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65部分阅读(2/2)
作者:作者不祥
“烂泥巴扶不上墙”。太君们被伪军坑爹坑到死时,心情是怎么样的,格罗算是彻底明白了。
实际上格罗伯爵还没看到更猛的,伊拉克政府军装甲师被isis游击队步兵歼灭,其装备的蓝星21世纪初最先进的1主战坦克、113装甲车、强化型悍马等装甲车辆被打爆扑街的雄姿;乌克兰政府军的步兵、空降兵、特种兵、装甲兵轮流被东乌民兵各种吊打的情景才算是二鬼子伪军们战斗力的最佳写照。相比之下,保安部队虽不像日裔美国人部队和参加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意大利面条那么神勇,但也算打得有模有样了。面对起义者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位置,以及街道无法施展的特性,阿弗欧总部大楼、广播中心等核心据点成功的打退了多次进攻,保住了阵地。
然而。就在形式有那么点起色的时候,保安部队关键时刻喜欢犯二的老毛病以及普通王冠领部队和保安部队的矛盾再次将局势推向深渊。午夜9时左右,驻扎在城外的王冠领步兵团入城,打头的一个营率先赶到广播中心。目睹了起义者和保安部队交火的场面。在群众情绪和“王冠领人不打王冠领人”的口号感染下。指挥这支部队的少校骑在马上喊话,说他也是王冠领人。绝不会下达向同胞随意开枪的命令。就在此时,至少有10支以上的步枪对这位少校开火,子弹全部来自广播中心。
或许里面的保安部队已经杀红了眼,或者他们担心这些正规军人倒向起义者。或者他们只是想给那些傻大兵一个警告,但这个动作无疑是极其愚蠢的,引发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在场的士兵大多是从农村抓来的年轻农民,他们在家乡时就了解保安部队的残暴以及征粮队的横征暴敛,此刻目睹保安部队杀死了自己的长官,没有任何犹豫,所有枪口立即调转方向。对准广播中心开枪。
治安骑士指挥官科帕奇山多尔骑士此时也带着100多治安骑士前来支援,当他们到达广播中心附近时,居然也遭到了被硝烟熏昏脑袋的保安部队猛烈攻击。于是围攻广播中心的起义者又增加了100多名生力军。
军队、治安骑士和保安部队之间宿怨极深,海瑙和拉科西最相信的部队除了占领军就是保安部队。保安部队待遇优厚。权利也很大,甚至可以决定本地军队军官的生死。一个保安部队的少尉居然可以当着上千士兵的脸抽一位上校耳光。无数军官和治安骑士做梦都想和保安部队干上一架,如果不是军队和治安骑士们还保持着基本的服从和纪律,他们早就这么干了。眼下既然已经翻脸,大家再也没什么顾忌,尽情用手里的枪炮去和保安部队拉清单算旧账了。
随着军队和治安骑士的加入,战斗变得更加野蛮残酷,到了9时40分左右,数量上占多数,且极度亢奋的进攻者在坍塌的广播中心东北角废墟里和保安部队打起了白刃战,十分钟后守军再也支撑不住,群众陆续杀入大楼,最后有300多人放下武器投降。不过愤怒的人们没有给他们活路,所有俘虏被命令面向枪毙排成一列,然后挨个被匕首割断喉管后倒吊在广播中心外的大树上。
在大楼陷落前的最后时刻,守军曾连续半小时发出照明术式,黄|色的闪光连河对岸的佩斯城都能看见。这是表示状况危急,呼唤援军的信号,他们一直到最后一刻还在祈祷援军的到来,但最终没能盼来一个援兵。因为他们的老巢——阿弗欧总部大楼此刻也已经摇摇欲坠了。
和围攻广播中心不同,为了拔掉这个保安部队的指挥枢纽以及罪恶的象征,起义者一开始就投入了核心精锐——驻扎在基利安兵营的1000多名工兵。这些工兵接受专门的城市战斗训练,很清楚如何才能多快好省的拆房子,手头也有充足的弹药。这里面除了从军火库里抢夺来的部分外,还有不少是从佩斯城的维什—曼弗雷德兵工厂和切佩尔岛上的兰帕尔特兵工厂里的仓库搬来的。这两家兵工厂是王太子投入资金,从海军铸炮厂重金挖来铸炮工程师,亲自选址督造建设起来的宝贝疙瘩,在最近才刚刚开始正式运营,其生产的第一批步枪大炮上还仔细刻上纪念铭记和王太子的头像,即将准备运往北方前线。谁都没想到,这些枪炮第一次发出怒吼的地方居然是布达城,其宣泄火力的对象居然是王太子麾下的统治机构,让人不禁感叹命运对某些人的嘲弄。
除了这些正规工厂生产的武器外,起义者还从特殊渠道弄到了15门被称为“飞雷”的特殊火炮。这种形似水缸,发射炸药包的奇怪火炮一经使用便广受好评,虽然精度和射程有点问题,可比起6磅小炮发射的实心弹和霰弹,10公斤重的圆盘型炸药包的威力要大出好几个等级。遇上难攻不落的据点,起义军只要发射几发炸药包,工事里基本就没有活人了。随着这种开挂一样的攻坚兵器迅速拔除外围据点,守军的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到晚上11时左右,随着最后几个据点飞到空中,阿弗欧总部大楼也沦陷了。
阿弗欧成员们再也没了往日的耀武扬威,那些侥幸还没落入起义者手里的保安部队、特务密探们争分夺秒的脱下身上的制服,换上治安骑士制服或便服,用最快的速度躲藏起来。一旦被人发现,或辨认出来,等待他们的最好结局是像狗一样被人毒打一顿,然后将绞索套上脖子。但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少之又少,更多是被愤怒的群众死刑处死之后挂起来。像奥斯陶洛什亚诺什上校就是不走运的那一类,在遭到毒打后,这位国保局上校被拖到埃尔凯尔剧院附近,用铁丝捆着腿倒吊在树上吊死。在他边上挂着保普约瑟夫上校的尸体,尸体上满是刀扎毒打的痕迹,胸膛被打开,心脏被扔在地上……几小时内,数百具死于私刑的尸体挂满布达城的路灯、阳台和大树,在弥漫硝烟和血腥味的夏日晚风中摇晃。
布达市民们欢呼着,金色鸢尾花旗帜纷纷跌落地面,被践踏蹂躏。工人们开始将缆绳套上王太子铜像的脖子,试图用驼兽将这尊25公尺高、重数百吨的塑像推到,但没能成功。最后在魔法师士官用火焰术式烧熔塑像的腿部,随后再度套上缆绳去拉,塑像在人们的呐喊中应声倒地。起义者们挥舞着红白绿三色旗,大家又七手八脚将塑像肢解,王太子的脑袋被割下丢在一旁,情绪激动的学生在上面写上“厕所”、“便器”的字样。
谁都没留意到,王太子那双高筒军靴牢牢留在基座上,这隐隐预示着别的意义。
格罗端着酒杯漫步到窗前,火光照耀下,挂在树上的尸体来回晃荡,攻下各处要点的暴民正不断朝总督府涌来。枪声和爆炸越来越密集,士兵们已经将一切能找到的东西都拿去构筑工事了,面对叛军的火炮和炸弹,几块门板和碎砖烂瓦搭起来的掩体根本不会起到保护作用,甚至连心理安慰的效果都没有。
“最后的抵抗了吗……”
仰脖将杯子里的白兰地饮干,伯爵的嘴角浮现一丝冷酷的笑容。
以他五角级魔法师的实力,要从这里脱身并不是什么难事,在阿弗欧总部大楼陷落时,靠着卫队的力量出城也不是没有可能。可就算逃出去,哪里又是他的容身之地呢?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一定要有人对此负责才行。海瑙将军还可能用镇压暴乱来抵消罪责,保住他的臭头,可他和拉科西总督却是一点指望都没有,注定会被拉去背黑锅,弄不好还会祸及家族。与其带着“怯懦逃亡”的名声,将家族一道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不如最后来个轰轰烈烈的结束,让那“耻辱的末路”远离他的家人。
枪声渐渐稀疏下去,纷乱的脚步不断逼近,伯爵惨然一笑,将酒瓶随手一扔,聚集起来的玛那构筑出术式回路,拳头大小的银白色几何图案落入伯爵脚边,嵌入早已处于待机状态的大规模术式回路群,银色闪光的闪烁速度越来越快——
“该死的牲口。”
伯爵小声嘟囔着,将整个总督府化为灰烬的爆炸吞没了他和破门而入的起义军,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过后,巍峨的总督府已经不见了踪影,无数碎石如同流星火雨般朝人群砸下。一面燃烧的金色鸢尾花旗帜在废墟上空飞舞,宛如一只在夜空中翩翩起舞的艳丽蝴蝶,不消一刻虚幻的美景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19燃烧的伊斯特尔河(四)
“事态非常严重。”
红衣主教自言自语般开口说到,刀削一样的脸上没有任何动摇,唯有坚强的意志和冷酷。锐利的双眼看了一圈站在台阶下方的人,冷漠的声音继续说着。
“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王冠领的情况,关于相关人员的责任问题,本次会议暂不讨论,在事态稳定之后,有大把的时间来详细讨论。”
陆军大臣泰利耶侯爵下意识的缩了一下脖子,站在他对面的富凯轻轻啧了一声,在富凯背后的科尔贝尔只是看了一眼陆军大臣,然后又低头看自己的脚尖。
尽管立场各不相同,但黎塞留首相的话还是很能引起共鸣的,大家平时吵归吵,但对优先收拾叛乱份子这件事还是很一致的。如果任由王冠领从查理曼分裂出去,那么其它的属地很有可能群起效仿:奥斯托利亚已经开始种种行动,达契亚正在观望,波西米亚倒是一直和王冠领不对付,对镇压王冠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如果查理曼表现的过于软弱,他们也不介意先搁置矛盾,从查理曼独立出来再说。
对于查理曼的大国梦乃至生存来说,这不啻于世界末日降临。
更危险的是,这场暴动表现出和过往的独立运动完全不同的一些特质:过去只是一部分乡下贵族闹独立,想过一把被别人叫“陛下”的瘾,底层的百姓并不关心自己的从属。对保障一日三餐都要竭尽全力的平民来说,国家、民族都是虚无缥缈的事情。只要不强迫他们改变信仰,或者增加生活压力,他们并不介意是谁统治自己。反正阿尔比昂的老爷和查理曼的老爷到了收租子的日子都会不请自来,态度也都差不多。
可这一次,不光是贵族,那些穷鬼也一头热的扎进去了。
尽管不管嘴上还是心里,贵族们都不把无法使用魔法,又没有多少财富的平民阶层当成一回事,但他们也很清楚,拥有巨大数量优势的人群集中向一个目标努力时。往往会爆发出超出常人理解能力的巨大力量。且不论那股力量最后造就的是丰功伟业。还是巨大的灾难,但对现有体制的破坏都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这个目标是建立一套新体制的时候,对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和守护者们而言,那是极其致命的情况。
所以。得知王冠领发生叛乱的那一刻起。大家的态度就已经确定了。
“叛乱份子暂时还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但我们不能忘记,那群暴徒可是高喊对王族污蔑之言,将本土派去的官员全部吊死在树上的极端主义者。既然已经掀起反旗。并且裹携了大量民众参与叛乱,那他们就绝不会愿意回到之前的状态,对此我们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和怜悯之心,必须坚决将叛乱镇压下去。”
富凯瓮声瓮气的说着,说话过程中不时看着泰利耶,后者脸孔通红一言不发。
“下官赞同富凯大人的意见。诸位试想,如果我们答应了叛军的条件,其他属地会怎么看?难道他们不会将这种状况解读为王国政府软弱可欺,只要发动一场暴乱,就能予取予求吗?为了陛下的尊严,为了王国的完整统一,我们必须以强硬手段回击!”
“下官附议。”
“臣下赞同。”
“下官没有意见。”
“臣下附议。”
……
在科尔贝尔的牵头下,大厅里的重臣们纷纷表态,泰利耶也表示了赞成,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状况下,对王冠领叛乱的回应被确定了下来。
在这个仪式般的走过场议程结束后,黎塞留首相看向宝座上的查理四世,同样老态龙钟的国王迟缓的点了一下头,首相抛出了一个更具实际意义,也更具争议的议题。
“关于讨伐部队的编程,诸卿有什么意见?”
一直神在在的大臣们全来劲了,涣散的视线重新开始聚焦。
这个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争议,能完成这个工作的只有陆军和提坦斯,派谁去都很适合,但惹出祸事的是陆军,提坦斯又是专职负责国内突发事件的部队,所以提坦斯的机会看上去更大一些。
然而在眼下这种状态,派遣提坦斯还会传递出一个重要的讯号:王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不要说前线的军功,就是王位继承权也不再牢固。王族内部即将开始新一轮的洗牌,很多人要掂量一下自己该站到什么队伍里。之前尽管第二王子伯纳德殿下和其麾下的提坦斯如日中天,但由于提坦斯“暴走”、“独走”的不良记录和继承权顺位,除了富凯和箭十字党之流,愿意公开支持伯纳德王子的其实并不多,可现在……
“尊敬的陛下。”
富凯行了一礼,带着一点难以抑制的兴奋说到:
“臣下推荐以提坦斯为主力骨干,陆军提供辅助,编成混合部队向王冠领进军。”
大厅里响起一阵低沉的喧哗,黎塞留举起手制止这种君前失礼的行为,眉毛皱了起来。
表面上看,富凯的提议算是照顾了陆军的面子,没把他们完全踢开单干,可由于指挥权在提坦斯手里,实际上还是单干,顺带还通过实际行动表明陆军从属于提坦斯的地位打脸打得啪啪啪山响,还拿足了好处,被打脸的陆军有苦说不出,还得在人前感谢提坦斯的支援,感激淋涕的说富凯是好人。
好一招八面玲珑的手法,黎塞留都不禁想要赞叹几句。但首相也很清楚,以富凯一贯张扬的做派,这种老辣歹毒的计策不可能是他的手笔。
(果然是那个家伙吗……)
深不可测的微笑从脑海的一角划过,黎塞留握紧了拳头。随后又松开了。
李林的介入并未超出预测范围,让提坦斯在与陆军的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以此介入王位争夺战,这是财团领袖一贯的策略。
他们支持第二王子,但又不让其和王太子的差距拉得太开,从而使得伯纳德王子保持对财团的依赖。与此同时通过罗兰与密涅瓦的婚姻,间接将不起眼的夏尔王子掌握在手中,使之成为一颗关键时刻能发挥意想不到作用的棋子。直到现在,谁都不清楚李林究竟支持哪一位,哪一边都无法忽视财团的态度。财团借此获得了不少好处。
这次看起来也是一样。虽然陆军和王太子被狠狠的打了脸,但财团并没有让第二王子获得名望和政治影响力之外的更多好处。只要王太子不被废绌,李林还能继续玩他的游戏。
黎塞留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办法,他之前寄希望于王太子。但王太子接二连三的愚蠢表现让他大失所望。第二王子和李林走得太近。其个性和能力也不适合将国家托付给他。密涅瓦王女倒是颇有才干和能力。可她是一位王女,太年轻,继承顺位也太靠后。最后夏尔王子……把1个始终活在兄长虐待阴影下的儿童扶上宝座。挑战虎视眈眈的兄长、老j巨猾的大臣、影响力无处不在的财阀?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轻轻叹了口气,首相重新振作起来,正准备开口,一个焦虑声音抢在他之前响起。
“下官不敢苟同财政总监的意见。”
勉强克制着大吼大叫的冲动,陆军大臣泰利耶通红的脸孔皱成一团。
“提坦斯和陆军此前没有任何协同作战过的经验,让两支互不熟悉,作战方式不同的部队仓促整合在一起进军是非常冒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陆军并没有兵力上的问题,随时都能单独编成一支平叛大军,将王冠领的叛军一扫而空。”
陆军大臣的发言并非无的放矢,说话的语调也流露出一丝从容,但谁都能听出其中挣扎的意味。
“泰利耶阁下,请问您要多少时间才能从正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