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故事下半段2
而红苕在这个冬天的爱情故事,却有点像很多肥皂剧里的庸俗情节一样。一边是爱情,另一边还是爱情。让身材清瘦的红苕力不从心。
其实这种类似“脚踩两只船”的令女人们极端痛恨的恶劣行为本不是红苕的本意。善良的他无意伤害任何人,尤其是他爱的女人和爱他的女人。世间最残忍的事情,总是始于爱,终于恨。人,尤其是年轻人难以理智控制的两种情感。那个冬天,小米一直在想,又黑又瘦的红苕到底哪点好,一个冬天就有两个女人缠绕在他的身边。
红苕的第一个女朋友,也就是他的初恋,叫香香,当然不是唱〈老鼠爱大米〉那个小乖小乖的香香,而是一个身高1米7和红苕站在一起看起来不相上下的很知性的一个女孩。她比红苕高一级,彼此很相爱,但是她毕业后因为距离、发展方向等等各种复杂的现实原因而不得不分手。这个手,分得总有那么点不甘。所以就注定了后来,在这个2003年的冬天像火山一样爆发、像藤蔓一样缠绕。
红苕的第二个女朋友,叫倩倩,是成都郊县的一位老师,长得小巧玲珑,依偎在清瘦的红苕身边,还蛮登对。
小米他们只见过她一次,一次和谷子、老张他们伙起吃串串香,红苕带上了她。娇小、文静、喜欢倾听和甜甜地笑,小米对她的印象很好,所以借着酒意就喊起了“嫂子”,其他人也跟着喊,一时间,饭桌上全是“嫂子”的音符在腾腾热气中流动。倩倩被叫得很不好意思,低下头,依偎在红苕身边。红苕也喝了酒,扯开嗓门叫:“莫乱喊,哦。”众人大笑。
吃完饭去逛春熙路,红苕和倩倩走在前面。小米看着她小鸟依人的背影,不知怎么的,觉得她比香香似乎更适合红苕。虽然红苕曾承认,他辣文的是香香,分手的理由有着不可抗力,但倩倩比香香对红苕更多的依赖,似乎更是一种可以长久下去的理由。
但是,红苕和倩倩并没有长久多久,因为,香香在这时又出现了。
香香突然到成都找红苕让他那本来已经静若止水平淡无奇的生活像突然投下了一块巨大而美丽的五花石,惶恐而惊喜,给这个冬天的爱情故事徒增了一段高亢而热烈的小提琴协奏曲。
那是12月的冬夜,快要临近圣诞。红苕送一起看完电影的倩倩回家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往家里狂奔。那时,他和老刘、老巫等众人在玉双路租的房子。当自行车刚驶进小区大门时,他看到一个修长的黑影向他扑了过来,把他吓了一大跳。但随之传来的是,消失很久但依然熟悉的声音。让红苕全身血液急速上涌,本来已经冻得冰冷的身体开始微微发汗。
“香香,你怎么在这里?”红苕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兴奋之余,他很庆幸倩倩不在旁边。其实,倩倩在又如何,他和香香早已分手了啊。但他就是不想让香香知道有倩倩的存在,也许是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小团一直燃烧的期待的火焰。这火焰,那么热,热得他奢望能够熔化掉一切阻挡他们在一起的现实障碍。
“哈哈,我过来看你啊,看你现在过得好不好。” 香香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在不断地往冰冷的手上哈着热气。估计是在户外等得太久了。冷风萧瑟。
“过来之前干嘛不先给我打个电话。”其实自香香去年毕业后,他们已经快一年没通过电话了。红苕想到之前几个小时当他和倩倩在温暖的电影院互相依偎着看法国文艺片时,香香就这样一个人等在冷风中,其实他没有任何错,但他心里很内疚,也许,爱就是这样。
“我想给你个惊喜啊。打了电话就没意思了。” 香香是个喜欢制造浪漫的女孩子。红苕不知道这是不是吸引他的理由之一。
香香不想上楼,于是他们就去了离她住的宾馆很近的小酒吧喝酒。香香和红苕是老乡,那边的人喝酒都有点厉害。那天晚上,他们喝了很多酒。喝醉的人情感最脆弱,就在那个时候,就在那个夜晚,他们恍惚已回到了那相爱的最初,没有任何阻碍地纯粹地爱着,浪漫而美好。而就是在那一刻,红苕才意识到,他爱的人依然是香香,可怜的倩倩不过是无聊岁月中的一个替身罢了。
可是,一个晚上的时光总是匆忙得有些残酷,香香是来成都出差的,第2天下午就要搭火车回老家的单位。在离别的车站,他们相对无言,昨天晚上所有的没有负担的、放纵幸福的幻觉已经悄然而去,一切变回了现实。他们依然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
再三说着珍重珍重
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
再三说着别送别送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
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yuedu_text_c();
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当火车缓缓开动的那一刹那,红苕心中有种从此决裂般的痛苦,他知道以后再也不可能了,连这种难得的相见也不可能了,也许他会有他的倩倩,而香香也会有陪在她身边的mr right。一种从此相忘于江湖的绝望和悲壮。
红苕是从火车站慢慢走回家的,从北门到东边,不知走了多少时辰。一路上,他的情绪跌入谷底,那团曾一直在风中熊熊燃烧的火焰终于在这一夜之后彻底熄灭了。不管心中有多少的疼痛和不甘,他终要面对这个现实,这个他从去年就注定一定要成都漂泊出一个未来的现实。
还好,他不是一无所有,除了那个从发生血案的药业公司出来后重新在某报找的记者工作,还有一个对他死心塌地的倩倩。他爱的人走了,剩下一个爱他的人也不错。红苕就决定这样了,从现在起,收回以前那颗不安分的、动荡的心,好好对待倩倩。
他正想着,决定给倩倩打个电话,约她今天晚上一起吃晚饭。他想,替身也好,棋子也好,至少他决定去努力了,努力爱上她。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倩倩居然掐断了他的电话,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正纳闷间,良久过后,收到了倩倩发来的一个冗长的短信。读罢,红苕完全崩溃。
原来,在红苕与香香在站台道别的时候,正好被来送朋友的倩倩看个正着。一个本来已经完全结束这段纠缠不清的感情预示着新生的goodbyekiss却偏偏又葬送了一段新的感情。就像〈刑事侦辑档案〉里的江子山一样,不过江子山失去了阿man还有唐心,但红苕失去了倩倩却也不能拥有香香。
世事难料,爱情残忍。
倩倩外表娇弱,内心坚硬。她再爱红苕,也再也不愿意去触碰揉进了哪怕一粒沙子的感情。她不在乎过去,她只在乎她已经和红苕在一起时,却出现的那个不管代表任何意义的kiss。
红苕很郁闷,失去香香的痛苦和失去倩倩的遗憾,构成他这个冬天爱情故事最短暂也最强烈的悲怆尾音。
小米从此事中悟到,不管是处于任何环境、任何动机、主动还是被动,脚踩两只船终究是要翻船的,唯一的区别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这个冬天,发生在他们四人身上的爱情故事,除了老张,其他都是以悲剧收场。如同冬天呼呼的冷风,我们在痛苦中顽强地抵御着。
75-圣诞节奇遇
转眼,2003年的圣诞节到了。天府广场上开始流行起用充气棒互相打闹的人群。桃子突然请假来到成都,不知是想缓解失恋的郁闷还是想在组织中寻找温暖,让小米、老张和红苕好不惊喜。
平安夜晚上,他们在天府广场逛了一圈,赤手空拳地实在难以招架众人的充气棒,性格急躁的小米甚至还踢了一脚一个用充气棒打她头的陌生男孩子。他们怕事情闹大,先溜为妙。
后来不知怎么就走了八宝街附近,那个离她之前在通锦桥租房子很近的地方,那个记忆着她和jack爱情的地方。一种猛烈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她的泪不知不觉就流出来了,和天上下的时有时无的雨雪混在一起,含在嘴里是淡淡的咸味。此时,不知jack在做什么?是在酒吧里卖力演唱为前来狂欢的人群制造欢乐?还是陪着那金发女人坐在昏暗的角落,一边喝酒一边?甚至,就在那辆她一辈子都能记得车牌的宝马730里,躲避着外面的寒冷,彼此取暖、放纵渴望?……她不敢再想了,她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
那时候的他们有点幼稚,有浓重的反日情绪,除了抵制日货,他们用在染房街买的雪花剂在所有丰田、本田、飞度等日产轿车上乱喷雪花。其实,他们的这种做法真的很幼稚,即使反日,这种代表着圣诞气氛的雪花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喷累了,就坐在某大银行高高的台阶上休息。呼吸着冷风,思绪停滞。可一会桃子却突然碰了碰小米,贴在她耳边急促地说:“快看,就是那女的,李郁的新欢。”桃子激动的情绪大大滋长了小米的好奇心,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打扮得很街头的小个子女生。
但小米很快就反应过来,她认识她,以前在jack工作的酒吧里唱歌,虽只见过一面,但对她的一切了如指掌。因为,她的打扮太过另类,更因为,她是一个地道的女同性恋者。那一次,她就是因为被之前的女朋友甩了而在酒吧里将阿may的《听海》唱得肝肠寸断的。
9月底,她去了重庆,也在酒吧唱歌,但她的性取向绝对不会改变,因为她是天生的同性恋,不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她和李郁的所谓关系,只不过是李郁想掩盖其他什么而制造的一个安全的谎言。
因为,如果没有今天的奇遇,这个谎言也许会永远完好不缺、坚不可摧地存活在他们分手的理由里。
桃子知晓一切后大为震惊、久久不语。她一直以为,一个男人辜负一个女人不管怎样肯定是因为另一个女人。既然他根本没有别的女人,为什么又要生生制造一个假的新欢出来?他和她分手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桃子那本来已经逐渐平静的心情就在这一个没有任何预感的圣诞节突然大起大落,说不清楚是惊喜还是悲哀。惊喜的是李郁并没有别的女人,她是唯一;悲哀的是连别的女人都没有,还如此坚决地和她分手,难道她的魅力就那样匮乏?
小米似乎看出了桃子的心思,她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她,以及安慰自己,她们就这样一直握着手,传递着彼此的温度和悲情。
这世界到底为了什么而沉沦
如果注定要悲情
我为何而生
爱会是一辈子的事
yuedu_text_c();
只是我不能
说了谎去掩饰
一开始的真
……
在悲情城市我们就爱到这里
没有人能保留快乐的权利
我只能站在这里
为自己戴上面具
用冷漠承受审判一次次降临
在悲情城市我们就恨到这里
所有的遭遇也许都是命运
只是我措手不及
应该多点勇气
趁幸福毁灭之前说出我爱你
……
那天晚上,一向比较急性子的红苕也变得很沉默,老张更不必说了。四个人就那样长久地在高高的台阶上坐着,忘记了寒冷,忘记了时间,看着天空中飘飞的纯净的雨雪,看着街道上成双成对的戴着靓丽毛线帽和笨重卡通手套的小情侣们,看着他们幸福的笑脸,他们也笑了。他们相信,一切烦恼终将过去,幸福总有一天会来敲门。
是的,孤独是四个人的狂欢。在这个圣诞节,孤独地过也是一种过法,至少他们静静地感受过最静止和原始的美丽,暂时抛开了来自生命的疼痛。
76-难道和杀人游戏有关?
圣诞过了,不知不觉就是新年了。元旦之前,小米的单位请所有员工出去吃喝玩乐一天。就是在那个山明水秀不知叫什么名字的农家乐里,小米第一次接触了“杀人游戏”。
想毕现在几乎所有年轻人对这个游戏都从略懂一二到手法老道。后来成都不仅很多茶楼里深夜都充斥着“杀人”的呼声,还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专玩这个游戏的“杀人吧”。流行程度不言而喻。
而在2004年的公历新年之即,小米还是第一次战战兢兢地跟着学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游戏。其实,游戏的逼真程度在那天简陋的湖边场所,完全倚赖“法官”对场景和情节的描述能力,以及个人的想象力。
开始,小米很怕抽到杀手牌,一是她不知道该杀谁,二是对游戏还不太熟练、怕很难为自己辩护。而幸运的是,晚饭之前,她居然真的一次也没抽到杀手牌,因此,她就拥有了很多机会可以放松心情慢慢熟悉这个游戏。
晚饭过后,有几个瘾很大的同事就着饭桌又开始玩起来,而且要求全体参加。当时,小米喝了点酒,有点晕乎乎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跟着大家叫嚣起来。人多,就玩起了双杀手,双警察,一通乱杀,激辩酒桌,警灯雷鸣……
小米眼前隐约出现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用丝袜蒙着头的、轮廓狰狞的男子对着小巷里匆匆行走的女子的头部开了一枪,然后迅速消失在浓黑的夜幕中。第二天清晨,有目击者发现死者,于是警察赶来,封锁现场,法医陈述着初步推断,情报科搜集证据……直到破案,才发现,原来……
推断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出人意料,如同柯南道尔抑或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写的侦探小说一样,才是杀人游戏最精彩和诱惑的地方。
小米一边胡乱玩着游戏,一边不受意识控制地乱想着,她的眼前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画面,甚至还出现了李郁的影像。她自己都被吓了一大跳,她想也许是之前圣诞节提到过他,也许是觉得他有什么事情瞒着桃子所以不自觉地和这种案件扯在一起。她就这样一直轻飘飘地遐想着,直到听到有人喊:“小米,你被杀了。”
那天,就在这个表面单调重复、实则内容丰富的杀人游戏中度过了。我们善变的麦小米那几天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春节过后就换工作。虽然春节后就差不多快转正了。但试用期一个月才800元,早上赶精准的8点半,办公室冷得像冰窖,中午连工作餐都没有……她细数着此工作的种种罪状,完全忘记了重新找一份工作重新度过低薪艰苦的试用期是多么不容易。
年轻的时候最容易冲动,不看长远,只看眼前,只要一想到不想干了,一想到摆脱此事的轻松感,就会觉得要继续坚持比跳楼还痛苦。
所以,2004年的小米,慵懒地上着班,等着1月底的春节。
可就在此时,她却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yuedu_text_c();
那天早上,她泡好滚烫的决明子水后,一边握着杯子取暖,一边在各大网站上搜索着有用的新闻。虽然要找寻的是与食品行业相关的稿件,但她历来有个习惯就是先要在门户网站上看看大新闻大事件。
她首先看到的是一张很清晰的李郁的半身照片,照片上的他剪着短短的平头,目光炯炯,表情冷峻,没戴眼镜,穿着警服。照片旁边,是一条很长的新闻报道,标题是“卧底干探铲除重庆最大贩毒窝点”。小米的头“轰”地一声就大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她心跳加速地看完整篇报道后,突然有一种如坠梦里的感觉。她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手腕,有痛感,的确是真实发生的离奇事件。
原来,李郁根本不是某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他曾经是中国公安大学的高材生,1998年分配到重庆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一些经济犯罪案件。后来,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冷静、处变不惊的优势,开始担任卧底工作。开始还只是负责经济案件,后来,也就是2003年11月,为了除掉重庆最大的贩毒窝点,他摇身变成了一个小混混。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自身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