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福气啊!我老姑婆做了那么多年媒了,还从来没做过像这般门当户对,家境又这么好的。”老姑婆可真会挑时机呀,一番话说得双方都很受用。
刘李氏又让刘邦给她们添茶水,这一次,她踩刘邦的时候可用力了,疼得他几乎忍不住要叫出声来,刘李氏的这一脚自然是警告他不要再失礼。
8-第八章相亲(下)
“哗,你们穿的是路易斯登啊,比我儿子的这身威廉真的要高级许多,以后有机会,我也要见识一下才行。”刘李氏虽然没穿过什么名牌,但来跟她买肉的顾客中,却有不少是有钱的,女人们在一起谈论一下衣服的好坏也是很平常的事,所以刘李氏耳濡目染,自然也懂得不少名牌。
这样一说开,她们竟然找到了共同的聊天话题,从衣服到首饰,再到化妆品,再到饮食,聊起来没完没了,大有相见恨晚的意味。倒把两个相亲的正主儿晾在一旁了。
这倒挺对刘邦的胃口的,至少不会有人逼着他去跟对面这位千金小姐寻找共同语言了。他真心的希望,衷心地祝愿,这两位相见恨晚的大妈,就这样一直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地说下去,说下去……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美好的愿望注定要落空。
老姑婆这位大妈很不合时宜地破坏了现场的气氛,但见她用力咳嗽了一声,大声道:“刘公子啊,我看你跟小倩小姐倒是挺般配的,要不我跟你换个位置,让你跟小倩联络一下感情?你们年轻人的话题多,容易聊得来,不要让我们这帮老家伙给耽搁了。”她说这话时,眼里满是暧昧的坏坏的笑,让刘邦看了浑身直起鸡皮。这大妈的热情让人心寒哪!
面对老姑婆的这种提议,刘邦是不好拒绝的,更何况刘李氏跟王夫人也像想起了今天的正事似的,暂停了她们那没完没了的话题。
“对,刘邦,你应该主动点,害什么臊呀。小倩,来,多吃点菜,不合胃口就叫他们换。没想到这酒楼的服务那么差,早知道不来这里了……”
小倩用她的樱桃小口喝了一点汤,然后很文雅地用纸巾擦了擦嘴,轻声说出了她到这里的第一句话,那声音却是非常婉转动听的:“不用了,阿姨,这饭菜很好吃,很合我的胃口!谢谢!”
yuedu_text_c();
“神啊,救救我吧!”刘邦的心在呐喊,极不情愿地跟老姑婆换了个位。但他实在找不到什么共同话题来跟这位未来有5%的可能成为妻子的小倩小姐联络感情,只好闷下头来大口大口地吃饭菜,好像那些饭菜是他的敌人,他一定要消灭它们才解恨似的。看到小倩姑娘喝汤,他也端起碗来喝,只不过他发出的声音是人家的好几万倍,搞得隔壁房间的人都听到了,通过大声说话来表达抗议……
王夫人看他如此做作,不禁皱起了眉头。刘李氏则气得脸色发青,桌底下的动作不断,只可惜换了位置,相隔得远了,不免有放空炮或误伤的情况发生,无奈之下,只得拉下脸来,喝斥道:“刘邦,你就不能讲点礼貌和修养?现在这么多客人在这里,你抠的是哪门子气啊?”
刘邦终于停了下来,一边学小倩小姐那样用纸巾“文雅”地擦嘴,一边打了个饱嗝,道:“妈,我肚子饿了,以前在家里我也是吃得这么快的。”看他说得无限委屈的样子,倒好像错在别人,想要虐待他,不让他吃饭似的。
老姑婆自然不想这事就这样吹了,连忙打圆场道:“呵呵,刘公子是男子汉大丈夫嘛,吃相粗鲁才显男儿本色,是个真性情的人啊!以后准能开创一番事业的。不像我家的那个,吃饭像个娘儿们似的,磨磨蹭蹭,有时看着就发火,像这样的男人,能做什么事呢?一点出息都没有,害得我跟着他受苦……”老姑婆说到后来,竟是感慨起自己的身世来了。
刘邦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姑婆的口才,竟是到了能让“咸鱼番生,枯树逢春”的境界了。原本脸上乌云密布的几个女人,听了她的话后,顿时云开雾散,阳光又偷偷地爬上去了。特别是那个小倩小姐,不时地向他投来几个羞涩异样的媚眼,眼里满是柔情,倒好像她真的喜欢这样的“本色”男儿。
既然是初次见面,刘邦也不愿做得太过,接下来的礼节,倒是按照刘李氏来时所吩咐的,中规中矩地去做了。这次,刘李氏和王夫人的脸上绽开了花,小倩小姐却皱起了眉头,似乎有点不高兴,但她毕竟是有修养的人,这不高兴并没有过多地表现出来。
饭后,老姑婆悄悄地问双方对对方的印象如何,由于刘李氏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看着,一副吃人的样子,刘邦不得不违心地说,印象还好,同意继续交往。便在刘李氏的威压下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给了她。说实在的,这女孩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不错,可刘邦对相亲这样“老土”的事是非常反感的,认为真感情只有两个经常相处的人才会发生,相亲是不可能相得来的。所以那女孩给他的印象虽然还可以,可他的心底实际上是没什么感觉的,只当是陪老妈出来喝一顿酒罢了。
不久之后,老姑婆又拿着小倩小姐的手机号码回来了,道:“王夫人说了,她对你的印象很好,希望你能经常跟小倩联络感情。”
真奇怪,这是王夫人的意见,怎么能代表小倩的意见呢?心里未免对小倩又加了几分轻视。但刘李氏却像是接到对旨似的,一边催促刘邦,一边唠叨道:“今晚就打个电话给小倩,打铁要趁热。你小子,刚才是不是故意的?告诉你,老妈可是为你好,费了那么多的心思来帮你安排这场相亲,容易吗?我!我还不是希望你能找到一门好媳妇,以后攀上高枝,可以少奋斗好多年,让爸妈也跟着享点福。人生几十年能有多长呀?如果按照正常的,等你奋斗出什么结果,起码得在十几二十年以后,爸妈都老了,到时怕是再也看不到你的成功了……”
“妈,你都在说些什么?我不懂跟她说些什么,找不到共同语言!”
“傻瓜,女孩子都是要哄的,而且她们最喜欢聊生活上那些琐碎的事情,你不懂怎么说,今晚我教你,我说一句,你就跟着说一句。”听了这话,刘邦的一个头顿时比两个头大……
9-第九章 打开门来做生意
却说虽有相亲这样的事干扰,但刘邦开猪肉档的意志还是很坚定的,就在那事之后的第二天晚上,刘邦便软泡硬磨地从老爸的私己那里磨来了三千万vnd,这钱虽不是很多,但在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越南,已经够开一个猪肉档的了。不过刘邦并不只是想像那些人那样,花钱在市场上买个摊位了事,他要搞点特色出来。
恰好在市场旁边有个经营水果的经营不下去了,想要转让,钟伯是第一时间知道这消息的,跑过来跟刘邦一合计,觉得还是铺面卖肉的好,因为它连转让费、一个月的铺租加起来才两千万vnd而已,虽比市场里的摊租贵了一倍,但位置好,符合刘邦想要经营特色猪肉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市场里猪肉摊主都反对增加摊位,为这事,跟市场管理方闹得很僵,要别人平白无故地转让摊位也是不现实的。
铺面买下来了,装修、弄家当、挂广告牌什么的,都是钟伯一手张罗的,他是这方面的行家,这点小事难不倒他。刘海没事的时候也偷偷过来帮一下,只不过这一切都是瞒着刘李氏偷偷进行的,当然,如果不是她这几天在为刘邦攀高枝的事费尽心思,她是不可能不发现异常的。
刘邦则需要忙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之类的证照了,想要开一个合格的生态鲜猪肉店,证照不齐全的话,就只能是自找苦吃了。还好,他有个同学的父亲是在工商局工作的,而他跟这位同学的关系很不错,所以当他跟这位同学说起这事时,那位同学知道刘邦要开猪肉档,惊讶得几乎将眼镜掉下来了,但他最终还是很爽快地答应帮他搞定。
…………
这天,九月十八日,刘记生态鲜肉铺开张的日子。
刘邦早早就起来跟刘海去杀猪回来了,今天是开档的第一天,他的目标不大,就是一头猪,讨个好意头。刘海对自己摊上的生意也不怎么上心了,倒帮刘邦准备好开张用的鞭炮,一拉猪回来,便点燃了,“呯呯”地放,搞得整个市场都热闹起来。
刘李氏自然也被这阵鞭炮声吵醒,她一下到猪肉档便唠唠叨叨地道:“不知道是哪能个缺德的,一大早就放鞭炮,搞得人连觉都醒不了,也没人管管,这都什么世道啊?”
刘海一边装模作样地起骨头,一边应她道:“嘴巴积点德吧!人家是在提醒你早点起床,免得错过了做生意。你看,现在都七点半了,第一个顾客马上就要来了,可你的下水还没有弄好。”
“死鬼,你的骨头也没起好啊!起好了骨头帮我弄一下下水会死呀。哼,等我儿子娶上媳妇攀上高枝了,我就再也不用这么辛苦卖肉了,就坐在家里抱孙子享福去!呵呵。”刘李氏说到最后,满脸的幸福陶醉模样。
刘海忍不住沷她冷水道:“八字还没一撇,你就陶醉吧,你。还不知道刘邦的意思怎么样呢?再说了,就算邦儿喜欢,人家姑娘也不一定就合意呀。更何况你们那点小聪明,很容易被人识破的,到时候别说做亲家了,仇家都有得做啊……”
“去你的,死鬼,一大早就说这种不吉利的话,难道像你这样一辈子都怕这怕那的,能成得了大事?哼,告诉你,有空多关心一下你那儿子,多劝劝他,真不知除了杀猪你还懂得什么。”
“得,我说不过你……”
…………
开张的第一个客人是很重要的,刘邦和钟伯都着全新的卖肉套装站在肉案后面,对这第一个到来的客人充满了期待。
会是谁呢?在七点四十五分的时候,答案终于揭晓了,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婆。见是来了这么一个货,刘邦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来了,这开张的第一个客人最重要,如果是个难缠的货色或者买了这样货不合心意,那样货要退换,或者叫人称了又不要。碰到这样的人的话,用生意人的话来说,就是倒了大霉了,这天的生意都不用做了。做生意要的就是个好兆头呀,触了这样的霉,还怎么做生意呢!
“老板,给我来两斤三角肉(注:即后腿肉,接近猪屁股的地方。)”
在这市场,三角肉虽然比较瘦,却是一头猪中最难卖的,一般晚上剩下的多是这种肉。钟伯和刘邦听到她说得那么爽快,不由得喜出望外,钟伯很利索地切了,一称,刚好两斤,不多也不少。多好的兆头呀,刘邦乐得嘴巴都合不拢来。看来,今天这样的客人一定很多,肉一定好卖,幸好原计划开张七折的广告还没打出来,要不然,人们恐怕又得怀疑了。看来,这生态鲜肉大有文章可作,人们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差啊!
yuedu_text_c();
卖了这客人的肉,钟伯又开始给刘邦念起猪肉经来了,只听他道:“你可别小看卖肉这种小生意,它里面其实大有学问呢。客人来的时候,你首先得要热情,问他(她)想要点什么;其次看他(她)的眼睛,他(她)的眼睛看向哪里,就表明他(她)想要哪一种,你得迅速抓住这商机,向他(她)介绍这种的好——比如新鲜、嫩、有营养、香、脆等,客人听你介绍得这么好,即使他(她)原来不怎么想要的,也抱着试试看的心里买一点了;第三是要认准客人,要分清是熟客还是生客,熟客的话,要记住他(她)经常买的都是什么,他(她)一来到就能一边跟他(她)聊些家常,一边迅速地切好称给他(她),必要的话,还要给他(她)一定的折扣,对他(她)好了,他(她)下次才会回头跟你买;最后是动作一定要快,如果手脚不够麻利,切一斤肉或砍一点骨头都要弄上半天的话,那么后面那些等着的客人肯定是不耐烦的,他(她)铁定要转到别的摊档去买了……”
10-第十章 实践比理论困难
钟伯啰里啰嗦地说的这些,刘邦自然是记在心里了,可他很快就明白,记住是一回事,真正能做到的,却又是另一回事。
有了第一个客人,那么第二、第三个自然也就很快来到。
这第二个客人是个年青仔,他行色冲冲地,想必是想买些肉回去给老婆做早餐,然后他自己就赶去上班吧。刘邦开始时是这样推测他的。所以他一来到肉摊前,刘邦便很热情地问道:“靓仔早啊,不知今天想要点什么呢?”
但那“靓仔”只是拿眼睛细细地看肉,并没有直接回答他,既不说想要,也不说不要。碰到这种客人是最难对付的,一般有经验的猪肉佬都会让他自己慢慢看,等他看够了,自然会主动提出要什么了。反正现在客人不多,也不会妨碍做生意的。可刘邦是个没经验的,他见这客人不出声,心里便有些慌,这是自己开肉铺亲自接的第一个客人,也是检验钟伯的卖肉理论的第一次实践啊,怎么也不能让它砸了呀。
便又热情地道:“你肯定是想买点瘦肉来煮早餐吧?那这个‘腰梅’(注:‘腰梅瘦’,俗称‘梅肉’,也称‘里脊肉’,位于排骨(胸肋骨)的上部,比较接近颈部的地方,一头猪一般有两条,呈长条形,跟人的舌头有些相似。)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它比较嫩,又没有那些筋渣,用它一起煮出来的粥,鲜甜无比,保证你一早上都有精神……”
“靓仔”摇了摇头,一声不吭地走了。把个刘邦很尴尬地晾在那里,生气也不是,不生气也不是。
钟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人是市场第一怪的,每天七点多就来看肉,可从来没见他买过。我本想叫你不要搭理他的,但看到你那么热情,还是算了。其实你刚才说得就很不错,以后有客人来了就应该这样。”他说到后来,已经满是安慰和鼓励了,这让刘邦又捡起了一些信心。
第三和第四位客人是接踵而来的,钟伯忙着招待第三位客人,第四位自然交给了刘邦。
这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少妇,她在听到刘邦热情的招呼后,道:“师傅,你这是正宗的生态鲜肉么?怎么卖那么便宜?”
“是的,这是真正的农家土猪,绝对没有喂过饲料和添加剂,你看这肉,多嫩,多新鲜!至于为什么会便宜到跟一般的猪肉一样价,那是因为我们今天刚开张,优惠顾客!”这话说出来后,连刘邦都在为自己的口才有了这么大的提升而感到惊讶,什么生态肉呀,还不是跟那些猪一样,是同一个屠宰场里出来的?只不过为了拉客,才搞出“生态鲜肉”这么个喙头罢了。这在市场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像那种人造的鸡蛋,拿点什么东西抹上去,便改头换面,称为土鸡蛋,价格高了三分之一。其实刘邦也还算老实的,没拿那种冰冻肉、注水肉、母猪肉来充当什么“生态肉”,算是很有道德良心的一个了。
“嗯,这肉看起来是不错,可跟别的猪肉摊的没多大区别呀?怎么就你们叫生态肉?”
“我们真的是生态土猪啊。既然都是猪,从外表看,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吃过了,才会感觉出它们味道的不同。”
“听说有些土猪是有马蚤味的,不知道你们的有没有?”少妇显然是个很挑剔的人,她说这话时,还拿起一根排骨凑到嘴边闻了闻。这一招刘邦自然也见父母用过,以前父亲到别的市场取排骨、大骨(注:即胫骨,靠近四肢的骨头。)等回来卖的时候,母亲就特别交代他要先闻一闻,如果有马蚤味的话,就不要取回来。否则给那些熟客吃到的话,他(她)很可能以后都不来交易了。对于这个问题,刘邦也是特别上心的,他在杀猪的时候就闻过了,是没有马蚤味的,更何况他的并不是真正的土猪。
“你放心好了,我们这个猪肉是经过严格检验的,绝对没有马蚤味,如果你吃到有马蚤味的话,可以退回给我们。”
“退?就怕到时你们不认帐,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明明是在这个摊买的猪肉,可一听说是猪肉有问题,要退货,他就死不认帐了。你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