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业之晋君襄公》免费阅读!

第二十八章 胥臣变法 晋国新政(2/2)

作者:可乐哲男

地,一群人耕一块地,有的出力,有的偷懒,可到头来都一样。”

    (西周以来,井田制是国家基本土地制度。所谓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井字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到了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世家大族控制着大多数土地,租给贫民耕种,还有一些土地为自耕农所有。)

    “别吵吵,这下边还有呢,”读告示的人喊道,“新法要‘相地而衰征’,就是要依据土壤的肥瘠来收税,沃土多收税,贫土少收税。”

    “这个太好了,以前土地都按面积征税,哪管肥瘦?宗族世家都抢了肥肉,把边边角角留给我们自耕农,产粮不到人家一半,可这交的税却一样多。”“相地而衰征”的条文又引起一阵喧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

    “这第三条是盐铁官营,私人不得售卖。”

    “前些年,城濮大战的时候,楚国的铁矿远不过来,这国内的农具翻着翻地往上涨,开春下地,又不能没有农具,只能赊账买,最后忙一年,不够还账的。”人群中一个人诉苦道,“这下可好了,官家卖盐和铁,不怕他奸商坐地起价。”

    前面的人继续往下读,后面的人越聚越多,胥臣在城楼上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看来新政变法深得民心。

    “报胥大夫,城下一名商旅模样的秦人想见您,说是在城下看到您了,读了新法,深受感动。”城门长上楼来报。

    “秦商?这晋秦刚打完仗,就有秦人走商?另外,他怎知我是胥臣?”

    “这,属下不知。”

    “好,前去会一会。”说罢,胥臣在随从的陪同下来到城门口,只见远处一个身材矮胖的男子,身着华服,此人正是秦商羊舍父。

    “胥臣大夫,鄙人秦商羊舍父,有礼了。”羊舍父上前深深一躬。

    “我与阁下素未谋面,怎知我就是胥臣呢?”

    “说来话长了,当年胥大夫随晋文公到秦国,当时在下是雍城东门长,君上出城迎接,文公曾一一介绍随行之人,在下就记住了胥大夫。这一别九年有余,胥大夫比之当年,更显精神。”

    “喔,这样说来,也算是故人了。你城门长当得好好的,怎么从商了?”胥臣已然记不得这段情形了。

    “不怕大人笑话,在下形象不佳,矮胖粗短,城门长本就是子承父业进的军旅,可再往上也就没啥奔头了。后在友人引荐下进了秦风商社。”羊舍父满脸堆笑地回答道。

    “秦风商社?听来耳熟,你们掌事的是谁?”

    “呵呵,胥臣大夫有所不知,秦国的马匹粮草等货物,大多是由秦风商社贩运至山东诸国,城濮之战的时候,前方粮草告急,我家商社还代秦军筹措过上千担粮食运往前线。本家掌事是魏乙。”

    “记起来了,当时还是我和秦将奄息一起接的货,并护送回营。难怪耳熟。”胥臣想起了那次经历,奄息曾说过,这秦风商社是秦国第一大商贾,足迹遍布中原各国,大有货通天下之势。“那阁下找我何事?”胥臣手势一比,请羊舍父入城说话。

    “晋国新政,对我们商旅可是大大有益,不仅赋税减免,而且还有驿站安排歇脚。果能如此,真是我们走商之人的福气。”羊舍父紧随在胥臣之后,“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

    “先生但讲无妨。”

    “在下看到,新政中要建客商驿站,每三十里一处。羊舍父走商多年,深知晋秦两国之间虽原先就有客栈,但多是简易屋舍,遮风避雨还算可用,但若遇到疾风暴雨,想为马匹货车遮挡一下都很困难。而且即是如此,百里以上才能遇到一处。

    想来晋国若建客栈,各个方向都要照顾到,尤其晋齐、晋楚之间,更是盐运和铁运必经之路。在下是想,能否将晋秦之间修建驿站的事交由秦风商社,所需费用皆由我方承担,只求客栈建成后,能允许我们在里面卖卖秦酒。”

    胥臣倒是没想到,羊舍父竟会毛遂自荐修建客栈,本来晋国府库盈余就已不多,如能引得商人出钱,当然是最好不过。“这样一来,先生的商社不是做了赔本买卖?”

    “哎,哪里,哪里。要知道从秦地往中原而来的商贩多是我们商社的马队,这建好了驿站,受益最大的还是我们自己。而中原诸国的客商入秦,在这些客栈买上几罐秦酒,不出两年,我们也就把成本赚回来了。倘能如此,可谓两利啊!”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