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回老夫聊发少年狂,临川文涛染墨浪(1/2)
作者:成精香火
离开扬州,苏小妹、欧阳诗才恋恋不舍的和王雱分别,向山东密州归去,只等着他上门提亲。
欧阳家就在密州,刚好苏东坡现在也在密州任职,苏小妹就去了他大哥家。
薛慕华也与大家道别,去河南找其他的几位师兄弟,打算一同依附在王雱麾下。
神宗熙宁八年,苏东坡出任密州知州,一首《江城子》,直抒胸臆,让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的北宋词坛震动一时,名震天下。
王雱带着柳婉柔和赵琪冉回到江宁,离着中秋还有七八天。小郡主一脸期待,先行回到了王府,只等着他上门提亲了。
王安石知道他和三女的情谊,也是一脸欢喜。他盼着抱孙子已经好久,哪里会犹豫。
小郡主前脚当家,王安石已经登门拜访,将儿子和小郡主的婚事提了出来。
江宁王听的喜上眉梢。他一个闲置的王爷,早就被排挤出了朝堂,如今有了和王家的情分,让他看到了重返政坛的希望。何况,赵元亮早就在他耳边说了不少王雱的好话,加上王雱自己不错的才名,江宁王哪里会不答应。
两位老人很快就敲定了日子,时间就定在两个月后。
搞定了一个,王安石面带喜色的回到了王府。第二天,他就在柳婉柔和王雱的一脸古怪中,再次向密州出发,看样子,为了早日抱上孙子,老头子连这个中秋也不打算在老家过了。
王雱、柳婉柔陪着老人一路东去,不消三日,就到了密州。
欧阳诗的大哥欧阳发,就在密州。对于欧阳诗的婚事王安石一点也没放在心上,这位欧阳发是他的得意门生,长兄为父,王安石和他一提两人的婚事,欧阳发就答应了,时间也定在了两个月后,看样子,老荆公是打算给儿子一下子娶上三位夫人了。
众人在欧阳家休息了一宿,就起身向苏东坡的住处行去。
王安石有些头疼的只有这门婚事。当年他可是十分中意苏小妹的,只是人家看不上王雱,现在两个孩子两情相悦,自是没事了,可他和老苏家因为政见不同,已经很久没有来往了。
何况,苏东坡自求外放,远走密州,辗转在各地为官,也是被支持变法的新党逼迫无奈。
王雱几人刚迈步苏府,就听到院子后边叮叮咚咚一串流水淙淙般的音符传出来,紧接着拂、托、抹、挑、勾、剔、打,轻、重、缓、急、快、慢、松各种手法使将出来,清音袅袅时如烟尘,急骤时似夏雨,虽不知何曲,但其中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或哀婉踌躇,或焦急烦躁,或期待、或忧伤、诸般感情融入其中。
王雱知道这琴声的主人就是苏小妹,感动不已。
顷刻间,琴音变得舒缓清亮起来,只听得一个女子唱道:一翦秋水青山远,半曲清歌影若飘。水袖击破霜前月,罗裙扫碎暗香恼。曼珠彼岸引三生,菩提非树惹凡尘。似叶如风难吹雪,梦中花落知多少。琴音舒缓,歌声悠扬,正是苏小妹。
王雱听得痴痴,站着不动,如一只呆头鹅一般,让一边回过神来的柳婉柔心中有些发酸,只是被她很快压了下去。
“子瞻,别来无恙!”王安石看到来人,叫道。
王雱被父亲的话惊醒,抬头一看,就见一个蓄着胡子的中年文士慢慢走来,心中想到,这人就是苏东坡了。
王安石起先有点尴尬,不过事关爱子的终身大事,老头子还是一脸赔笑,有些讨好的意味。
苏东坡早就得了下人通报,慢慢走来,笑道:“见过荆公!”
这时,琴声也戛然而止,却是苏小妹被苏澈引入了后堂。
前几天,苏小妹回到家中,就把和王雱的事情说了出来。
苏东坡有些不太乐意这门婚事,就把弟弟苏澈也叫了过来。苏澈得了王氏父子登门的消息,就把妹妹引开,好叫大哥为难一下他们。
王安石见苏东坡有礼有节,不冷不热,有些头疼。
王雱见状,上前一步,和苏东坡见了一礼。不过,也是碰了一鼻子灰。
王安石和苏东坡撤了一阵政事,就把自己决心离开朝堂的事情讲了出来,苏东坡虽然不太赞成他的变法,但也明白王荆公是个真真的国之栋梁,暂时放下了心中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