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一次,吃过午饭一次,对于“宅”在寝室里的小米来说很容易控制。
由于吃得越油腻越多肚子就越痛拉得越多,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在心理上抑制了她想吃的欲望,所以,胃口减小得很顺利。
虽然,其间也度过了很多辛苦的感觉。比如,刚减少食量时的痛苦,开始拉肚子时的腹痛,每天晚上跑完步后的饥饿难耐但还是要忍到第2天早上。
是的,在减肥这个问题上,小米有时都很佩服自己的毅力。
小米每周和“兔子”一起“甩火腿”(走路)进城,因为她们学校的新校区在离市中心很远的一个镇上,这又相当于让自己运动了一番。
有了减肥的惯性,麦小感到轻松多了,随时随地都有减肥的心情和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每一周进城在药店里称体重,都很规律地瘦两斤下来。所以,第一个月完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瘦了8斤,多么鼓舞人的成效啊。
于是继续,看到xx减肥药的好,都不止买盒装的了,干脆买筒装的,多,算下来划算。
一做二不休,以前一前只吃一袋药,一天拉三次;现在乘胜追击,早晚各吃一袋,这样,吃完晚饭还要拉一次。所以,为了减肥,麦小米只能牺牲出去耍的机会,天天窝在寝室里等待。
这就是减肥的辛苦,不光是节食的困难,腹泻的痛苦,晚上跑步的劳累,还有,不能在这大学最后的轻松时光里,无牵无挂地疯玩。
但是,自己造成的,必须由自己来还。(说得好严重)
第2个月下来,小米整整瘦了16斤,还有一点点就可以下100斤恢复到自己以往的身材了。疲惫过后,她感到心情大好。还是美丽才能带给自己好心情,真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么想的。
这个时候的她,食量已经减得很少了,无论中午还是晚上,3毛钱不到2两的饭她都经常要剩一半,对菜和零食也没了多少胃口,她感到自己有继续瘦下去的趋势,但同时发现的是,自己的胃肯定出了点问题。
因为,有天午后,在吃过了一点点饭和普通的蔬菜后,她开始感到胃痛难忍,想吐,又吐不出来,她躺在床上整整痛了一个下午,直到吃了邹同学给的胃药后才慢慢好起来。她想,应该是以前的大吃和现在的少吃造成胃在短时间内的急剧收缩,所以才会出现类似胃炎的东东。看来,自己为了减肥,对肠胃是有点不公平。
而小米减肥的事情在学校的某个圈子里也传开了。某天晚上,一个长得很像韩红但蹦迪特漂亮的校友找到了小米的寝室,向她咨询减肥的方法,她一边翻弄着xx减肥药的大罐罐,一边着急地问:“真有那么好的效果吗?”
反正,小米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减肥的全部方法都告诉了这个比当初的自己都胖得多的女生。看着她满意的离开,她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她真诚地希望每个女孩子都能尽快找到自己的美丽。
而看着自己腰身上因为急速瘦下来而留下的纹路,她暗暗发誓:以后绝不能让自己长胖了。
这就是为什么7年后的她会患上所谓的“瘦身强迫症”的原因。
42-再来成都前魏三篇
麦小米经过了长达3个月的魔鬼减肥后,20斤可怕的脂肪被彻底赶走,甚至还比以前还轻了一点点,终于又恢复了以前的苗条身材。不过,胃口比起以前变得相当小了,多吃一口胃都不太舒服。连以前最喜欢吃的米饭也只能浅尝辄止了。
适逢5、6月,她又开心地穿上了紧身的夏装。日以继夜地看完整整两个月的书,好热闹地她又开始走出寝室,和同学在初夏灿烂而轻松的阳光下疯玩。眉开眼笑。
写到这里,不免要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魏三。
魏三原名魏xx,是小米的高中同学。虽然他是独生子,但在大家族的排行中位列第三,所以“魏三”的喊法不知怎么就传开了,从高中叫到大学再叫到现在。喊起来朗朗上口,自然亲切。
魏三和小米考的同一间大学,而且都是中文系。只不过小米在新闻班,他在汉语言文学班。魏三为人厚道,特别适合做朋友的类型。
读大一的时候,小米和高中班上另一个考上本所大学历史系的女同学阿静玩得特别好。她们经常窝在阿静在3楼的女生寝室里,打电话给魏三,让他去买两个锅盔凉粉上来。
锅盔凉粉是当地的特色,就是将松软有嚼劲的锅盔里夹满酸辣的川北凉粉。一口咬下去,又美味又饱腹。
于是,好人魏三二话不说就跑到校门外100米的摊点,买两个热乎乎的锅盔凉粉,鬼鬼祟祟地想办法躲开女生寝室管理员唐姨的目光、随时都可以出现的“枪林弹雨”以及楼道女生们诧异的目光,直奔三楼。
于是,小米一边吃着盼望良久的锅盔凉粉一边惦记着原本还是有些矜持的魏三的勇敢和无私。
有些朋友,的确值得交往一辈子。
大二的时候,魏三喜欢上了同班一女孩。小米为回报魏三平素的好,极其主动地参与了此事。帮他出谋划策、帮他约那女孩出来。可是那女孩似乎对我们老实的魏三没有感觉。小米隐约记得,魏三失恋那阵,谁也不想说,谁也不想理,一个人连着几个晚上在操场上疯狂跑步,跑得大汗淋漓,似乎想把所有的委屈和郁闷都通过这种辛苦的方式、汹涌的汗水发泄出来。
小米和阿静在旁边看着干着急。魏三其实五官长得挺英俊的,后来她觉得他特像香港tvb里的一个在《珠光宝气》饰演过重要角色的男艺人。
不久,魏三就恢复了以往的快乐。毕竟,时间不长,伤害不深。
yuedu_text_c();
大三的时候小米忙着耍朋友,和魏三接触不多。
就是现在了,大四的下学期,小米除了写论文无所事事。没有课,没有男朋友。所以百无聊赖的时候就把魏三拖出来耍。
有一个礼拜的时间,小米天天在床上赶几篇关于文学的论文,懒得下床去打饭,所以她给魏三打电话让她给他带一份烧烤饭。
烧烤饭是他们校门外买烧烤的小摊发明的。将烧烤的菜剁碎,弄成铁板烧那样,然后把白米饭混进去一起炒,其实也就是炒饭,只不过自己挑选的各式烧烤菜和米饭混在一起制成的炒饭还真的是香喷喷。而且不贵,2元钱一份,吃腻了食堂的时候就出来要一份,生意火爆。
没想到这次不知忙什么的魏三居然拒绝了她,还有点阴阳怪气地说:“自己去买,做人要独立。”把小米气得,让她像个任性惯了的孩子一样恼怒而憋屈。自己下床去打了饭。
后来,估计魏三想想觉得那句画蛇添足的话不妥,又打了个电话过来解释,并且在第2天晚饭的时候请她吃了一包酸辣粉丝外加一个五香蛋和一根火腿肠,才彻底平息了她的“怨恨”。
小米的寝室在1楼,阳台的防盗窗外就是院子,所以魏三啊,室友的男朋友啊这些就从窗外递东西进来,非常方便。
魏三说他一直记得小米有一次强迫他消费:小米喜欢喝咖啡,所以她每次逛超市都会买一两盒咖啡囤在寝室里。当时流行一种“铭咖啡”,分巴西、夏威夷等四种口味。有一次搞促销,一大盒40袋,四个种类都有,30多点钱,还外送一只红色咖啡杯,心动的小米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可是买回来后,咖啡还没喝几袋,她就出现经济危机、财政赤字了,急需现金,所以她马上找到了魏三这个下家,要把剩下的咖啡以9折强制出售。
魏三根本不喜欢喝咖啡,可是做为好人的他看到小米可怜巴巴的神情,还是买下了它。
小米一边高兴地接过那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20几块钱(这可是她当时10顿的饭票哦),一边还似乎很吃亏地对魏三说,你还是赚到了,九折哦。弄得魏三哭笑不得。
而那个促使小米买下咖啡的理由那只红色的咖啡杯,就从此蒙上了灰尘。
而关于魏三这个人,毕业后,麦小米一直是以一种很真诚的态度来描述和惦记的。
43-再来成都前非典篇
小米快毕业的时候,正是“非典”最严重的时候。所以,学校也关上了大门,不准学生出入。从外地回来的学生必须隔离观察几天。
心惊胆战之余,这种混乱也造成了学生们的极度自由。因为,人数较多的大课停上,这样,小米他们年级的毕业论文答辩就一拖再拖,最后,居然不了了之,好不轻松。
小米的毕业论文比较另类,因为那段时间她比较喜欢安妮宝贝,所以写了一篇冗长的关于她的书评,题目是《清醒的绝望》,通篇华丽而颓败的文字,内容却奇异而空洞。她的论文导师是一位教过他们《泰国文学》总是时刻提醒学生天凉记得加衣服的温暖的70多岁的老太太。小米一边写一边想,导师知道安妮宝贝吗?能适应annybaby诡异阴郁的非传统文学风格和小米同学无病呻吟的论文风格吗?
她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一场非典,让她那等待审判一般以及害怕被抽到论文答辩的一直悬起的心终于肆无忌惮地落下了。而老张那篇对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书评让她第一次见识并佩服了他的文笔和思想。原来,兄弟伙些都是深藏不露的家伙啊。
当她知道论文答辩已在众学生的人身安全面前被取消时,遂开始了毕业前最后的疯狂。
她和几个男生翻过学校角落里高高的围墙出去吃火锅;她用毕业前退还的不知是什么费用疯狂“血拼”(这里的所谓血拼,自然不是指在商场里,因为,卖了她这个穷学生,也买不起什么名牌);他们喝醉了酒在一同学在城里租住的房子里睡得横七竖八;他们悄悄摸回学校的时候被保安逮个正着,后来,还是其中一个老爸当官财大气粗的同学用几包“软云”搞定。……
他们晚上在操场跑步,打羽毛球,打羽毛球的时候还互相笑言:谁输了,就以身相许;当时的学校广播里老是放刘德华的《缠绵》:轻轻捧着你的脸,吹干你的泪眼。……深情而煽情。小米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那首歌的;他们还喜欢去学校外面一家很便宜专为学生开放的小酒吧喝点小酒小饮料蹦点小迪,一个属于纯真年代的“场所”。……
老张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那个令他今生刻骨铭心的女孩燕子。他从成都某实习单位回学校,她因为父亲住院回了趟家后回学校,都被隔离。一起哄抢好饭好菜的时候,他们认识了。
从红苕的口中得知,他先隔离出来后,他开始追她;等她也隔离出来后,他追上了她。这是老张的初恋,所以突如其来的幸福让他措手不及。他们不看电影、不唱歌、不跳舞、不泡吧、不逛街,……天天在校园里逛,以至于把学校的每个角落都逛得一丝不苟、记得清清楚楚。当然,这种生活也是很单纯而快乐的,因为有爱。后来,燕子就在老张此后的生活中上演了万般传奇的故事。
总之,2003年5、6月,那段被“非典”弄得混乱不堪颓废不堪又快乐不堪的日子,真真是值得带着笑和含着泪去回忆。
99级的年级毕业晚餐,小米喝了6瓶酒,然后醉得摇摇晃晃,她在偌大而拥挤的食堂餐厅里穿梭,看到了2班的魏三。魏三当时已签到成都郊区的一所中学教语文,她知道以后相聚的日子会越来越少,绝对不会再像现在一样一个电话几分钟就会出现在面前,所以她有些伤感,她觉着手中满满的酒杯对着魏三说:“来,干了!” 魏三劝她少喝点,可她早已一饮而尽。
班上的毕业聚餐是吃的自助火锅。全班都喝了很多酒,第一个开始哭的居然是一向冷静的桃子,当时她的脸喝得通红,哭得稀里哗啦;大家都很舍不得这个个性张扬的新闻班,都舍不得那个看起来都点颓废其实处处都在为学生着想的班主任王老师;女生哭声一片,男生不好意思都躲在厕所里哭。
可奇怪的是,小米虽然也很伤感,但她却没有掉一滴眼泪。是因为她天生那幅硬朗的心肠像男人一般的个性?还是想到又可以继续到成都奋斗的诱惑在作怪?只是,她的确没有哭,她没有眼泪,她确实不喜欢流泪。
下面是节选的红苕后来在博客中描写关于毕业前的文字:“ 阳光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脸有被晒黑的感觉。这是夏日里平常的一天。炎热已经来临,北方的余温还留在上一年,人们在校园里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我像只失去了灵魂的苍蝇,在校园里游荡,把每一个网吧、商店、租书店都逛了至少两遍。虽然时值考试时期,可网吧还是塞满了灵魂空虚的人,商店里大群的女生在抢购夜宵(一个女生告诉我,她们平时辛辛苦苦节食,减肥,临到毕业,要放纵一下自己的食欲),大学生活动中心隐约传来了女生独唱的声音,好像是数学系在搞谢师晚会……我就像不是这个学校的一分子,所有这些和我毫无关系一样。最后,毫无收获的我又无聊地回到了寝室。躺在床上看已经看过好几遍的《红高粱家族》。快毕业了,竟感觉是那么无聊!”
小米工作后才发现红苕其实文笔很好,慵懒调侃而充满思想的语言让她喜欢。红苕听到评价后得意地说:“哈哈,我是文学青年啊。”
44-再到成都从头开始
yuedu_text_c();
毕业了,当麦小米把伴随自己4年的棕垫、垫絮、蚊帐、凉席等卖给镇上的居民后,当她整理好最后一包编织口袋后,低两级换新寝室的学妹们就迫不及待地从窗边打望到挤进这间能带给她们新鲜感和未知的梦想的1楼寝室。
小米失落而伤感地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可以容下她所有懒惰散漫和不负责任的寝室,拖着大大的行李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清晨6点坐上回家乡的汽车时,她知道,如果说2002年在成都充满故事的漂泊是一种小试牛刀,那么,从现在起,她于狂恋的城市和对癫狂的梦想的奋斗才是一个真实而艰难的开始。
因为,当大多数同学分别签了或牛或小的新闻单位只等着愉快上岗之即,她连一个意向性的单位也没有。她现在手里握着的,除了02年在a报3个月的实习记者工作经验,就是没有任何谈资的学历、奖励以及寸草不生的关系网。
所以,在她回家的7个小时的路程中,她好好地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人生。
老妈曾劝过她,实在不行,先在老家找个工作从解决温饱问题和积累工作经验干起。她知道老妈是舍不得她,舍不得她在那个牛人能人烂人都挤爆棚的在全国也数一数二的成都新闻圈子里沦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炮灰。
但她依然决定,还是要去成都。三年内住进电梯公寓,五年内买车买房。
两天后,当她再次坐上从家乡到成都的列车时,当她在1年后的夏天再次穿梭在火车北站的滚滚人流中时,她已少了许多当初的惶恐与迷茫。毕竟,成都于她再不是个陌生而迷惘的城市,她在北边和市中心已经踩下了那么多的脚印。
而现在,她托大学同学老梁帮她租的房子在东边。她争取,在成都的东南西北中1、2、3环路加以后的4、5环路加绕城高速……通通留下她与自己小小的脸型极不相称的37码(后来不知为什么缩到了36码)的大脚印。
现在,她一边在车站寻觅到双林中横路的公交车,一边给老梁打电话。老梁已经在z报开始上班了。听说老梁是个才女,特别会写经济类的新闻和文章,后来居然成了同班同学红苕的实习老师。这是小米望尘莫及的。虽然小米当初写的诸多社会新闻深受a报领导的赏识,但是感性而小资的她作为一个只对文学痴迷而对政治经济有点脑残的后文学青年,相信自己永远也不想看更不用说写类似于《21世纪经济报道》里那些枯燥而艰深文章。
现在,小米觉得老梁不仅是一个拥有男性理性中性思维能力的才女,还是一个好人。因为她托报社的摄影记者为她租到了一套价格很理想的套二。420元。和室友一人210元。
在双林中横路上,一个绿化很成熟所以蚊子特别多的老小区内;房子有点简陋,但这不是小米在乎的。她住的那间带阳台的屋子,有一张大床,有一个老式的喷着潮湿气味的衣柜,有一只昏黄的布满灰尘的白炽灯炮,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