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答的时候,小妹突然脆生生地冒了一句:“雷锋!”吕言在震惊之后爆出一阵爆笑。
吕言回来讲给小米听后,获得的也是一阵爆笑。小米想,把那经典头像看久了,还是有点雷锋的味道了。主要是帽子。但,不知何时,我们的雷锋也顺应潮流把头发烫卷了?
104-突然想考研
小米是个脑袋里时不时会冒出点新奇古怪的念头、于是乎说风就是雨、但坚持的耐力的确不敢恭维的女子。
比如《漫生活》之前在好几家单位呆过,但坚守时间最多的也不超过半年,最无敌的居然就只有一天之久。红苕说经常跳槽很不好,因为在任何一个单位都会经历一段艰苦、难熬、不适应的时光,挺过去就好了。而因为这些迈不过的沟壑而随时跳槽的话,不但永远都不能在一个单位稳定乃至晋升,夸张的一辈子都游走在形形色色的试用期边缘,后悔一生。
红苕的这番话之所以很有道理,是因为他和小米一样,都是过来人,都是属于那种性格急躁、暂时看不到曙光就想撤退、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和直属领导大吵一架、然后故作潇洒留下一个骄傲的白眼走人于是瞬间失业的人。不过他现在好了,在一家市场报的房产部稳定下来了,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经历了在《漫生活》长达一年多的历练、也终于成功地迈过了一些沟沟坎坎的小米,对于红苕的这番话完全是举双脚赞同。
终于稳定下来了,终于不用频繁跳槽无法给父母和自己交代了,终于可以游哉游哉地在气场很年轻的办公室里“漂亮”地工作了。这是一种被风雨洗礼之后的彩虹状态。
不过,最近,气定神闲的麦小米又开始觉得有些无聊。工作没什么挑战了,大冬天的,也不想过那些酒后伤身的夜生活了,而最重要的是,今年,小米同志已经25岁了,来成都也已经3年多了,她想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应该再有点突破。
于是,在这个2006年快到春节的某天,她想到了考研。其实,这个想法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小米一直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那所就读了四年的一般本科院校不甚满意,其实,在她的心中,一直有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在川大读几年书,那么,对于现在,唯有考研。
之前几年,因为一直忙于生存,考研的想法也就被深埋于劳累的心底。在每一个气喘吁吁下班的夜晚,除了休息,还是想休息。
现在不一样了,工作稳定了,为什么不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小米好的地方就在于,决定一件事情异常果断,行动起来也敏捷如猫。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她就和吕言提着水果、抱着小熊公仔去拜访吕言刚生完孩子的大学同学。他们虽然在川大读的公共管理专业,但那女同学社交广泛,认识中文系的某位导师。
那天,小米在那女同学家很是激动,满眼放光,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穿着高跟鞋、夹着书本在川大校园里优雅地走着去上课的情景。虽然她和吕言刚开始时就喜欢在川大里转悠,看盛夏时拥挤地开满池塘的白莲花。但前一种感觉不同,那是一种已经完全属于自己的、实现少年时代梦想的骄傲的感觉。
麦小米的性格像兔子的动作一样冲动。春节过后,川大刚开学,她就冲到中文系去买书。她打定主义考“比较文学”专业,因为她深爱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其实选择“比较文学”这个专业也很冲动,她就觉得名字好听,很洋气,就决定了。
买书的时候,好心又有经验的老师告诉她先买几本重要的看着,看完再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再买。她不听,非要表示自己的执着和诚意,一口气买了一大堆,她说,无所谓,即使不能用于考试,我就想看,书中自有黄金屋嘛。其中的“世界文学概论”又厚又重,还分几册。老师笑得很灿烂,似乎在想,希望明年是否能在校园里看到这个固执而特别的女孩子。
那天,小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几口袋书提回家。她的脸颊因为激动而泛起了微微的粉红色,平时很是少见。她巴不得明天开始就开心地啃这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书。她给自己做了一份计划表,每天早起一小时,上班之前先看一小时的书;中午放弃午休,在办公室看书;晚上,写完稿子如果还有时间的话继续看书;双休,只耍一天,另一天看书。这样安排下来,似乎既不耽误工作,又不影响考研,一箭双雕的安排。
于是,在这个2006年开始不久的日子里,麦小米要下苦功夫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了。
对于这个小米突然告诉自己的决定,吕言虽然表示支持,但是对于对方的身体精神状况以及能持续多久的激|情和耐力暂时持怀疑态度。
105-准备考研的日子
准备考研的日子,是新鲜而充满激|情的。小米每天早上7点起床,收拾完毕后看一小时的英语书。之所以选择早上看英语是因为,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人也倍感神清气爽,记忆力超好,是背英语单词、增强语感的好时机。
她想起自己读大一的时候,每天早上坚持6点钟寝室亮灯的时候起床,洗漱完毕后拿着亮闪闪的饭盒奔向食堂打份稀饭馒头或是豆浆米糕,美滋滋地吃完(那个时候,小得不能再小的快乐也很满足)后,就冲去教学楼空着的教室里抢位子上自习。也是在每个天光微明、气息清新的早晨,拿着英语书啃,觉得生活好充实快乐。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小米就很顺利地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直奔六级去了。她永远都记得大二的第一堂英语课,那个性格开放、语言幽默的60几岁的英语老头老师对着全班宣布:麦小米同学已经过了英语四级了,实际上她已经完成了本科的英语任务,从此以后,她可以自由选择来不来上课了。
在同学们极其艳羡的目光中,小米觉得那真是人世间最大的荣耀和快乐啊。
所以,现在,正在准备考研的她,一边回忆当初的幸福时刻,一边暗暗给自己鼓劲:加油!
每天中午的时候,她就拿出那些非要买的文学专业书慢慢看。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太大的距离,她原以为:这些与文学有关的、散发着淡淡书香的、厚厚的书籍,一定会和那些她曾经沉迷的欧美小说一样吸引、好看。但她想错了,不是所有文学的东西都是诱惑的,而是大量存在着枯燥的、除了兴趣还需要你用毅力去学习的语言、逻辑等。应试教育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地让你攻克呢?所以,小米看得很吃力,但还是在坚持。
而晚上,想看点书就没那么容易了。一来,稿子多的时候,直接写到凌晨,别说抽出时间来看书了;二来,现在的小米,对于呼朋唤友、吃喝玩乐这样的“人生大事”看得很重,只要晚上有娱乐项目,再重要的书都可以搁置一边,立马出门high翻天。
所以,麦小米是个矛盾的人,一方面,从宏观上看很上进,很有梦想、激|情和冲劲;另一方面,从生活中看既有努力的之时,也有颓废之日。不过,在这种看似很难达成终极目标的矛盾中,小米却活得悠然自得,非常快乐。
准备考研的日子是漫长的,要从春天一直过到冬天;准备考研的日子是枯燥的,如果只是连续一周重复这样的学习时光也许叫新鲜和兴趣,而要重复将近一年,也真的不适合像麦小米这种耐不住寂寞的人;准备考研的日子更是辛苦的,因为你不是在单纯的校园里,而是在物欲横流、人心险恶的社会上,在必须要挣钱养活自己以及不断应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群体中给自己留出足够多和纯粹的时间学习,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韧性。
小米在尽力坚持着,不过,越靠近夏天的时光,看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因为那颗在冬天里相对安静而淡然的心,在这个火热的季节里而开始变得浮躁不安。傍晚凉风中夜啤酒;“何师烧烤”的海鲜烧烤、冰凉糕和扎啤;中医学院旁边冷啖杯的鸭唇、龙虾等,每一个都是诱惑小米放下书本走出门去的理由。
yuedu_text_c();
而吕言今年的工作却异常繁忙。除了继续当他的家居记者写大量的稿子外,他开始尝试做经营,也就是拉广告。其实到了那几年,曾经以为新闻记者才应该心高气傲的人们已经开始转化观念,频频倾向于很多早就住毫宅开好车的经营记者了。曾经不屑地认为经营记者也就是业务员的观念也开始慢慢淡化,而相反地,对这个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有些肃然起敬了。
吕言忙着工作,小米忙着考研。看似很忙的两个人,其实晚上却随时在一起潇洒。只要吕言一拿回提成奖金什么的,就会请小米美美地大吃一顿。那时小米的胃口特好,也从没想过瘦身什么的。因为她确实也不胖,也就没什么对骨感的更深层次的追求了。
所以,在小米准备考研的日子里,其实是累并快乐着。因为,她从未想过给自己过高的要求,每天只要过得快乐就足矣。
106-终于住进电梯公寓啦!
每个地球人都知道,2006年的夏天,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热,那年“闰七月”,热得连小米这种号称40度都可以放马过来的人都有点受不了啦。
租的老房子条件很差,没有空调,即使电风扇呼啦拉地运转一整天也丝毫减少不了令人不安的闷热和烦躁。连小米都受不了了,更别说“热背熊”吕言了。所以,他们计划着搬家。毕竟,经济收入提高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自然只会有增无减,看着简陋破旧的老房子里,那堆满墙角的一包包灰尘厚重的、形态丑陋的编织口袋,小米也真的不想继续住下去了。她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理由:即要给考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于是,她说风就是雨的性格又来了。星期六的中午,睡醒以后就开始在网上查房源。其实,他们早就相中了八宝街的一座高达30层(这种高度在重庆属小儿科,在成都已经算比较高了)很时尚的电梯公寓“xx广场”,虽说由于地少小区内没任何环境,但他们一点也不介意,快节奏的生活一般都在外面度过,呆在家的时间是何其少,哪里还有晚饭过后牵着小狗在小区内溜达的时间和闲情。他们看中的是其离单位打车仅10几分钟的距离,周围齐全的配套以及夜晚时尚繁华的商业圈氛围,这不正是小米初到成都时万分期待的生活目标吗?
时过三年多,这个小小的初级梦想就快要实现了。
房源看好后,他们就开始和房东联系了。其实,小米对租金的心理价位是800元/月,这比起她之前和别人合租的那些每月仅200、300元的老房子来说还是迈进了很大一步。不过,她也深信,对于这个xx广场的房子,这样新的建筑和这样好的地段,800元/月绝对不可能。2006年的时候,成都的房价还在猛涨,而租房市场的火爆程度丝毫也不逊于楼市。所以,她知道,800月/元能租到的电梯公寓只能是存在于东边或者北边那些隐藏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角落里的品质不高的房子。
价格和品质,如同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最多做做梦罢了。
她想起,2002年的时候,她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并驻足仰望的1号桥边的那栋给予自己斗志的电梯公寓,当时据说租金就是1000元/月,接近她当时半年的房租。
而现在这套电梯公寓,比起当年那栋也毫不逊色。
他们看了几套房子,最后选中了一套位于24楼、通风采光视线景观都很好、40几平方米的套一。小米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站在小小的阳台上放眼望去,3年多前所憧憬的那些景色、繁华、感觉和幸福全部一涌而上,欲罢不能。她要定了这套房子。
而他们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这套房子的女房东喊价就1000元/月,他们软磨硬缠地和她扯了半天,最后很巴适地以900元/月成交,实在划算。
后来他们分析,那在外企上班的女房东家住南门别墅里,本来就很有钱,投资这套小户型也不过是玩玩,赚的钱还不够他们一家塞牙缝,所以也就不是太计较了。
签下合同那一刻,小米好激动。经过了3年或努力或混沌的生活,她终于可以住进自己曾经无比向往的电梯公寓了,终于可以无限接近自己喜欢的繁华生活了。虽然暂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但这种曾经毫无希望的漂泊生活终于可以找到一片赖以寄托的绿叶了,并蓬蓬勃勃地盛开在成都最美的天空下。至少小米是这样乐观地认为的。
他们为这套并不属于自己的房子也设计了很多构想。比如,买一张橙红亮眼的沙发摆在空无一物的客厅里,配上玻璃茶几;将对面白茫茫一片的墙壁粉刷成清凉的蓝色(大不了退租的时候再刷回白色),将两人各自的电脑及电脑桌背对背地摆在客厅剩余的空间里,打造成一个小小的网吧空间;小小的餐桌上放一些囤积的食物以及微波炉、榨汁机等小家电;……因为租来的房子家具缺乏,所以很多大小物件只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凌乱中更添家的温馨。
而后来证明,这些他们面对空房子所做的构想后来几乎变成了一模一样的现实。谁让他们两个有那么相似的喜好和审美呢?
107-“只有赚钱”
小米和吕言搬到xx广场那天,似乎消失了很久的谷子过来帮忙。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要打听谷子的行踪,只有问报社附近那家 “聚友”网吧的老板了。谷子自从在03年接触网络游戏《传奇》后,就像迷恋一个超级帅哥一样不能自拔了。前两年还好,娱乐适度。但是从去年开始,这个原本喜欢在外面喝酒唱歌泡吧交友的女孩子突然变得沉迷于网吧,话变少了,烟抽多了。也许,网络世界确实比现实世界来得轻松、快乐和完美得多。
那段时间,如果小米有重要事情找谷子(仅限于重要事情,因为非重要事情谷子是不为所动的,什么喝酒啊聚会啊,眼皮都不抬一下,眼珠子都要掉到屏幕里的刀光剑影里了),电话都不需要预约,直接冲进“聚友”网吧,中间过道左边第5、6个位子,扎马尾辫、抽“中南孩”的白色羽绒服背影准是她。
其实有些时候,小米也羡慕谷子能完全融入网络虚拟世界里的那份解脱和随意,起码暂时逃避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甚至痛苦。但她不行,她对于游戏的喜爱,只是一些像“模拟人生”此类的单机游戏,而“传奇”,她曾经专门拿出一个通宵尝试过,打到第2天曙色微露时,只觉得呵欠连天,毫无兴趣。
其实搬家最大的麻烦事不在于搬的过程,过程有搬家公司全面负责。最恼火的是当所有东西都搬进屋后,看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箱包、编织口袋重重叠叠地堆在所有剩余的空间里,想着一会还要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擦拭干净再思考摆放在哪里,特别是两个人几大包的衣服,还要叠得整整齐齐地分类放进衣橱里。……想起就感觉腰酸背痛、头晕目眩。
好在有勤快能干的谷子同学的鼎力相助。那天下午,小米收拾衣物,吕言收拾其他物品,谷子就一个人在小小的厨房里卖力工作,将积了很厚的灰尘和油污的厨房打整得清爽亮堂。从此,小米就给她取了一个赞扬的外号“谷贤惠”,喊亲热点,就成了“谷贤贤”。
晚上,三个人在楼下的泰国自助餐厅庆祝乔迁之喜。他们发现,xx广场楼下的餐饮全都价格不菲,都是那种装修时尚、环境优雅、中西合璧的餐厅。每一家感觉都很好,都充满着引人很想进去试试的诱惑,不过,长期下来,需要钱钱啊。
那天晚上,劳累过后的小米、吕言和谷子一边大吃特吃着自己动手烤的各种肉类和蔬菜,一边喝着免费但喝多了头痛的金星啤酒,一边不无感慨地讨论着今后的生活:居住品质提高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切包括餐饮、娱乐、购物等生活配套品质的提高。而要支持这种提高,必须要赚更多的钱。
所以,后来他们一致得出了一个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他们的座右铭“只有赚钱”。估计这四个字在小米的潜意识里受到了02年那家“只有豆汤”。
不过,现在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