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成都》免费阅读!

晚安成都-第14部分(2/2)

作者:宇不言弃

或神秘忧郁的男人,从不考虑情感的安全性和相处的适合性。但现在不一样了,快25岁的年纪,谈不上成熟也不算年少,在过去的那些游戏、困扰中消耗得心力交萃,她开始渴望一种稳定的、现实的、温暖的、长久的爱情。如同吕言给她的安定。

    谷子说,其实吕言比jack更适合她,无论学历、工作、性格还是未来的发展,只是她自己从来都看不到而已。

    桃子说,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吕言,但是听你这么一描述,我都觉得适合得多。女人,你现在追求的爱情,应该尽量往婚姻的边边上靠。

    老张说,你和jack虽然当初爱得死去活来,但我觉得你们爱得太辛苦了,不可能长久的。但这个男人,似乎更适合你一些。

    红苕沉默。小米知道,他和jack之间那种天生的好感和默契,让他现在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也许,他还在怪她不该和jack分手。因为他曾提过,jack现在每晚都无心演唱,以酒浇愁。

    但是,小米能有什么办法,明明知道不可能长久的两个人,难道还要混乱地纠缠下去或是无聊地藕断丝连?一切终会过去的,她现在不能再想jack这个人了,她必须忘记他,重新开始。

    yuedu_text_c();

    小米最近都在思考和吕言的关系。如果要从嬉笑怒骂的兄弟过渡到耳鬓厮磨的恋人,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不过,也有一点好的,就是,在以后相处的长久岁月中,永远不乏话题,永远不乏快乐。不是有一句话叫,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没有语言,那比一个人更孤独。她和jack在临分手前的大半年都有这种感觉,她是真的怕了。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爱情叫兄弟?

    96-杂志社的快乐生活

    麦小米迄今都还对当时正处于最鼎盛时期的《漫生活》的所有细碎快乐记忆犹新。

    在成都这座以报媒竞争激烈程度可以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里,在那些每月为拿高薪拼死拼活地赚稿分不分昼夜累得像个生锈的铁人一样还纹丝不动的记者群里,《漫生活》作为一本不可多见的、年轻时尚的、有着自己特有个性的杂志,算是性价比较高的单位了。需要疯狂赚钱的男性同胞除外,有着女强人情结的女性同胞除外。

    麦小米在当时两者都不是,悠哉游哉的心态觉得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就够了,一点小小的事业,所以2005年的她在杂志社过得相当滋润,工作顺利,收入够用,娱乐丰富。

    杂志社里不仅大多数为28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且其中也不乏帅哥美女,所以每次的集体活动,大家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没有任何与工作、领导有关的约束感,玩得疯狂而尽兴。因为,领导们也都不老,每次,都像朋友兄弟一样放松而出格。

    所以,小米极其满意这样的生活状态。她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太过听话和规矩的乖乖女,所以所有叛逆不安的因子全部都在这些适当的时候爆发;她还很惊异于自己的精力和能量尽会如此充沛,杂志社至少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吃喝玩乐的大活动,她还玩不够,凌晨几点,还拖着几个包括吕言在内耍得好的几个同事继续酣战,直到看见次日的天光。

    用早餐桌上的生黄瓜简单敷一下如同烟熏的眼袋后,就可以开始第二天的事情了。

    而杂志社给予小米的快乐还在于:不用签到、不用每天上班、没有任何雪亮的眼睛盯着你的行踪,只要每周四交的稿子ok,恭喜你,你就拥有了完全的人身自由。

    小米崇尚自由。这种性格在她读大学以前被深埋在严格的家庭与严肃的学校的巨大压力之下。直到大一的时候才一触即发,并且不可收拾。大一上学期,对于之前连迟到都不敢的她逃了整整160节课,混迹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在铺满阳光的草坪上眯缝着眼睛感受这种巨大的转变。可是,那学期,她仍然考了全班第2,下学期又顺利过了英语6级。所以,她开始相信,成功与自由是并不矛盾并且可以和谐共生的两种形态。

    追求自由、浪漫,充满想象力,放纵不羁。麦小米可算是完全兼容并收了射手座的所有特质。一个非常射手的女孩子。

    那年,在小米心中,采访写稿就是一个媒体的全部,完全没有广告经营的概念,当然,也就没有赚很多钱的概念。

    那年,小米非常满意自己所处的工作状态,既不消极也不太上进,只是彻底改变了当初那种一贫如洗、颓废不堪的漂泊生活。她在浪费着大量可以做点别的事的宝贵时间里,工作倒也进行得令领导满意。

    那年,小米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享受着杂志社带给她的所有单纯的快乐,她以为以后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简单、稳定、快乐,……甚至从来就没有想过会有什么命运随时会带来的变故。

    毕竟,2005年的时候,她还年轻,才24岁,能经历多少?能想到多少?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粗糙的旅行,在各种情绪、情感和意念中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只等待着命运随时赋予自己的惊喜抑或悲哀。

    97-有些细节和爱情有关1

    2005年的冬天,对于麦小米来说,是温暖而塌实的。虽然和jack分手不久的伤口还没痊愈,还会在某些措手不及或是午夜梦回的时候疼痛、流泪,但她大部分时候是正常的、开心的、温暖的。

    因为,吕言那耐心恒久的爱如同一缕和煦的阳光始终照在她的心上,难以冷却。

    其实,小米自己不知道,虽然心中始终不承认,但她的行动表明,自己已经在慢慢地接受这个一直默默关爱着自己的男人。虽然他从不言爱,但他对她的关心和呵护其实早就超越了自己曾经深爱并认为也被对方深爱的jack。

    和jack分手之前,小米有一次放假回老家。回来的时候,给jack说好了在车站接她,因为她从老家带回了大包小包的特产以及老妈精心烹制的当地有名的冷吃兔。其实这些基本都是小米为亲爱的jack准备的口福。

    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都大包小包地提上长途汽车了,jack才发一条短信来说他临时有事,来不了。语气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小米打电话过去,对方居然不接了。把小米气得。

    纵使你有天大的事情,也不能临时来釜底抽薪吧,凡事要提前说声吧,何况、居然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jack,你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发誓一辈子爱小米的吗?看来,任何当初看起来再轰烈、再动人的爱情也会随着年月的蹉跎变质变味,难以理喻。

    无奈之下的小米只好给吕言发短信,对方很快就回了:好的,路上慢点。很老套的话语,很妥帖的舒心。为什么自己一直深爱并愿意一起到老的男人竟会比不上一个认识才半年多的同事?

    汽车驶进梁家巷汽车站的时候,小米远远就看见了穿着黑色风衣张望的吕言。他那清瘦的身躯被裹在黑色的长款风衣下显得更加修长、飘逸。也许是晚上有什么节目,他刚弄了头发,一根根黑发像刺猬一样竖着,比平时更多了几分不羁与时尚。也许,小米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真正发现他的帅的。

    吕言说他提前一小时就在那里等,因为怕汽车早到。他帮小米拿着大包小包的全部行李,小米空着手说:“给我一件吧。”吕言一边快步走着拦出租车,一边头也不回地说:“哪有让女人拿东西的。”

    把行李搬进小米租的房子后,小米突然很决然地将其中一大包原本给jack准备的好东西全部给了吕言,不知是出自赌气还是真心。

    吕言从来都不会让小米多付出,他说晚上请她吃饭,一家他曾经采访过特别时尚小资的餐厅。反正晚上也闲着没事,此时的小米也不想管jack了。她原以为,虽然感情淡了,但到车站接下她帮她拎点东西这样的小事jack应该还是乐意的吧,毕竟,他还想试图挽回,毕竟,这是件连朋友都会义不容辞的事情。可是她想错了,也许,jack想挽回的只是已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形式的爱情,他的心,早已不在了。

    yuedu_text_c();

    晚上,吕言请小米吃饭的餐厅的确很漂亮、很浪漫。大大的落地窗垂着紫色锻面的窗帘,一种温馨的优雅。他点了一桌子的菜,任郁闷的小米放肆地大吃大喝。他们还一人喝了一杯鸡尾酒。看到酒单上的其中一款bloodymary (血腥玛丽),小米的心颤了一下。她想起了那个标志着和jack和好的夜晚,那个酒吧,那两杯鲜红的“血腥玛丽”,那个决意忏悔和珍惜的眼神,……可是,一切都快完了。她点了一杯色彩更斑斓艳丽的、但并不知其名的鸡尾酒,不管怎样,自己还得快乐地走下去。

    别看漂亮得如同摆设和饮料一般的鸡尾酒,后劲还是蛮大的。后来,在吕言召唤了一大帮朋友的ktv里,小米感觉到自己有点晕乎乎、醉醺醺的了。按照她平时的酒量,一杯酒对于她应该是连泡都不会冒一个的,但今天晚上怎么了?难道真的是如人所说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吗?”不容易醉的人特别在意醉酒时的状态,这种感觉真的很神奇,她已经忘了jack对她那渐渐远去的爱,她眯缝着眼睛看着正在唱歌的吕言,突然觉得自己对他似乎有点感觉了……

    98-有些细节和爱情有关2

    和jack分手后的有一段时间,麦小米几乎天天和吕言在一起。很奇怪的,其实谁也没刻意去约对方,但只要一方发一条短信问候一下,随便提到在哪里耍一下吃顿饭,另一方都会不假思索地答应,就好象是对待生活中如同刷牙洗脸等简单但又必须得做的任何一件日常小事一样。

    有人说,人生就像刷牙,一手杯具(悲剧),一手洗具(喜剧)。当年,和jack的爱情,以悲剧告终,那么,今后和吕言的人生呢?

    小米之于吕言,不像当初对乔安、jack那样,有点惴惴不安的惶恐和激动,那种所谓的激|情吧。对吕言,却是一种完全可以放得下心来放纵的感觉,想说什么、想吃什么、想耍什么、喝酒抽烟从不掩饰,也许,少了一份所谓的心跳,但多的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轻松。这,算不算是爱情?

    有一段时间,他们喜欢在川大校园里逛,川大是吕言的母校,也是当年小米没考上而心中永远的痛。校园里很大,他们就像一对熟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走过了很多金黄的银杏叶铺满的小道;晚上,他们喜欢在望平街临河的小水吧里喝水,一边喝着各式饮料,一边看着小窗外的府南河在冬季浓郁的冷气雾气中汩汩流过。如果第2天不用上班,他们会一边聊天一边看杂志坐到凌晨,直到小水吧的小妹儿扯起嗓子喊:“哥,姐,我们要打烊了。”

    那种日子,像钢琴键盘上拖长了的音符,缓慢而平静地流过。连小米自己都惊讶于现在的安静和淡泊。以前的她,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帅哥和爱情,喜欢每天都不断上演惊喜和浪漫,喜欢在瞬间绽放完生命中全部璀璨的烟花,喜欢精力充沛惟恐天下不乱的生活,喜欢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夜晚。……可现在,她居然在习惯中开始习惯平淡和安静,并且一度上瘾。

    而这种上瘾,也许还包括吕言对她那种宽容温暖厚重的爱情。

    那年冬天,他们既像兄弟又像恋人一样相处了好一阵子。在外人看来,他们也许已经成为了很登对的一对,只是小米的内心纠结并且嘴上强硬,一直没有承认。3年来,在成都经历了两段多少还是有点惊天动地的爱情,伤了,累了,倦了,对于未来的感情世界,她真的有点想逃避。

    一次,在八宝街的“德克士”里,小米和吕言逛街逛累了,坐下来一人要了杯橙汁。此时,店里正在放那首彭羚的《囚鸟》。虽然歌词大意以及整首歌的悲伤调子和此时小米的心境并不符合,但这首歌的旋律不错,一边听歌,一边喝水,一边看着玻璃窗外已经苍凉的冬景和寥落的人群,此情此景,还是很浪漫,很有味道的。

    小米也是从那一天起才开始知道《囚鸟》的。没想到吕言比她还敏感,知道她喜欢这首歌,第2天就送了她一张彭羚的cd。浪漫,其实就源于很小的细节和关注。

    那个冬天,他们几乎每天都腻在一起,也不管关系是怎样的,反正所有的相处都自然得天经地义;那个冬天,小米越来越习惯这种异常轻松而温暖的感觉,她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有着洁白翅膀的小鸟,在灰蒙蒙的苍天下自由地飞翔,因为,她的周围,始终笼罩着吕言那片温情的阳光。

    有些爱情,已经远去了。

    有些爱情,正渐渐靠近。

    有些细节,和爱情有关。

    99-爱情开始在雨天

    2005年的冬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雨丝阴冷而缠绵,像一曲曲阴柔而安静的钢琴曲,低低地奏响在心灵敏感的人的周围。

    麦小米每天都会放一把伞在包里,以应付随时突发的下雨事件。虽然装着名片簿、采访本的包已经很沉了,但为了不让一滴雨点打湿每天早上用电夹板精心夹直的刘海,她还是很勇敢地接受了可能将自己压成肩周炎这样残酷的现实。

    吕言惊奇于小米每次在大雨驾到、大街上的行人手足无措地作鸟兽散的时候,她能不慌不忙地拉开那个大得如同一只米口袋的个性布包包的拉链,动作优雅地掏出一只精致的小伞来。虽然,两人共撑,吕言的身体永远都以“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收场。

    张学友唱,分手总要在雨天。而麦小米说,爱情也可以在雨天。

    小米记得自己正式答应和吕言交往那天晚上,是在西安路一家餐厅里吃毛血旺。外面正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如同她此刻的心情,不咸不淡的。外面气温很低,是小米最讨厌的冷得令人抓狂的感觉。所以,他们很贪恋餐厅里开着空调、毛血旺冒着腾腾热气的温度,迟迟不愿各自回到没有空调的出租房里。

    小米一边大嚼着辣得爽歪歪的毛肚、血旺、火腿肠等,一边大口刨着如她名字一样的干饭。冬天,需要的热量多了,她的食量又大增了,不过,很奇怪的,无论她吃多少饭菜,加多少餐,喝多少酒,也没怎么长胖过。

    所以,她放纵而快乐地生活着,从不掩饰,哪怕是在她喜欢的男人面前。

    吕言喝了2两泡酒,坏笑着问小米,“你说,我们两个现在算不算男女朋友?”

    其实,这种像《水浒传》里一样豪气的场所,真的不适合一段爱情的开场。可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微有酒意的吕言提出了这个敏感的话题,让小米不能再逃避了。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那些在西餐厅里与红酒烛光相伴的时光,那些在繁华的街头巧笑嫣然的回眸,那些在ktv里对唱或是为她而唱的深情,那些自然而然就腻在一起、毫不保留就挥霍在对方身上的时间……难道都不能证明一段爱情的开始吗?

    可是,麦小米同学偏要把那天定为他们开始的纪念日,一个与雨天、毛血旺有关的夜晚。也许,是过去玩够了浪漫,现在想来点小小的幽默吧。

    其实,当她用语言正式承认这段关系之后,发觉自己才真正塌实下来。一颗漂泊太久的心有了温暖而稳当的着陆点,再也不用去纠结任何事情了。

    那天晚上点的菜太多,毛血旺分量也太多,两个人狼吞虎咽都没吃完,最后,只好打包。可是,这一锅汤汤水水的,口袋怎么装呢?

    yuedu_text_c();

    因为吕言租的房子就在附近没多远,所以他押了十元钱给老板,将锅一起打包走了。于是,出现了很喜剧的一幕:两个人坐在火三轮上,吕言小心地护着锅生怕油水溅出来,小米一边叮嘱着三轮师傅慢点骑,一边忍不住笑。因为,有生以来,她第一次经历打包把别个锅都端起走的,那场景真的是太喜剧了。

    不过,也许就是这场爱情的味道:褪去那些虚无飘渺的、转瞬即逝的华丽外衣,留下一颗还原为生活最平淡真实也最温暖幸福的坚定内核。

    100-久别的朋友们

    这一年,麦小米经历了和jack变质的感情和伤痛的分手,以及与吕言恣意的生活和温暖的爱情;这一年,虽然工作还在继续,人生还在继续,但感觉始终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在感情的泥沼里混沌翻越;这一年,小米在一
小说分类