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秦皇》免费阅读!

三国秦皇-第25部分(1/2)

作者:gourideBMW

    和老秦人有关,所以才故意拿出来一试。没想到还真是。”秦峰淡淡道。

    “哦,尊主果然细致。听小儿说尊主似乎是在迁移,那尊主现在是去?”老人又问。

    “这可是第二个问题了哟?”秦峰嘴角抹过一丝狡诈。

    “尊主恕罪,老奴······”赵忠立即吓得跪下,连连磕头。这

    倒是出乎秦峰的意料,他本意试想早点知道自己想的答案,可没想到会是这样。

    连忙扶起赵忠,心里也暗自猜想,到底始皇令的作用是什么?

    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头绪。哎,算了,会知道的。

    赵忠被扶起来,似乎变得有些拘谨了,没有开始的随意。

    秦峰苦笑着摇了摇头,都是自己惹的祸,还得自己来解决啊。

    “老先生不是要讲故事吗?峰洗耳恭听呢。”

    “哦哦,好,尊主。”赵忠回过神来,支支吾吾道。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始皇大计

    看着老人的样子,秦峰又是一阵后悔,真想抽自己两嘴巴子。

    老人见秦峰还是站着的,又请他坐下,走到一边倒了一杯茶,端给秦峰后退下。

    秦峰没有在说话,他害怕又出现刚刚的情况。现在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状况,要是自己又说错了什么,老让老人下跪,可是会折寿的,只能静待下文。

    少许时间,老人开了口:

    “尊主应该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了吧?”

    秦峰点点头,表示知道。老人又似乎恢复了原样,走到窗口,似是回忆,又似是在缅怀。慢慢讲出了一段不为人知到往事,一段历史湮灭的真相,秦峰直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他的先祖赵佗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荣耀一时无两,被看做是蒙恬第二。同是始皇帝的心腹之人,随时陪伴圣驾。所以后来赵佗和蒙恬被分别派到一南一北镇守华夏,守护神州。

    秦始皇雄才伟略,气吞八荒。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这是秦始皇最大的功绩之一,始皇帝不仅仅是武功至上,他的眼光更是无人能及。他知道武力征服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也不能长久。所以不久始皇帝开始了一个计划,一个只有少数人知道的计划。这个计划有两个目的,可是后人只知道一个。

    原来,始皇帝下令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赵佗到龙川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其实那五十万人都是老秦人,最坚定的老秦人,那是始皇帝的直系子弟。而且也不是赵佗上书的,赵佗只是听命于皇帝,始皇帝的计划开始了。当然一直没有几个人知道,就连赵高和李斯都不知道。

    可是秦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赵佗等人接到了一个让他们惊慌失措的消息,这个消息差点让他们崩溃。因为他们接到了是皇帝驾崩的炸弹,那时始皇帝可是已经变成他们心中的神,他们效忠的对象,膜拜的存在。怎么能就这样死了呢?

    一时间,南越镇守的五十万人慌了,乱了。最后甚至有人联合起来要北上弄个清楚,要为是皇帝陛下陪葬。赵佗也是这样的一群人中的一个,甚至他是最疯狂的。

    然而,在他们准备好所有的一切时。他收到了一份圣旨,是始皇帝亲手写的。

    里面只有一句话:一切依旧。

    就这样,他眼睁睁看着是皇帝陛下亲手费尽心血打下的江山,在一群小人手里败尽。更是让始皇帝陛下蒙受不白之冤,他曾经差点因此而愤然北上,但是每每如此就会想到是皇帝陛下的那一份只有四个字的圣旨。于是,他只能照旧计划行事,他也不知道始皇帝是不是真的死了,虽然他不相信。

    后来。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反抗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四方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这时,拥兵数十万的赵佗与北方的冒顿并称“北强、南劲”。赵佗按照计划中始皇帝关于“秦若无道,天下苦之……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的临终嘱咐,封关,绝道,筑起了三道防线,聚兵自卫。

    yuedu_text_c();

    计划里所说的“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主要是指后世横卧在江西、湖南和广东、广西边境的五岭。所谓五岭,就是江西大庾县与广东南雄县联界的大庾岭,湖南郴州与广东交界的骑田岭,湖南蓝山县与广东西北交界的都庞岭,湘桂交界的萌渚岭,广西兴安县和湖南交界的越城岭。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倚山临海,是广州的山川地势。北控五岭,近扼三江;是广州的攻防要势。赵佗洞悉广州防御要领,为了防止北方战乱南延,加强对岭南的控制,严封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断绝4条新道——江西入广东南雄一路,湖南入广东连州一路,湖南入广西贺县一路和湖南入广西静江一路;构筑了捍卫番禺的三道防线:乐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线,英德一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北兵要逾五岭攻南越,不破这三道防线,是到不了番禺的。

    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于公元前205年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

    南越国的疆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大体上东接泉州,北以五岭与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广西西北部的南北盘江,西南到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如何对南越国的广大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是摆在赵佗面前的关键问题,这方面,赵佗是有独创性和取得成功的。

    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在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立了国。可是他却一直认为自己是老秦人,是始皇帝的臣子。当然,不止他一个人是这样想的,那50万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后来,他又接到了一份密旨,竟然又是始皇帝的亲笔信,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坚信是皇帝陛下没有死,虽然他不明白,可是他坚信一切尽在那个伟大男人的掌握中。

    可是密旨上依旧只有几个字。

    密旨上说:一切照旧,切记。

    正文 第九十五章这就是老秦人

    后来,汉朝立国了。

    经过多年征战,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并平定了中原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军事势力。而此时的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所以刘邦决定不用军事剿灭的方式来对付南越国。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她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赵佗觉得吕后可能会通过长沙国(汉朝的另一个藩属国,位于南越国北部,现湖南省境内)来吞并他,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

    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一年后,吕后死去,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进攻。

    这时的赵佗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50万老秦人军队扬威于南越一带,并通过财物贿赂的方式,使得闽越、西瓯和骆越都纷纷归属南越,领地范围扩张至顶峰。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当然,虽是已经称帝,但是他的心里一直没有改变对秦始皇的忠诚。这次称帝也是自己不愿的,可是没有办法。为了那个计划,为了不负始皇帝的嘱托,他决定了。

    开始时,老秦人许多都是不服,甚至差点兵变。关键时刻始皇帝又有一封旨意到来了,正是这一旨意避免了一场兵变。老秦人从那时开始一直听从赵氏的领导,守护心里的信仰。

    赵佗一直带领着南越国抗衡汉室,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才停歇。

    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陆贾到了南越后,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那时,迫于形势,赵佗终于同意降汉。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南越王”。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象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赵佗一直没有真心归附,就是因为他相信始皇帝会有新的旨意,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等待并没有回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老了,总是要魂归黄土的。

    虽然直到死都没有再有任何消息,但是赵佗却一直忠于秦始皇帝,至死不曾动摇。

    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余岁,葬于番禺。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一直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期间,赵氏一族一直秉承祖训,心向秦室。

    南越国灭亡了,在汉室的政策下四分五裂,不复当初的团结。而赵氏的人也没有办法扭转局面,最后决定表面完全臣服汉朝,留待一夕再接到始皇帝的旨意。

    yuedu_text_c();

    可惜,人心不古。这期间有的人受不了南越的辛苦,有的投了汉室,有的南逃进入了骠国毗湿奴,扶南王国,堂明国,金邻和林阳等国家。还有的野心不小,干脆和当地的部分土著联合,形成部族。四处征伐,满足自己的**。

    当然这是是一小部分而已,大多数人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他们忠于始皇帝。也是形成了部族,赵氏的人为了不引起汉朝的注意,故意自导自演了一部部戏,用来迷惑汉朝皇帝。

    南越分裂,形成了许多的大部族。又和许多的土著人大战,俘虏女性,弑杀男性青壮不服从的土著,留下了老秦人的血脉。一直以来,因为当初没有想到秦皇朝依照崩塌。所以南征的50万人大多是士兵,他们打仗可以,却少有可以种地,织布等活计的人。

    生活一直不是很好,在汉朝的压迫下,甚至生存都有困难。本来他们想要大军北上掠夺,可惜由于当初的封路,大军难行,只得作罢。后来,日子越来越难过,好在老秦人的血液里流着的是不屈的鲜血,他们开始和自然作斗争。

    各个部族相互帮助,猎取猛兽做食物,用它们的毛皮和汉人换取物资。时不时还再派些小股族人北上,学着外族人打草谷,当然他们没有造成多少杀戮,不像北方匈奴,鲜卑等族,肆掠杀戮。

    一年一年,一代一代。

    年老的一代秦人们慢慢消逝,只留下忠于始皇帝的祖训。秦人忠义,不管是哪代人都是如此,他们一直不曾忘记心中的信仰。

    或许他们曾经心里埋愿过,难受过。可是却是无一人抛弃,抛弃血脉里的忠诚。在压迫下,他们更加坚韧,他们坚持生存着,因为信仰。

    经历了部族的变迁,灾难的洗礼,生命的消逝。老秦人的坚持依旧,曾经的他们凭着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从一卑微的藩属逐渐成长为一方霸主,又经过一次次主动的或被动的学习,一次次成功的或不成功的出击,进而成为实力最强、制度最先进的诸侯国。

    之后历经那么多年,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终于可以成为天下至尊。就是因为老秦人的精神,没有多余的私心,只为了部族的强大。无论如何,他们不曾放弃,在这一片山林中生存了下来,至今还记着自己是老秦人,骄傲的老秦人。

    他们还记得: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他们还记得“风,风,大风!”的战歌。

    生活之艰辛没有能打败老秦人的身躯,反而越加强健,在于自然的对战中,老秦人继承了先祖的精神,顽强不屈,团结一致。

    一直到现在,东汉时期。赵氏族人依旧带领着老秦人的后裔,等待着。

    一口气说到现在,赵忠老人深深呼了口气。不知是因为累了还是别的什么,他的身躯佝偻了一些。秦峰一直听着,没有想到历史竟是这样的,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啊。转眼间,秦峰心里闪现过了一幕幕,那是老秦人拼搏的身影。

    “那老人家,你们究竟是在等什么?”秦峰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

    正文 第九十六章 风堡

    赵忠老人看着秦峰,一字一句道:“等一个人。”

    “一个人?”

    “是的,那个人就是你。”

    秦峰早已经猜到了,所以并没有多少惊讶,只是好奇。

    “为什么?”

    “因为你是始皇帝的传人?”

    “嗯?”虽然自己的确是始皇子孙,但是他们是怎么知道始皇帝还有后裔的?难道说他们也知道秦家的事,可是这么多年,他们过的日子那么艰苦,怎么不去求救。秦峰心里千回百转,难以想明白。

    似乎是看出了秦峰的疑惑,老人微笑道:“尊主不必疑惑,我能知道尊主还是因为始皇帝陛下。”

    这就更让他疑惑了,难道说始皇帝能未卜先知?

    “还请老丈解惑。”

    “尊主客气了,这都是由于当年先祖收到的最后一份密旨。”

    “哦?”

    “其实,当我听闻尊主到来时,心里也是震撼。更加敬佩始皇帝的能力,难怪先祖当年留下祖训啊。”

    “说说看。”

    yuedu_text_c();

    原来,当年赵佗收到的最后一份密旨中提到,后世会有他的子孙来到南越,倒时自见分晓。并且说南越的50万老秦人后裔,会因为他的到来脱离苦海。而且华夏的历史也会因为他的子孙而改变,到时候,就看他的子孙如何选择了。

    秦峰震惊的不能自己,秦始皇帝难道是神吗?可是说自己能改变历史,这可能吗?改变一两个人的命运或许可以,但是华夏的历史怎么会改变,自己反正是不敢肯定的,难道他们等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老人知道,这可能给尊主带来一定的震撼,于是恭谨地在一边等待。

    许久,秦峰终于回过神来,平复下心底的波澜。

    “那你怎么能肯定你们等的人是我?”

    “尊主是不相信自己吗?”赵忠疑问道。

    “可以这么说。”

    “其实尊主大可不必如此,就算尊主不相信自己,也应该相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