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来购买饲料的,所以她这次实在拿不了这么多了。至于顺子,他上次就已经去跟亲戚借了两亿,一亿跟家里存的四亿一起交给了刘邦,剩下的一亿,却是必须得留下来作为购买饲料用的。而且以他的能力,是再也借不来钱了的,怎么办呢?
刘邦考虑了很久,然后突然问阮姐道:“你们这里有什么银行可以贷款的吗?”
“你想去向银行贷款?”阮姐惊讶地道,“现在银行的贷款政策很严的,而且贷款利息也高,如果用来办养猪场,恐怕是风险太大了,我们资金紧的时候,都情愿向私人借,也不向银行贷款。”
刘邦自然知道贷款的坏处,所以从进入这一行至今,他都没有借过钱,甚至向私人都没有借过。然而,自己当时头脑发热,太过贪心,没有好好地算过数便将山谷中的地全部买了下来,现在倒好,资金链出现了断裂的苗头了,,如果再不借的话,这养猪场怕是一两年都办不起来。在权衡利弊之后,刘邦决定:借,一定要让这养猪场尽快发展起来!
刘邦于是便跟阮姐和顺子商量,大家一起向银行借,形成的债务由大家平均分担,或者也可以由养猪场自己来承担,它卖了生猪之后的收益,优先用来还银行的贷款。阮姐本来是不愿意向银行贷款的,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再不贷款的话,养猪场就真的有可能成为半拉子工程了,已经投进去的五亿vnd也要打水漂。
“阮姐,你不是说你的丈夫曾经在镇上当过干部吗?他肯定也认识一些银行的人吧,要不叫他介绍介绍?”刘邦道,现在,他跟官员们打交道已经有些经验了,知道他们喜欢些什么,而且,投其所好是最重要的。
阮姐看了他一眼,道:“他是在镇上当过干部,不过他当的官不大,也没什么影响力,认识的人恐怕也是很有限,不过如果你真要到镇上的银行去贷款的话,让他带你去倒也无妨。”
“如此甚好,你马上去跟他说说吧!这事可不能拖,办得越快越好。”
“行,你在这等我一会儿!”阮姐说完,扭着屁股走了。
113-第一百一十三章贷款(上)
一般来说,刘邦是不喜欢越南的小镇的,与影视上所看到的美国小镇的干净整洁比起来,越南的小镇简直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尤其是到所谓的传统圩日的时候,小镇街道上的人流简直可以用肩挨肩,背靠背来形容的,特别是在大热天,一不小心被人群夹在街道中间,半步也动弹不得,而周围的汗臭气、狐臭气、污水沟臭气、各种垃圾小商品的臭气,交织在一起,好像相约好似的,一齐往你的鼻子里钻,用不了一分钟,你便很有可能晕倒在街道中央的了。
然而尽管街道如此拥挤,但附近村子里的人还是很喜欢到镇上来赶圩,而且也没见到几个晕倒在街道中央,由此,你不得不佩服越南人民的艰苦忍耐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都能够生存得很好,恐怕在宇宙中也没多少地方是不适合他们生存的了。
当刘邦跟阮姐的丈夫——孙家,搭村里唯一的一趟破旧的客车到镇上去办事的时候,便遇到了这么一个镇上的传统圩日,那破车早已人满为患,却还是有人不停地往上挤,刘邦虽在上车时找到了一个座位,不必夹在人缝中了,但那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开得歪歪扭扭的,又是如此严重的超载,让人不得不替它担心,而且还得在心理上作好随时跳车的准备。
尽管如此,刘邦还是以顽强的生命力熬到了镇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大的奇迹。
孙家虽然在镇上混得不怎么样,但基本的办事程序他还是懂得的,他并没有立即去找某某银行的信贷员,而是先找镇长。俗话说,官大一级好办事,有了镇上的实力派领导发话,还怕那个信贷员不贷款吗?
孙家既然在镇上混过,镇长的家地哪里他还是知道的,但他并不急着去,因为镇长白天还是要上班的,到他家里怎么找得到人呢?所以他准备等晚上镇长下班的时候,再提着礼物去。他现在跟刘邦的任务便是先吃饭然后再去挑选礼物。
在挑选礼物方面,他也不想太过于标新立异,还是传统一些吧。于是让刘邦买了一瓶从中国进口的贵州茅台,一条从中国进口的中华香烟,外加几斤水果。这样的阵容,想必是不会太寒碜了的。他虽然不止一次地在会议上听到镇长一而再强调政府公务员一定要廉洁奉公,但自己并不是求他帮忙做什么违法的事,也不存在权钱交易的问题,只是礼貌性地探望一下老领导而已,想必是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好不容易挨到下午六点,估摸着镇长已经下班回家了,孙家便跟刘邦提着礼物来到他家门口敲门。
来开门的是一位四十上下的女人,她看到刘邦和孙家的怪样子,愣了一下,问道:“请问你们找谁?”
“请问镇长在家吗?我是小孙,找他有点事。”
“哦,他正在看电视呢,请进来吧!”镇长夫人说着,将刘邦和孙家让进屋去了。
镇长确实正坐在大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他本来不想站起来的,但看到孙家提了那么多的礼物,后面还跟着个年轻人,不知道是什么来头,多年官场上的摸爬滚打,已经让他锻炼出一套察颜观色的本领了——不明来历的人千万不能得罪。所以他很快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迎着孙家道:“哟,是小孙呀,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不是说你下海发财去了吗?怎么突然想起我这个老头子了?”
“镇长说哪里话,您风华正茂,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我们还想求您让沾点光呢。”
“小孙越来越会说话了啊!哎呀,你们来看看我这老头子,我已经很高兴了,还提着这么多的东西干吗呢?来,快快请坐。”镇长说着,一边将孙家和刘邦往沙发上让,一边让老婆去泡茶。
镇长这时竟也抽得空出来看着刘邦问道:“这位小哥是……我怎么看着非常面熟呀,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这位是刘邦,一位很能干的生意人。”孙家连忙介绍道。
“镇长,您好!”刘邦伸出手跟他握了握,道,“我以前常常听孙大哥提起您,说您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领导,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不过我是n市人,只来过琼山地区两次,镇长恐怕是没有见过我的。”
“噢,原来是这样,看来一定是我眼花了,老了,不中用了。”他刚想伸手到茶几上拿烟,刘邦连忙将自己手上的烟呈给他道:“镇长,抽支我这种烟吧,中国进口的,听说还不错。”
镇长用异样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心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人确实是有些来头的,单看他的交际能力便跟一般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了。
镇长用力吸了一口烟,然后缓缓地吐出来,很舒服似的闭着眼睛享受了片刻,这才把烟伸到烟灰缸边弹了弹,道:“说真的,你们这么晚来找我,不仅是看看我那么简单吧!”
“是这样,”孙家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我跟这位刘兄弟合伙办了个养猪场,但没想到现在物价上涨得那么厉害,资金有点不足了。我们觉得镇长您一向是提倡大力发展农副牧业,实现强镇富民的伟大战略的,所以便来找您想想办法了。”
yuedu_text_c();
“哦?你们办养猪场?现在猪价蛮高的,你们挺有眼光嘛!你们的想法很好,我们镇里一定要支持的,不过你们缺资金应该去找银行的信贷员呀?他们会给你们提供帮助的。”
“我们也想去,只不过我们跟他不熟,他未必肯贷款给我们啊!”
“这农林副牧业是镇里大力支持的,他怎么会不肯贷款呢!你们先去找他们问问看!”
“镇长,您在镇上那么久了,肯定熟悉不少银行方面的人,要不您打个电话约个信贷员出来,我们一起到镇上的龙飞大酒店去等他,怎么样?”
镇长自然是很想到那样的地方去的,但现在是在家里,老婆就在身边看着,他不得不拿眼睛去征求老婆的意见。
他老婆装作没看见,却走进卧室里面去了,临走时撂下一句话:“可别犯错误!”
镇长如奉到奉旨般,故意沉吟了一会儿,作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既然你们都上门来了,我再不帮一帮你们,就显得我太不近人情了,这样吧,我帮你们约xx 银行的行长和信贷员出来,至于具体的事情,我就再帮不了什么忙了,毕竟我也是位卑言轻啊!”
“您肯约他们出来,已经是给了我们天大的面子了。真的是太谢谢您了!”孙家千恩万谢地道。
114-第一百一十四章贷款(下)
却说有了镇长的亲自电话相约,xx银行行长和信贷员很快就屁颠屁颠地跑来了,笑话,他们敢不来么?除非他们不想在镇上混了。
刘邦、孙家和镇长是早已在龙飞大酒店订下包间了的,他们一来到,大家寒喧几句后,便开始让服务员拿菜单来点菜。他们都是半个乡下人,自然兼有乡下人的腼腆和城市人的大胆,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结合,但却全都体现在他们的身上了。
银行行长是一个秃了半边脑袋的小个子,也不知他是发福了还是酒精喝多了的缘故,从额头上去秃了的半边脑袋竟像是抹了一层油般,闪闪发亮。镇长介绍他说,是伍行长,在镇上可是有名的财神爷啊。
伍行长很谦虚地笑了笑,道:“敝人只是人民的提款机罢了,哪里称得上是财神爷?”他说完,很有教养似的,双手递上他的名片,道,“多多指教,多多指教!”
刘邦觉得他这一套既滑稽又可笑,然而,这却是小镇上不折不扣的镇情,是镇上的传统受到外来的思想影响,折中之后发展出来的一种怪异的镇情,它虽怪异,却已经被镇上和村里的人所接受,已经没有人觉得它有什么怪或者有什么不合适,倒是若有什么跟这种镇情对不上号的,人们倒觉得那才是奇怪的事呢。
世界的五粮液确实是有些劲头的,几杯酒下肚,大家的话多了,气氛也热烈起来。
伍行长瞪着他那精明的眼睛道:“镇长这么晚了请我们过来,肯定不是喝酒那么简单,有什么事您就直说,只要伍某能办得到的,一定竭尽全力去办……”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没事我就不能请你喝酒呀?来,老伍、小伍、小孙、小刘,大家今天能在这里相聚,也是一种缘分,我们一起干一杯!”
大家只好站起来举杯跟他碰了碰,难得镇长这么豪爽,心情这么好啊!
刘邦的酒量不是很好,但在应酬的时候,他一般都不会拒绝别人的敬酒的,特别是在跟一些不能得罪的老爷们喝酒的时候,如果拒绝了他们的敬酒,惹得他们不高兴了,事情怎么还有可能办得成功呢。不过刘邦也发现,这小镇确实跟城里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就拿菜来说,就比城里酒店的菜要油腻许多,像炒猪杂、炒茄子之类的,甚至于白切鹅、白切猪脚,也比城里的多了许多油,而且为了好吃,他们是放了许多的八角、茴香、沙姜之类的进去的,让人虽在当时吃起来香,但过后,嘴巴里却留有一种很浓重的味道——像大蒜味、八角味什么的混杂在一起,有时候连舌头都被这种味道搞得有点麻木了。
酒过三巡之后,镇长看到说些事情不会影响到喝酒的“雅兴”了,便带着几分醉意道:“老伍啊,还是你这财神爷当得舒服,天天都有人上门来求你。”
“不,不,我这提款机再怎么说也比不上您这一镇之长威风,您可是咱镇上的主心骨呀,您的双脚跺一跺,我们都得跟着摇晃好几天。”
“摇晃?我看你是喝醉了才摇晃的,我还是先跟你说正事吧,免得待会儿你喝醉了,耽误了人家的大事。”镇长说到这里,指着刘邦和孙家道,“这位小孙和小刘呢,想在村里办一家养猪场,你也知道,上级早已经下文了,要求我们一定要支持农林副牧业的发展,搞活农村经济,我正愁没有个示范点,到时候不好向县里交待呢,他们倒正好找上门来说办养猪场缺资金了。得,你是我们镇上的财神爷,希望你能帮他们一帮。”
伍行长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事了,不过他没料到的是,这两个长得斯斯文文的人竟是要办养猪场的,他原来还以为他们想要贷款去城里做什么事呢。不过无论是办什么事,既然是镇长牵的头,他自然不敢公然忤逆镇长的意思,故意塞了一口菜进嘴里,含含糊糊地道:“这个自然是要支持的,我都说了嘛,我就是镇里人民的提款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啊!”
“来,喝酒,不说那些扫兴的话了。”镇长又举起了酒杯,到此为止,他的任务可以说是已经完成了,难题已经交到伍行长的手上,他又怎么不为这个举杯庆祝呢!
伍行长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但问题是现在镇长已经将这烫手的山芋甩到自己的手上了,不接行吗?别说那两个不明来历的人,是否有什么背景,就是这镇长随便扣一顶帽子下来,说自己阻挠强镇富民的伟大政策,那可就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他现在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得一口答应镇长的请求,还得陪起笑脸与他把酒言欢。
然而伍行长毕竟是个老狐狸,他跟镇长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他总觉得镇长今晚的表现有点怪怪的,他虽说不清楚是什么,然而他毕竟对刘邦的底细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向一个不清楚底细的人贷款,风险是很大的,他至少得向了解更多的内容,要不也得多捞一点,不至于让自己太亏啊!
所以在吃饱喝足,众人都散去之时,伍行长借口扶镇长回去,以便向他打听更多的消息。
“镇长,刚才那两个跟我们一起吃饭的年轻人是您的什么亲戚呀?我以前怎么没见过呢?挺面生的。”
“噢,”镇长已经醉态可掬了,但神志还是清醒的,道,“那小孙以前是我们镇政府里的办事员,去年辞职下海了。而那小刘,据说是n市来的,想到我们这里投资办个养猪场。你管他们是不是我的亲戚呀,你看我像是一个以权谋私的人吗?”
“不像,不像。镇长您言重了,我只是随便问问,没别的什么意思。我们镇上谁不知道您是第一廉洁爱民的好领导呢!”伍行长连忙戴给他一顶高帽子,让镇长受用了好久。
yuedu_text_c();
115-第一百一十五章变数
当刘邦和孙家按伍行长的要求,将身份证、贷款申请证、村公所的证明、抵押物的价值证明等材料一一交到他的手上的时候,伍行长突然道:“你们申请的额度太高了,镇里的规定是十亿,而你们却申请十五亿,这个需要到县里才能办。”
“镇长不是说申请十五甚至二十亿都可以的吗?怎么又变了呢?”刘邦忍不住问道。
“是可以申请,甚至一百亿vnd都可以,但额度不同,审批权也不同啊,像我们这种基层的分行,能有十亿vnd的审批权已经算是很大的权力了。镇长他不做我们这一行,自然不知道我们的难处……”伍行长不停地倒着苦水,似乎他真的有天大的难处似的。
刘邦跟孙家商量了一下,觉得十亿vnd实在是太少,既然都开口向银行借了,不借多一点怎么能将养猪场办得起来呢!两人便决定到县里去咨询一下。
可他们还没走出银行信贷部的门口,信贷员小伍便追上来道:“两位请等一等,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刘邦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他既然有话要说,又搞得那么神神秘秘的,听听他的话也无妨。
两人便跟着他来到一个非常隐秘的角落,伍信贷员看看周围无人,便压低声音道:“你们到底是假不知道规矩还是真的不懂行情啊?”
这没头没脑的话说得刘邦和孙家都是一愣,过了好一会儿才傻乎乎地问道:“行情?什么行情呀?”
“就是……就是给信贷员适当的‘辛苦费’呀!”对于这两个老是不开窍的槐木脑袋,伍信贷员真的很恼火。居然连这点行规都不知道,还来借钱呢,真当人家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