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幻影》免费阅读!

第二十四章 多歧路(1/2)

作者:牟联星

    经济的压力,使建秋感到莫名的“本领恐慌”。在同学的建议下,他决心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他借了一套《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和《法律法规汇编》,力争拿下律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律师。他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当然,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他还得联系工作。

    一天,建秋在报纸上发现一则招聘启事:智和广告公司招聘文案专员,月薪1000元。因他的学历条件,他被轻松录取。他的主要职责是给体育彩票广告栏写广告文案。

    因为离家较远,建秋到一个物质调剂市场买了旧辆自行车,八成新,因为学了些法律知识,他有了法律意识:他让卖主开张发票,对方说没发票,他便让他在一张纸上签了字。

    真是不巧不成书。一天,建秋下班路过一个超市时,只见一个中学生跑过来问他:“叔叔,你的自行车是从哪里买的?”

    建秋便从票夹里取出卖主的签字在他面前亮了亮:“我是从物质调剂市场买的。”中学生牵着他奶奶的手说:“奶奶,这就是我的自行车,瞧,两个车把上还有我的名字呢!”他低头看了看车把,果然有几个字。

    老太太和蔼地说:“这位老师,麻烦你到派出所说清楚这个车子的来历。”

    建秋心想,反正自己有发票,又不是偷来的,二话没说,便跟他们一起到了派出所。

    派出所作了询问笔录后,对建秋说:“幸亏你有这个卖主签名,虽然不大正规,但足以证明不是你偷的,但对不起,这个车子暂且扣下。”他交给他一个“扣押登记”。

    第二天,建秋请假来到派出所,派出所让他持着“扣押登记”向卖主要回自行车费。

    “对不起,执行是公安机关的权利。”他的法学知识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派出所见他非“等闲之辈”,便与他一起来到卖主处。

    建秋对卖主说:“从你处买的自行车被扣了。”

    卖主看了看他说:“对不起,我不认识你。”

    建秋亮了亮他的签字:“这个,你不会不认识吧?”

    于是,卖主被带到派出所。下午,派出所通知他签字领了自行车退还的钱。

    这件事更坚定了他参加律考的信念。

    且说智和广告公司的老总姓祝,是一个在省文化圈混得挺滋润的人。

    一天,祝总请他到一家豪华饭店吃饭。席上共5个人。祝总向他介绍说,这3位都是电台知名人士,打算搞一个栏目《体彩一家人》。他又向他们介绍建秋“是位很有才的大学生”,建秋同他们握手,并希望他们多多指教。

    在回来的路上,祝总交给建秋一个任务: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为一家家电公司撰写一篇广告文案。他全身投入到创意中。他反复研究了家电公司的背景资料,最后,将策划书交给祝总。祝总仔细研究了他的策划案,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第二个月,建秋的工资标准提高到1500元。

    在智和公司,有一位打字员名叫黄丽,性格开朗。她非常佩服建秋的才华,但对他的打字速度“不敢恭维“,便说可以有条件地教他“五笔字型”,条件是让他教给她写诗。建秋表示同意,于是,大家在下班时间经常看到两个人在“切磋”。于是,两个人的“八卦”便不胫而走。

    一天,建秋被通知去祝总办公室。只见祝总一脸凝重。

    他坐下后,祝总交给他一个信封,他知道这是一个月的工资,意味着“下逐客令”。

    建秋接过信封,盯着祝总的脸:“能告诉我理由吗?”

    “自己体会吧!”祝总手指弄得啪啪响。

    许建秋又一次成了“待业青年”。他一方面要进行律考复习,另一方面还要养家。

    许建秋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个老乡,名叫王德义――准确讲其实是老同学。这位老同学其实是小学同学。 说起来他还是班级干部。曾记得大约是小学四年级时,建秋随父由村小学转到县西关小学。当时,学校正在批判“教育质量降低论”,建秋从爸爸工作单位的报纸上看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因此,写了两篇这方面的文章,深得班主任的欣赏,再加上他本身是“工人子弟”,在当时很吃香,所以,班主任经常在班上表扬他,由此,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妒嫉。独有一件事,让建秋在班主任面前“栽了跟头”---

    期中考政治时,建秋因为考前患腹泻,发高烧住了几天院,没能很好地复习。为了不至于考得太差,建秋将整个政治书撕成若干份,放在帽子里,以便考试时装作挠头皮偷看,结果被王德义“识破了机关”,王德义本来就对建秋作为“工人子弟”在老师心中的优越性感到压抑,正好借机报复,于是,他将建秋告到了班主任处。

    班主任是个身材瘦小而脾气暴躁的人,他得知这件事后,把桌子拍得“啪啪”响:“亏你还是工人子弟,你知道吗――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你竟然将政治书撕成这样……你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

    “我……”建秋挠了挠头皮:“正因为是灵魂,所以我才放在帽头里武装自己的头脑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