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望月-刘心武》免费阅读!

李纨身上的“马氏影”(1)(1/2)

作者:红楼望月-刘心武

    一位朋友问我:你既然认为《红楼梦》的内容是曹雪芹取材于自己家族,其中角色皆有原型,那么,李纨的原型是谁呢?我立刻告诉他,这问题我琢磨已久,结论早出:李纨的原型是他的伯母马氏。

    周汝昌先生早在《红楼梦新证》一书里,考证出贾政的原型是曹雪芹生父曹 ,贾母的原型则是曹寅的未亡人,曹 本是成年后才过继给她的,因此双方没有多少真实的母子感情,这种微妙的关系被艺术地写入了书中,体现在许多的细节里。更有意思的是,曹 是有亲哥哥的,这位亲哥哥并没有跟他一起过继给曹寅未亡人,但在从生活原型演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里,为了叙述的方便,曹雪芹把这个人物写成了贾赦,于是在小说里贾赦和贾政就都成了贾母的亲儿子。人物设计上如此归并了,下笔描写时,却又照顾到生活的真实,于是出现了那个时代其实不可能出现的怪现象:贾母的长子不住荣国府里,另住一隔断开的黑油大门的宅院;挂着御赐“荣禧堂”大匾的正房竟是小儿子和小儿媳妇盘踞,大房的人过往荣国府要出大门再坐车乘轿;在庆贾母寿辰等重要的必须严格排序的活动里,贾赦竟总排在次要的日期地位上;王熙凤和平儿谈论府里宝玉一辈的嫁娶花费,提到贾赦女儿迎春,按说这是长房长女,应予重视,王熙凤竟说“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这种“穿帮”的细节,正逗露出贾赦的原型根本不是贾母的儿子而只是一个另门居住、经济独立的侄子罢了。

    生活的真实是,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去世,康熙让他儿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但曹颙竟又在康熙五十四年上京时一命呜呼,康熙因为实在太宠爱曹寅一家了(曹寅母亲孙氏是他难以忘怀的教养嬷嬷,曹寅从小作他的伴读、侍卫,可谓“发小”),因此他又让曹寅的侄子曹 承袭了江宁织造这个肥缺。曹 接任后上折谢恩说:“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随于二月十六日赴京恭谢天恩,行至滁州地方,伏闻万岁谕旨:不必来京。奴才母谨遵旨仍回江宁。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李氏就是贾母的原型,其兄李煦多年来任苏州织造,又与曹寅轮流经理盐政,李家也就是书中的史家。曹寅、曹颙父子相继去世,李氏、马氏成了两代孤孀,李氏处境还好,过继来了曹 ,后来又有了曹霑即曹雪芹,总算把破碎的家修补得差强人意,马氏那就惨透了,曹颙死的时候是二十七岁,估计她也就二十四岁上下,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