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许建秋与钱总监原来分属于两个部门。钱总监在广告部,许建秋在企划部。两个部门并成一个部门有一个“典故”。
2003年4月,许建秋应聘在企划部,在何部长旗下当文案专员。当时办公室里还有编辑小高、电话咨询老李、还有专家陈志红老师。何部长因为经不住其他单位丰厚待遇的诱惑,离开了企划部。这样,许建秋就被苏总任命为经理助理,成为企划部实际上的负责人。
苏总有一次给许建秋谈话,表露了自己要委他以重任的意思,表示要带他多接触市场。许建秋明白苏总的意思,但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自己来的时间不长,恐怕部门的其他人不理顺。高总一怔,马上想到许建秋所担心的这个人是小高。别看小高是个女同志,但心性高,且嘴皮子也挺利害,许多与他共过事的都领教过。
招商部的小吕有一次与小高一块乘公交车。他以为她是个很随便的人,于是,将自己嚼的口香糖从嘴里拿出来要小高吃,小高笑里藏刀地说:“我儿子真孝顺,知道我爱吃口香糖。”把个小吕羞得一连几天都不好意思见她。
她也挺能干,编辑的〈健康特刊〉在市场上反应不错。因为当时内刊的分工是:由企划部提供内容,广告部设计,并联系印刷厂,小高跑印刷厂。这样,小高与钱总监的关系应当说比许建秋要“铁”。何部长的离开,使部门经理的人选有了竞争力。钱总监幕后给小高支招。
应当说,小高当时对许建秋是不放在眼里的。因为,许建秋当时既无市场经验,在企划部时间又不长,可谓是一介书生。
小高出的第一招特别狠,就是“劝退”之计。当时许建秋住公司公寓房,而小高也住公寓房。她的男友与许建秋是老乡。于是,她就让他男友作陪,在一个水饺店里叙起了“老乡之谊”。小高给他讲了公司的“黑暗面”,就连何部长都离开了,希望许建秋审时度势,也别在企划部“耽误前程”了。她与男友一唱一和,可谓“情真意切”,当时许建秋还有点动心,答应考虑考虑。小高当时与男友相视一笑。
第二天中午,许建秋正准备写《辞职报告》,正巧陈薇来企划部,得知事情原委后,她急得眼泪快掉下来了,她骂他太懦弱了!她太了解小高了---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人。她劝他振作起来,把企划部的担子挑起来,不辜负苏总对他的信任。许建秋如醍醐灌顶。
于是,许建秋对小高说:“感谢你对我的劝导,但我想了想,我还是继续在企划部干吧,希望你能支持我的工作。”小高见他没中计,又施了更阴的一招,叫做“逼退之计”。
小高趁许建秋不在企划部时,关上门偷偷地对几位同事说:“诸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从我老公那里打听到,许建秋不是个好东西,老婆在家为他拉巴两个孩子,他却在这里乱搞男女关系。”
“说话要有证据,”老李曾是个法律工作者,他警告她说:“诬陷别人可是要服法律责任的啊!”
“老李你真是个书呆子,”小高挑了挑眼睛:“你没听说他与陈薇搞上了?”
“真的?”陈老师显得很吃惊:“一个四十多岁的小老头啦,还与大姑娘乱搞,真不自重!”
正是由于小高的阴损,使许建秋担任企划部负责人时,遇到了很大阻力。许建秋一开始没怀疑小高,是陈薇提醒他注意小高,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尽管小高有想当部门经理的野心,但由于苏总的一力栽培,使小高最后不得不承认许建秋的领导地位。
苏总为了使许建秋尽快挑起企划部的重任,他交给他一项任务:利用半年的时间跑市场,一方面与各市场经理沟通、交流,一方面了解市场,为搞企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半年以后,苏总为了让许建秋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