票,票票就是老卒的命根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